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凸显了国家对当代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视,也对这门课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情感复杂多变,容易受到自身情绪的影响以及外界因素的诱导。在这个时期,积极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帮助初中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同时树立法律意  相似文献   

2.
从2016年9月份起,原来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的《思想品德》,在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导下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不仅仅是更名,内容也有重大变化。小学和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分别有一个册次的法治教育专册,即小学六年级上册和初中八年级下册。  相似文献   

3.
自《品德与生活》教材更名为《道德与法治》以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就成了教学研讨的热点。法治教育,应与学生生活相结合,与学生的理解能力相适应,应创设常态化生活情境,如此方能培养既有道德情操又有法治精神的现代公民。  相似文献   

4.
<正>为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具体要求,原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已于2016年更名为《道德与法治》(从2017年秋季开学起,全国初中七年级一律使用部编教材)。课程更名后的七年级教材和相继问世的其他各年级教材,是在课标未变、教材先行的情况下,遵循《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编写的。其中,八年级下册教材是法治教育专册。  相似文献   

5.
<正>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要求,不久前,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从2016年起,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上述更名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法治"二字首次出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想品德课程名称中。对此,广大教师和教研员要予以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6.
<正>从2016年起,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2016年9月新学年开始,全国七年级学生都领到了《道德与法治》教科书,《道德与法治》将逐步替代《思想品德》,成为中学生的必修课。那么,法治内容的编写依据是什么?如何定位法治教育在中学德育课中的位置?法治教育应如何展开?本文将以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为例,进行一一阐释。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秋季起,《思想品德》教材更名为《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增加了法治内容比重,对教师教学提出了巨大挑战。特别是《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作为法治教育专册,其对教学创新要求更高。如何才能上一节有趣生动的法治课堂呢?在此,笔者以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二框"依法行使权利"为例,谈谈如何构建有温度的法治课堂。  相似文献   

8.
<正>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材依据《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等编写,体现了国家意志,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培养学生法治意识、提升学生法治素养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但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发现其中还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法律案例。  相似文献   

9.
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质上要求实践精神成为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教师具有实践精神才能使课程实施彰显本学科的功能定位,即立德树人、德育为先,促进初中生的思想品德发展。具备实践精神的教师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品德发展的真实需求出发,在课程实施中体现实践精神,在自觉的教学活动中以实践精神涵养道德与法治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0.
<正>教育部办公厅2016年4月28日发布《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起始年级品德、语文、历史学科使用新编、修订教材,其中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后续教材正陆续编辑、出版、发行。早该更名了!教育,就个体而言,是引导一个人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从2016年秋季开学起,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教材名称的变更,不仅是形式上的变化,更是学科思想和精神的调整。研读2017年河北省中考思想品德试卷不难发现,考题虽然在保持教育改革的大方向上未变,聚焦当前"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等热词,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教材的思想与精髓。在教材更  相似文献   

12.
<正>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明确要求,教育部办公厅于2016年4月28日发出通知,要求从2016年秋季开学起,将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课程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课程更名后的七年级教材和  相似文献   

13.
<正>自《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颁布以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历了从主题教学到主题学习的实践过程,从围绕主题关注教师的教到立足问题关注学生的学,主题学习实践在不断深入。2016年6月,《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发布,思想品德学科随后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学科。为了适应这一变化,主题学习从关注课程建设和社团活动到聚焦课堂结构元,关注课堂教学的整体设计和课堂活动  相似文献   

14.
<正>一、提出背景从2016年9月开始,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更名为《道德与法治》。此次更名,不仅是课程与教材名称的更改,而且出现了很多新变化,如教学内容更加与时俱进、知识体系重新建构、栏目设置更加多样、素材选择更加贴近学生实际和社会发展。在教学中,我还发现了一个新变化,与之前的《思想品德》相比,《道德与法治》教材古文出现的次数增多。我统计了七年级上下册、八年级上下册及九年级上册5本教材,发现一共有87处使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我们的教材也在随时变更,《思想品德》这门课程尤其讲求与社会同步发展的时效性。2016年起,人教版的《思想品德》教材已更名为《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更名带来了教学内容、教学结构以及教育精神内涵的调整,本文以七年级上册新教材及原教材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新旧教材的比较研究,旨在指导一线教师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6.
<正>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这既是21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成果,也是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的里程碑。为满足新时代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适应国际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推动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和改革创新,新课标在整合2011年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三个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按照学段要求进行一体化设计,  相似文献   

17.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这一要求,从2016年起,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变化也引发了教学的变革,教师不再只是教材的执行者,同时也成了课程的创造者,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与彰显,由过去"静态地听"转变为"动态地学"。  相似文献   

18.
<正>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要求,从2016年起,《思想品德》更名为《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坚持立德树人的宗旨,以《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为依据,正确把握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积极吸取十多年来中学德育课程改革的实践经验,从教材的框架设计到内容安排,充分体现新理念,呈现新特点。为帮助广大教师理解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思路,熟悉教材体例、结构和内容,对教学提供有效、及时的指导,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编辑部拟于2017年暑期联合举办"全  相似文献   

19.
新书快讯     
<正>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编辑部精心策划、中原教学名师胡邦霞及其团队悉心编写的《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七年级》日前正式出版。本书立足《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相关要求,针对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教材进行研究,形成了对每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共41篇。其中,七年级上册10课21篇,七年级下册10课20篇。  相似文献   

20.
<正>自2016年秋季起,初中起始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治》教材加大了生命教育内容的比重,对生命教育的关切贯穿于整套教材的始终。那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达成生命教育目标呢?这就要增强教育的适切性,为学生提供适合的、贴切的教育。通过适切的教育方式,唤醒人性、激发天性、展现灵性、回归理性,为学生健康成长打好底色。下面以浙江师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