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欧阳修乐西湖之胜 ,以颍州为“乐土” ,致仕而居彼处 ,有“宋时士大夫多不归本籍”而在京都附近居住的社会背景。嘉时一再乞知洪州 ,意在“兼便私茔” ,而归颍之念始终未动摇。北宋诸多大臣卒后葬于洛阳、开封一带 ,并未归葬家乡 ,所谓“恋恋君父 ,不忍远归故土者” ,比比皆是。欧葬于离颍州不远、位于两京之间的新郑 ,可谓顺理成章之举  相似文献   

2.
正数学本身有着抽象和概括的特点。数学领域中,有许多抽象的概念。小学数学学习中,也会涉及一些。如"单位",它出现的频率就相当高。学生对这个常挂在嘴边的概念是否真正理解,从他们的运用状态中可见一斑。对于这个数学课本上没有明确描述的概念,教师可引导学生经历"自定义→共同约定→自定义"的过程,适时比较,提炼融通,获得意义理解,对"数"、"量"、"数量"有更完整、更深刻的认识。【案例】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单位,一个一个地数,  相似文献   

3.
叶平 《华章》2009,(14)
北宋中期,社会上出现了复兴儒学的运动,人们对儒家思想的价值重新加以肯定.受这种思潮的影响,恢复传统儒家的"三代之治"作为口号被提了出来.在此理想的鼓舞下,发生了"庆历新政"以及后来的"熙宁变法".士大夫极为看重古代儒家的"三代之治",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三代之治"是一种"君臣共治"."共治"中包含着一种"君臣朋友"的观念,君臣之间"相友"的关系是士大夫欲实现其与帝王分享权力,达到"共治"的途径.这体现了北宋中期士人集团的崛起以及他们对扩张自身势力的渴望.该文对北宋诸儒"君臣相友"的观念进行了分析和考察.  相似文献   

4.
士大夫是北宋的审美主体,他们的心理状态和审美趋向直接影响到一个时代的审美思潮。在北宋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士大夫中隐逸心态弥漫。在这一心态的影响下,北宋形成了尚清、尚淡、尚逸的审美思潮。而文学艺术作为最典型的审美活动则集中体现了这一思潮。  相似文献   

5.
北宋初期,孙何、孙仅、孙侑三兄弟分别于淳化三年(992年)、咸平元年(998年)、咸平三年(1000年)进士及第,荆门地方志称为"荆门三凤"。他们是北宋较有影响的士大夫文人。令人遗憾的是三人的著作集大都亡佚。通过多方搜集,从有关文献中辑得孙何、孙仅、孙侑现存著述及相关总集未收的作品共33篇:其中诗歌11篇,散文22篇,另有残诗十一句。  相似文献   

6.
张先和柳永是北宋中叶齐名的词人,然而当时士大夫阶层时他们的评价却是不相同的。柳永的词虽传唱四方,拥有为数众多的受好者,连仁宗皇帝也“颇好其词,每对宴,必使侍从歌之再三”(《后山诗话》),却为士大夫所鄙薄。他的“彩线慵拈拌伊坐”曾被晏殊嘲诋(《画墁录》)。晏殊仕途坦荡,词风雍容典雅,以“珠玉”名词集。作为宋初词坛的代表人物,对流连狭邪的柳永及风格俚俗的柳词,自然不屑一顾。他对柳词的态度,在当时是很有代表性的。  相似文献   

7.
北宋政权的建立是在唐末五代军阀割据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军阀混战给了赵宋统治者建立政权的基础的同时,也带来了政权潜在的隐患。北宋政权的开拓者及其后继者大力推行文治,以文御国,借以达到消弭军阀混战,实现政权长治久安的效果,逐步形成了有宋一代以"崇文抑武,守内虚外,强干弱枝"为主要标志的祖宗之法。文章拟从北宋初期崇文抑武政策的形成背景及表现来考察北宋初期政权内省性人格的形成对官僚士大夫心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宋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引起了社会各个领域的变化,而对于妇女社会地位的变化情况,远不是“上升”或“下降”所能表达的。程氏的“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贞节观,在当时并没有完全得到士大夫和一般平民的认可,他们对妇女的贞节要求并不十分严格。其实,在两宋尤其是北宋,妇女的地位也并没有因为理学的兴起而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9.
由于北宋统治者为北宋文人提供了优越的物质生活基础,儒释道三家思想的融合与互补为北宋文人指出了兼济与独善的最佳处理方式,使得北宋文人士大夫在仕途偃蹇、人生失意之时能通过自我调适,达到超脱与融通的境界,体现在隐逸词作中即为悠然自得、看淡功名、随缘自适的情怀。  相似文献   

10.
"课程标准"的表述是宏观的,教参上的目标是固化的;而来自本班学生的阅读需求、阅读疑惑,才是具体的、适合学生阅读实际的"生本目标"。语文,不仅是"听说读写"一条龙式的严格训练;语文,也不仅是"字词句篇"几条线段围成的静态平面;语文,更应该是一滴充满魔力的"水墨",渗入儿童的生活,沁入儿童的灵魂,是充满活力的"动态语文"。融通"界内"与"界外"的融通阅读教学,是动态的阅读教学,从融通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