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张爱巧 《家长》2023,(8):182-184
<正>核心素质教育理念背景下,学前教育阶段更加重视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激发幼儿创新创造能力,推动幼儿全面发展。绘画教学是学前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美育目标的重要方式,能够让幼儿在绘画作品赏析与创作中感受美,引导幼儿直观表达自身认知与情感。当前幼儿绘画教学活动因资源短缺、知识抽象、方式单一等因素影响,难以构建高效课堂,从而影响幼儿艺术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幼儿美术活动既能培养幼儿审美情趣,又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引导是个关键因素.贴近幼儿心理,给幼儿创作创设宽松的环境,客观激励性地评价幼儿作品,丰富幼儿视野,积累经验,提高幼儿绘画技能,这些都对有效引导幼儿绘画的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要求"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幼儿在绘画活动中有着自己的特点:天真、浪漫、新奇、大胆、率真。这些特点直接体现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要了解幼儿绘画,结合幼儿的绘画特点,指导幼儿学习绘画,提高观察力、感受力、想象力、创造力等等,促进审美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绘画教学应善于运用语言牵引、创设游戏情境、灵活运用幼儿文学作品、借助隐形示范、搭建交流平台等方法指导幼儿绘画,培养幼儿创作情趣,满足幼儿情感表达需要,真正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绘画教学应善于运用语言牵引、创设游戏情境、灵活运用幼儿文学作品、借助隐形示范、搭建交流平台等方法指导幼儿绘画,培养幼儿创作情趣,满足幼儿情感表达需要,真正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6.
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对于今后的教育非常重要。而在幼儿的美术教育中,不仅是让幼儿学会绘画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认知能力、艺术表现力,使幼儿身心健康地成长。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幼儿美术教育中,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使课堂教学的气氛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更能激发幼儿的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信息技术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实践运用进行探讨,旨在与时俱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我在组织幼儿开展音乐活动时,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入手,将音乐活动与其他活动融为一体,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音乐的节奏、力度及音色,获得音乐知识,激发审美情趣。一、创设良好环境,激发审美情趣首先,我们创设了赏心悦目的环境,潜移默化地激发幼儿的审美情感,如在活动大厅布置了小猪吹笛子、狐狸唱歌、小猫拉提琴的形象;在墙面上制作了老虎打鼓、小猴  相似文献   

8.
为了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文章从创设文化情境,提升学生审美感知;注重自主体验,引导学生审美探究;巧用教学技巧,促进学生审美创造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构建富有审美情趣的美术课堂。  相似文献   

9.
在游戏设计中,加强游戏化学习所需的游戏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幼儿的思维、想象,促进各方面学习品质、非智力因素及个性化的发展。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根据音乐的性质、曲风、内容创设情境,让幼儿置身于与教材内容相适应的生动氛围中,能够更好地感受、表现音乐,从而提高审美体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0.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机,良好的语言教育不仅能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同时对幼儿认知、社会性的发展也产生积极的影响。绘画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在幼儿语言教育中深受幼儿的喜爱,有助于提高幼儿语言教育质量。将绘画应用在幼儿语言教育中的途径为:创设绘画环境,提供幼儿说话的源泉;参与绘画指导,引导幼儿在绘画中随机渗透语言;讲述绘画作品,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运用记录与分析,增强幼儿语言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1.
巧妙创设环境,结合幼儿的现有经验,认知水平,积极捕捉幼儿的兴趣点,以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为线索来设计活动。从幼儿的兴趣和学习方式入手,培养幼儿看图示折纸的能力,提高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让幼儿有能力更好地进行艺术表现,进而提升看图示折纸这一技能。  相似文献   

12.
音乐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幼儿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为将幼儿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在日常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努力创设激发幼儿兴趣的情境,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在富有情趣的活动中,感受音乐传达的审美情感,从而更深层次提升对音乐文化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3.
幼儿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决定了其对民间艺术的审美仍然是以直觉感知和情感体验为主,对民间艺术基本的表演和工艺技能等的学习也只能是粗浅的、倾向于感性的。因此,在幼儿游戏中渗透民间艺术元素,对幼儿施行的应是以“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为核心的艺术启蒙教育。我们为幼儿创设生动的游戏、教学场景,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引导幼儿积极尝试,实现幼儿的审美提升。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20,(A2):163-164
美工区活动是提升幼儿鉴赏能力的重要活动,幼儿可以根据内心想法进行美工创作活动,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兴趣,陶冶情操。幼儿的兴趣源于材料,投放丰富的活动材料能增强幼儿与环境互动,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大胆创作和探索提升审美能力。大班幼儿喜欢美工区,喜欢通过与材料的互动,激发灵感进行创作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投放的活动材料在活动开展与实施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投放艺术作品创设欣赏环境、投放生活化的创作材料、采用多样化的材料选择方式、实施自主化的材料搭配形式、创设问题解决板等有效方式,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5.
幼儿绘画活动的能力是在认知中不断发展和形成的,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激发幼儿感受身边美、表现身边美的情趣。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自身的审美经验,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自由地去表达想法,创造快乐。情境教学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发挥一定作用,但还需要幼教工作者去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6.
2-3岁的幼儿表象贫乏,绘画处于涂鸦期,如何激发他们的情趣,让所谓的"乱涂乱画"变成原生态的精彩作品?首先,创设适宜的环境、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材料。其次,结合有趣的游戏,激发幼儿美术活动的兴趣。再次,体验绘画的乐趣,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成功感。  相似文献   

17.
陈永清 《教学随笔》2016,(8):140-140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语文教学就是审美教育的载体。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激发兴趣,创设审美情景;由境入情,创设情感共鸣的氛围;由情入理,情感启迪等手段,完成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语文教学就是审美教育的载体。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激发兴趣,创设审美情景;由境入情,创设情感共鸣的氛围;由情入理,情感启迪等手段,完成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9.
张白云 《教师》2010,(29):107-107
实景绘画教学是利用实景环境,激发幼儿绘画创作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在美术活动中创设实蒂环境,吸引幼儿的好奇心,调动幼儿的全身感官,促发幼儿的积极情绪,给予幼儿想象的空间,从而激发幼儿绘画创作的兴趣和灵感,促进幼儿思维变得活跃积极.在美术创作中大胆自由创新。创作出内容生动、富有个性的作品来。  相似文献   

20.
生活化的创意美工活动是以幼儿为中心、以幼儿的现实生活为背景、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欣赏、绘画、手工等多种形式为表达方式的美术活动。创意美工活动能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各种方式,自由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生活化创意美工活动的实施主要是通过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培养审美情趣、提供生活化的材料、创设生活化的活动情景、回归生活的作品展示,引导幼儿运用多种美术手段,创造性地表现周围生活世界的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