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历史虚无主义从来没有放弃对社会主义的侵蚀和攻击。在新时期中,历史虚无主义对中国文化、中国革命、中国道路进行歪曲和否定,实质上是要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批判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就要坚定历史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道路自信。  相似文献   

2.
一段时间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我国沉渣泛起,甚至一度有蔓延之势。历史虚无主义危害就是否定马克思主义、否定中国共产党、否定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的必然性,它在大学生中造成一定的思想困惑。面对这一状况,"纲要"课理应承担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影响的责任,应寻找策略,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伟大功勋是永远不可磨灭的.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一些否定毛泽东历史地位的思潮,或以毛泽东在遵义会议没有担任总书记这个职务为由,否认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或以"抢救失足者运动"的错误,否定延安整风;或以质疑三大改造,否认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或以"有两个毛泽东"的观点,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笔者针对上述四种观点,分析了毛泽东在我们党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大转折关头所起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4.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西方现代性进程的必然产物,它伴随着现代性在全球扩展来到中国,并以不断变化的形式贯穿于近百年来中华民族寻求解放和复兴的历史过程中。作为一种唯心主义历史观,历史虚无主义具有"虚无"中国传统文化、否定中国革命、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历史倒车的严重危害,因而需要我们予以系统的分析和批判。  相似文献   

5.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在"西强东弱"形势下出现的、以否定和虚化我国近现代史为表现的一股政治思潮。从"自然人""经济人""政治人""生态人"四个维度解析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可以较为直观地理解历史虚无主义的产生及其表现。每个有正确历史认知的个体,都应当清醒地把握历史虚无主义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实质及危害,以培养对历史的自觉自信,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80年代初人道主义和异化思潮的蔓延,使得党中央不能不出来讲话.现在有人要为人道主义和异化思潮翻案,直接目的是否定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的反对精神污染的斗争和教育,并从哲学基础上打开突破口,否定唯物史观,进而为各种错误思潮的传播打开闸门.要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对历史的科学总结,警惕、防止用人道主义世界观和社会主义异化论,以及其他错误思潮误导对新中国历史的总结.  相似文献   

7.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早在近代已经产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一般被认为缘起于"五四"时期以胡适为代表的"全盘西化"论,但文章以为历史虚无主义的起源应该从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与《孔子改制考》算起。当下中共党史研究中存在一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企图否定党革命、建设的历史。历史虚无主义的"问题意识"的异化会使历史研究走入碎片化、片面化的泥潭,是应该着力批判的。  相似文献   

8.
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 ,试图以历史主体的选择性和历史过程的非线性来否定历史规律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以波普尔为代表的非决定论思潮的泛起是有历史背景、认识根源和社会原因的。这股非决定论思潮尽管无法否定决定论 ,但是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不能忽视的。在这种情况下 ,重新确立辩证决定论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对历史文化的缺失。历史虚无主义对历史有选择性的虚无化,以"理性探讨"为幌子批判中华文化,否定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角度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批判,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渗透,以文化信仰为契机,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坚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对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自信,牢牢把握文化自信话语权,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坚持文化创新,以高度的文化自信筑牢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防线。  相似文献   

10.
刁世存 《天中学刊》2004,19(6):15-21
人道主义思潮随着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兴起而出现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从“五四”时期对人道主义的宣扬,到20年代末期人道主义思潮在主流文论中开始失势,以至在其后的几十年中被当作革命思想的对立物受到批判和责难,再到80年代初,尤其是90年代以来人性、人道主义的价值被重新发现并在学术界形成广泛的共识,人性、人道主义经历了由肯定、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曲折历程。人道主义思潮在20世纪中国社会的历史轨迹,折射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曲折历程。  相似文献   

