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贵有疑,产生疑问并积极思考是数学学习真发生的良好开端,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敢疑落实新课程理念,让学生有疑善于利用‘矛盾’,让学生会疑这三个方面阐述教师如何让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主动产生疑问,从而经由疑抵达思与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学中,提问是最有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它能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以引起兴趣;带着疑问在课堂上解决问题,以增强兴趣;带着问题在课后,以延伸兴趣。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自身课堂教学实践,通过运用疑问牵引法,从课首导入、课中教学和课尾点睛三个方面就如何调动学生课堂学习兴趣总结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不应仅停留在解题的平台上,一方面要处理好解题前的分析和思考,解题中的推理和技巧;另一方面,更要通过解题后的思考,注重挖掘题目潜在功效,以此为切入点,探索题目中蕴含的值得深思的、能启迪学生智慧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生活经验还是知识经验,以及学生在学习中累积的方法经验和操作经验等,都是学生学习时的宝贵财富,如果我们运用得当,这些经验会为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提供动力,推动学生的探究走向深入,走向高效.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经验,以它们为基础,引导学生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6.
对化学教学中的4个案例提出了质疑.运用化学原理和实验探究,分别剖析了这4个教学案例中产生疑问的原由,并提出了一些有益于教学的思考和建议,以期与同行交流,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7.
伴随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其教学质量对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影响重大。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过于被动,尤其缺乏自主探究学习,导致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受到极大限制。新时期,教师通过在语文课堂上合理设计疑问等方式,能够较好地引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加强对语文知识的深度探究,促使学习质效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8.
卢春红 《学苑教育》2012,(12):50-51
小学数学教学的特色之一就是通过形式多样、富于趣味性的启发性提问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这有助于学生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而如何进行疑问设置是我们教师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疑问代词"什么"的非疑问用法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把"什么"的非疑问用法归纳为"任指"、"某指"、"特指"三类,并对这三类非疑问用法的表现形式作了较详细的描写和分析,方便读者在更进一步地认识疑问代词"什么"的非疑问用法。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堂要想真正吸引学生,依靠的应该是数学学科本身的魅力,而数学学科的魅力恰恰就在于它的思维之美。课堂教学中学生露出怀疑、困惑、不知所措的表情,抑或展现出沉思、争论、微笑、幸福的状态,这些状态的呈现,深刻反映出学生思考的深入。而出现困惑后的思考,思考后的争论和解决问题的兴奋,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逐步向深处蔓延。个性的飞扬,思维的活跃,智慧的启迪,又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读数学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数学阅读,精心设计多种阅读形式,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阅读中,提升数学探索的积极性和数学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2.
疑问代词"什么"的非疑问用法研究现状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现代共时平面、历时平面、研究的角度和方法对疑问代词"什么"的非疑问用法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指出了研究的贡献和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今后的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13.
数学直觉是对数学对象的直接洞察、感悟,带有直接性、创造性、或然性、跳跃性等诸多特性.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鼓励学生联想、猜测,进而开掘数学直觉的源头活水.数学直觉与数学逻辑的有机融合,让学生的数学学习真正发生.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于高职教育愈发关注,专业课程的重视,使得文化课的地位岌岌可危,高职数学课程更是如此。随着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对高职数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如何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中,激发高职数学课堂的活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更加夯实的基础,这是一个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立足精心设疑、把准时机、巧用方法和拓展设疑等措施,力争帮助学生在疑问中实现乐学、会学和学会,让高职数学没有疑问。  相似文献   

15.
周云 《新教师》2021,(2):59-60
问题是搭建教师与学生互相沟通的桥梁.在课堂上实施问题驱动,能够拓宽学生探究的空间,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进而实现深度学习.教学中,教师要巧妙设计问题,触发学生深度学习的原动力,从而不断地完善和建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6.
“疑问文本”一词首次出现于英国学者凯瑟琳·贝尔西的《批评的实践》一书,而她又是从法国现代语言学家本维尼斯特关于话语类型的论述中借用过来的。本维尼斯特在《普通语言学问题》一书中根据语言的三种句型限定了三种话语: 任何地方都承认有陈述、疑问和祈使这三种说法,尽管它们都以谓语为基础,但却按  相似文献   

17.
巧设疑问     
蒯军亚  王媛媛 《课外阅读》2011,(12):216-216
本篇文章的主要论述了,在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设疑的几种方法:激“疑”、巧“问”、示“错”、设“障”、求“变”。在教学过程中能巧妙灵活的运用这些方法,对课堂新授是有很大帮助的,并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效地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习效果。本文主要通过从问题入手,解决数学教学与学习中的常见问题。以下将从教师给予学生问题引发思考和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9.
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动力。在兴趣的促使下,他们能主动分析所学内容,结合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使教学形式多样化,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促进他们语文思维的发展,让他们在探究中掌握课文的内涵,实现高效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效地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习效果.本文主要通过从问题入手,解决数学教学与学习中的常见问题.以下将从教师给予学生问题引发思考和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