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古诗鉴赏逐渐成为小学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的优秀结晶,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诗解诗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将其应用在小学古诗教学中,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本文将对以诗解诗教学法概念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以诗解诗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2.
刘华 《广西教育》2011,(31):46-46
“诗眼”指古诗中最精练传神的某个字词,是古诗中的点睛之笔,隐含着古诗的主旨和内涵。教学时,教师从挖掘“诗眼”入手,引领学生品味古诗的含义,体会古诗的意境、感悟古诗的诗情,并充分挖掘其中的美学因素,可有效提高古诗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疏解诗家语     
疏解诗家语,是阅读、鉴赏古诗,读懂诗句的一项基本功。由于古诗语言表达方式的特殊性,古诗教学必须注意诗歌的词类活用,疏通诗歌的特殊句法,解读诗歌的互文句式,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高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4.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我国的唐诗宋词等都受到句数、字数等限制,因此,古代名家在填写诗词时非常重视字词的推敲,讲究"一字传神,一语惊人"。凡是在关键词句位置都非常重视遣词造句,力求炼字精确,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令人刮目相看,这就是所谓的"诗眼"。在教学中,教师须从"诗眼"出发,引导学生品味好词佳句的含义,体会古诗所蕴含的意境,感悟其中的诗情画意,使古诗教学变得更加扎实而灵动。  相似文献   

5.
黄婕 《文教资料》2021,(4):16-17,28
诗眼是古典诗论中诗词创作和鉴赏的重要概念。古诗教学可以把"诗眼"作为主线进行教学设计,以诗眼连缀全篇的内容和情感,探究诗歌的主旨意蕴。《山居秋暝》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经典之作,除"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外还"诗中有禅",利用诗眼对其进行解读可以析意象得山色之"空",感诗眼凝诗境之"空",品诗眼悟心境之"空",在欣赏独特山色中感悟诗人充满禅性的空灵诗境。  相似文献   

6.
古诗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老师们对于古诗教学教到什么程度,怎么教,哪一类内容适合采用怎样的方法策略还存在困惑.本文以《四时田园杂 兴》为例,阐述了”以图解诗”古诗教学策略的实施及其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7.
教学中教师应针对所教古诗进行合理拓展,引导学生以诗悟诗,以诗学诗,既能帮助学生对所学古诗的理解,又能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小学古诗教学我认为可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语文课堂诗词教学法——"以诗证诗"。所谓"以诗证诗",即是在课堂教学中用诗歌来解释诗歌、证明诗歌,可以解释词义、意象、诗意、句法、结构、修饰和历史典故等,举一反三,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古诗的意境美,是诗人在创作时的刻意追求.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十分重视引导学生领悟诗中的意境美.优美的情境无疑对学生的古诗阅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文本的鉴赏和感悟能力都会得到极大的提升.但是,对文本中所蕴含意境理解、把握和再现,教者在课前教学设计时是一个难度较大的环节.如何进行古诗教学的情境创设呢?  相似文献   

10.
高考语文古诗阅读鉴赏,“读懂”是关键,“读懂”其实就是会解诗。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多数教师并没有太强的古诗创作论意识,他们带领学生解诗的路向多基于文体共性,缺少对古诗文体特殊性的审视,学生由此很难获得真正的解诗能力。“诗向会人吟”,“会人”必须是能从创作论角度进行解读的人。文章立足古诗创作法度,从句法、章法、写法三个基本方面入手,借“诗法”解“诗义”,探讨、总结读懂古诗的有效路径,并给出相关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诗解诗"的教学方法开辟了诗歌教学的新路径,提高了诗歌教学效率,能更好地把握诗的意境。结合《天净沙·秋思》一诗的教学,探求"以诗解诗"的三重境界,以期为"以诗解诗"教学方法作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2.
冯丽媛 《教师》2013,(30):54-55
“文包诗”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学教材编写者独创的课型,这类课文的显著特征就是:将一首小学生较难理解的古诗包含在一篇浅显易懂的短文中。“文包诗”课文的教学,不同于一般课文的教学,它需要借助短文研读古诗,领悟诗的丰富内涵,接受美的熏陶;同时还需要“诗”“文”互照,寻找诗与文的内在联系,了解古诗的来龙去脉,感悟古诗的丰富内涵,以进一步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之美,并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古代诗歌鉴赏是中考必考的内容之一。从学生的做题情况来看,结果让人不甚满意。我们看到很多学生的得分很少,平均下来得分率不到40%。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教学。笔者通过多次调查发现,学生在很多情况下不是不会做题,而是搞不清诗意,所以导致答题不准确甚至方向错误。要想教会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理解古诗的意义,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读懂诗歌题目1.通过诗题了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诗词具有两个方面的经验品格 :以美铸诗、以诗证史。我们必须注重从审美的视角入手 ,去探究毛泽东的情感世界、诗词学养、审美个性、意象塑造、主体风范 ,并联系毛泽东的诗词美学主张和晚年生活 ,进而对毛泽东诗词作出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15.
正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古诗词教学,既能促进小学生智力和语言的发展,又有助于学生陶冶性情,激发积极向上的意志,增加生活情趣,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小学古诗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感悟的能力,重视以读为本,在读中感悟,体会古诗的语言美、意境美和思想美。这里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例,简要阐述古诗教学"四重读"。  相似文献   

16.
<正>诗歌作为审美的结晶,具有启迪人生、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和生活品位的作用。高中古诗鉴赏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去理解诗歌的情感,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及深奥的哲理,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鉴赏诗歌需要有诗一样润湿的心田,诗一样艺术的语言。由于中国古代诗歌本身的含义、韵味往往很难通过语言描述,对于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仅靠传统教学中的几张图片和教师的讲解难以让学生理解感悟,诗  相似文献   

17.
吉春亚老师执教的古诗&;lt;山行&;gt;,从感受“诗形美“到品读“诗语美“,由感悟“诗情美“到认识“诗理美“,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引导,最终使学生达到了“悟诗情,明诗理,并能妙用诗句“的良好教学效果.特别是引导学生“感悟诗理和妙用诗句“这一教学设计,颇具匠心,效果甚佳.请看以下教学片断实录:……  相似文献   

18.
左丽 《湖南教育》2015,(2):31-32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艺术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语文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感悟、诵读积累、品味想象,从中去感受美、探究美、品析美、创造美。一、创设情境,感受美古诗的意境千姿百态,有的委婉,有的悲凉,有的雄伟,有的豪放。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多种方式来创设情境,营造充满诗意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情境中激发兴趣。《梅花》这首诗是北宋诗人  相似文献   

19.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现行《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能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因而,我们在古诗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从诗中去感觉美、领悟美、表达美,使学生进入诗的意境,深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从中得到美的陶冶。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古诗教学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受杜甫、韩愈的影响,杜牧在诗歌的构思与表达方面呈现出明显的"以议论为诗"的特点。他在五言古诗和七言绝句中的议论不只局限于一时、一事、一物的微观视角,而表现为雄视千古、经邦济世的宏观视角,多关注宇宙永恒、人生代谢、生命价值等重大问题,显示出广阔的视野和厚重的历史感。同时,杜牧"以议论为诗"多用赋笔和直白议论,导致诗风少蕴藉,较为直切。杜牧"以议论为诗"的成因在于其显赫的家世、深厚的家学和独特的个人经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