11.
<四库总目>否定了中国传统星占学,且明确地列举了一些较有说服力的理由.这在中国天文学史和思想史上是值得关注的.否定的历史成因有中国学术思潮自身变化的作用,也有晚明以后输入的西学的驱动.否定有重要意义,影响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其特有的表现形式,否定中国革命,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否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丑化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人物,从而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带来了消极的影响。消除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已经刻不容缓,高校党委和思想政治队伍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组织校内外专家学者宣讲红色中国历史,利用网络媒体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教育,营造出大学生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以核心价值体系为主旋律的氛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从意识上消除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化台独"析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台独"伴随"台独"活动而生,并随着"台独"势力膨胀而发展."文化台独"提出了否定中国历史是台湾历史之源,否定中国文化是台湾文化之主体,否定台湾人是中国人,台湾人乃独立于中华民族之外的"台湾民族"等谬论,其实质是在历史、文化、民族和国家认同上否定"一个中国"原则,为"台湾独立建国"铺路.  相似文献   

14.
"过秦思潮"是汉初一次高涨的社会思潮,出现了大量的"过秦"史论。这些史论除了讨论"秦亡汉兴"之理外,还包含着时人对秦代历史的不同看法。在陆贾等多数人的史论中,秦王朝的历史功绩与作用已被否定,"过秦思潮"中对秦朝历史地位的否认已是当时的主流认识。然在贾谊《过秦论》与司马迁《史记》的相关史论中,仍承认秦王朝的"天命",肯定秦朝的历史功绩,对秦王朝的历史地位仍予以认同。  相似文献   

15.
受某些现代西方学术思潮的影响,一些否定历史研究客观性的说法在中国学术界颇为流行。这类议论者忽略了一个重大事实,即"历史"有实在的历史、记录的历史、陈述的历史、戏说的历史等四种相关而不相同的形态。在评说历史研究的对象、目的、功能、态度、方法和价值的时候,必须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实在的历史是历史的本原,广义的历史研究无所不在。因此,尊重历史事实是历史研究最基本的学术伦理。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更是以其特有的表现形式,否定中国革命,丑化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消极影响。消除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已经刻不容缓。高校党委和思想政治队伍应旗帜鲜明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组织校内外的专家学者宣讲红色中国历史,利用新媒体资源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营造生动活泼的马克思主义主旋律校园文化氛围,有效开展社会实践,从而消除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文化守成主义是一种立场,又是一种观念,其基本的指向是注重稳定,反对变革,因此它是平衡激进主义思潮的一股重要力量,但也在历史上扮演过负面的角色。对文化守成主义的得与失,要进行历史的分析。评价它,也不能离开与它对立的激进主义思潮和自由主义思潮。这些思潮往往是互动的,彼此的牵制,保证了历史发展方向的合理性。海外新儒家要解决的是西方社会的问题,不能用它来否定中国五四启蒙主义的功绩。一些文化守成主义者把五四与"文革"并论,归入激进主义,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反思18世纪启蒙运动的过程中构建了其启蒙观,认为"启蒙思潮"虽带有一定的唯物主义色彩,但在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的,是历史的、暂时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启蒙观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20世纪80年代"启蒙思潮"的历史地位:一方面有助于我们科学评价20世纪80年代"启蒙思潮"在"肃清封建主义遗毒"运动中的客观价值,另一方面要指出"启蒙思潮"的根本缺陷在于其对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设想与中国历史本身的发展规律并不相符。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符合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正确道路,在新时代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依据,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不能停顿和倒退,但不要把"否定改革"或"反改革"的概念内涵扩大化与泛化,甚至扭曲化.十七大报告既否定了向旧体制倒退,也从精神实质上否定了向旧制度倒退的思潮.中国的改革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方向.发展市场经济必须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和决定性内容.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我国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各个领域卷土重来,采取肢解史料的方式,披着"学术研究"的外衣,进行蛊惑人心的渗透式宣传,否定近现代中国革命的历史、党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诬蔑攻击一些对中国历史做出巨大贡献的重要历史人物,一定程度上搞乱了公众的历史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消解主流意识形态,摧毁了人们的理想信念,动摇了社会主义中国的立国之本和强国之路,是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在意识形态领域企图"西化""分化"中国在国内的表现,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应坚定唯物史观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不易帜,坚定党的历史自信,夯实党史国史教育,坚定舆论自信,加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监督管理,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