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ESI数据库更新的2004年1月1日至2015年4月30日时段数据为依据,对我国普通高校入围ESI全球前1%学科的来源高校、地域、学科领域、排名位次等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发现我国普通高校ESI学科聚集在少数“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高校,地域分布集中在若干东部沿海省份,入围学科集中在少数几个学科领域,学科排名位次普遍靠后。为加快我国ESI学科建设水平,建议优化“985工程”建设高校ESI学科布局,加大地方高校ESI学科支持力度,促进中西部地区ESI学科发展,提升人文社会学科国际化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涉农学科入围ESI全球前1%的学科为研究对象,对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5期ESI数据进行计量分析,从入围学科、入围机构、相对排名等指标对比研究中国涉农学科的发展趋势。结果发现,中国涉农学科整体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入围学科数、机构数及占比均快速增长;入围机构性质较单一,入围高校比例下降,但仍是涉农学科科研产出的主力军;入围高校地域分布不均衡,入围ESI全球前1?顶尖学科数量少;涉农学科间协同发展、辐射带动其他学科发展的效果有待进一步加强;论文数相对排名优势明显,总被引频次和篇均被引频次相对排名靠后。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和入围机构加大对涉农学科的投入力度,建立合理评价体系,提高企业研发能力,鼓励以问题为导向的交叉融合,加大国际合作力度。  相似文献   

3.
利用ESI数据库检索农业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等全球22个学科领域中总被引次数排名前1%的研究机构,并对22个学科研究领域中的国家、机构和期刊的科研绩效统计和科研实力排名。选取北京交通大学等2000年前后划转为教育部直属的行业高校共计36所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检索2017年5月更新的ESI数据库中,中国行业特色高校进入ESI前1%和前1‰的院校情况、学科现状、学科分布等情况,得出结论:中国行业特色高校进入ESI前1%的学科共计90个,覆盖16个ESI学科,多集中于理工科,工程学入围次数最高,其次是化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生态学等学科领域;行业特色高校进入ESI前1%的表现差异显著;"985工程"、非"985工程"的"211工程"高校表现各不相同;不同行业特色的高校在ESI学科排名中差距较大,农业类高校的表现优于其他行业高校;从世界一流学科的角度分析,8所行业特色高校有10个学科进入ESI前1‰行列,这些学科集中在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工程学、地球科学和材料科学;行业特色高校没有进入ESI前0.1‰的学科达到世界顶尖水平。结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高等教育发展态势,从外在表现和内在联系两方面,加强行业特色高校学科建设,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和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了客观地分析与预测我国经管类学科的国际地位,尤其是在科学研究方面的情况,文章以ESI 和InCites 主要工具,针对ESI 经济学与商学学科领域2007-2017 年间InCites 数据库中论文总被引频次排名国内前10 位的高校。通过分析其论文发表的数量、被引用情况、年代分布和国际合作等情况,发现对我国高校而言,论文发表数量是影响总被引数量的主要原因,进而影响ESI 学科排名。通过回归分析,得到总被引数与论文发表数之间的关系方程,并预测到2020 年,10 所高校中大多数高校将进入ESI 经济学与商学领域世界前1%行列。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中国的大陆、香港、台湾三地高校进入ESI前1%学科为调查对象,从地区分布、进入ESI前1%学科数量及其学科覆盖率、不同学科领域进入ESI前1%的中国高校、进入ESI前1%学科的总被引次数排名等多个角度检视了三地高校进入ESI前1%的学科情况,在与港台高校的比较中分析了大陆高校进入ESI前1%学科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并对大陆高校进一步提升学科水平、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学科评估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重视定量评估已经成为学科评估的重要趋势。本文以美国基本科学指标(ESI)为数据来源,对我国环境科学、生态学学科的国际发展现状进行比较研究,并对ESI中的学科排名与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尽管ESI作为学科分析工具存在着指标单一等缺点,但其对于推动国际学科之间的比较研究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工学是我国最大的学科,在国内外各类学科评价体系中,ESI越来越成为评价学科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基于ESI数据库,对我国高校工科学科总体水平和分布情况进行评价,并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对比工程学领域ESI前1%国际高水平学科和前0.1%国际顶尖水平学科,对学科总体水平、学科结构及国际化水平进行分析,并给出提高工学学科国际竞争力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ESI全球学科排名与江苏高校学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简要介绍ESI全球学科排名的基础上,描述了江苏高校学科建设及其在ESI中的排名情况,研究了学科建设的增长点,对ESI的缺陷进行分析并指出在江苏高校学科建设中扬长避短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依据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2015年最新发布的《世界一流大学及学科竞争力评价报告(2015-2016)》,从定量角度对中国学科发展的质量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对中国学科竞争力的分析发现,中国学科的发展已很全面,22个学科均有中国科研机构的学科进入ESI排行;已有一些中国科研机构的部分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甚至前列。中国科学院就有14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其中10个学科位列学科排名前1%,被评为世界顶尖学科。但多数学科的发展在世界上还较为落后,经济学与商学、免疫学、综合交叉学科、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以及空间科学6个学科领域,在本次评价时间段内还未有中国科研机构进入世界一流行列。通过与美国科研机构的学科发展质量相比发现,中国进入ESI排行的科研机构数与学科数不仅在量上与美国有一定差距,在学科发展的质上,也明显弱于美国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有21个学科进入ESI排行,是进入ESI排行学科数最多的中国科研机构。除中国科学院外,进入ESI排行的学科数在10个以上的科研机构均为高校,可见高校是中国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发展的主要力量。虽然22个学科均有中国科研机构进入ESI排行,但是中国科研机构在22个学科的排名分布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仅化学、工程学和材料科学3个学科的排名整体比较靠前,中国科研机构的一流学科建设仍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0.
ESI是基于SCIE和SSCI所收录的引文大数据记录而建立的计量分析数据库。在我国,ESI被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作为中国大学排行榜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指标,被部分省份作为对高校重大学科建设项目的立项条件和建设目标,被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用于学科评估指标。高校应从四个方面备战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厘清ESI学科范围和收录期刊目录;由学科建设主管部门牵头组织跨学院协同攻关;引导科研人员开展合作研究特别是国际合作研究;实施分类评价,鼓励高水平论文高级别发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