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上”、“下”是一对反义的方位词,“上”在数量上比“下”占优势,具有不对称性。通过语料可证明它们分布的不对称,并能解释不对称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在金融监管中存在着监管与被监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无论是哪一方具有信息优势,都会对实际的金融监管效果带来一定的影响。章对产生这种信息不对称性的原因及对金融监管的不同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减少这种信息不对称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研究选取了注意缺损多动障碍儿童34名,普通儿童36名,采用选择性注意任务,考察在目标刺激的知觉负荷高低两种情况下,注意缺损多动障碍儿童面对不同干扰程度的分心刺激时,对其的过滤能力是否落后。结果发现,注意缺损多动障碍儿童过滤分心刺激的能力是否落后取决于目标刺激的知觉负荷的高低:(1)在低知觉负荷任务中,不相容分心刺激对两组儿童的干扰程度要大于面对中性分心刺激时受到的干扰。但是注意缺损多动障碍组儿童受到的干扰效应要大于普通组儿童,说明注意缺损多动障碍组儿童过滤分心刺激的能力落后,并出现在注意选择的晚期阶段;(2)在高知觉负荷任务中,所有被试都没有因为分心刺激干扰程度的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影响,即过滤中性分心刺激与不相容分心刺激的模式一样。  相似文献   

4.
“上/下”的不对称现象在汉语中广泛存在.这种不对称是多样的,造成它们不对称的原因也不尽相同.从方位词到动作动词再到趋向动词,“上/下”的义项通过隐喻投射发生词义延伸,且过程不可逆.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从词法、句法两个角度考察现代汉语中反义词"多"和"少"的对称及不对称分布,用新的标记理论对其分布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写,并在此基础上,尝试从语义、语用和认知的角度做出一定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受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因而存在错误知觉.在教师聘任制问题上,过分强调安全机制使教师缺少危机感,过分强调淘汰和压力机制使教师缺乏安全感,都是对聘任制的一种错误认知."双平台"教师聘任模式集安全与危机激励机制于一身,追求在"安全"中制造"危机",在"危机"中提高"安全",是对教师聘任制内涵的正确认知.  相似文献   

7.
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因素在国家外交决策中的价值导引和知觉定位的作用非但没有完全消减,反而有所增强。美俄日韩对朝鲜的生存与发展的知觉认知形成了三种典型的推断,即美日的"朝鲜威胁论"、俄罗斯的"朝鲜负担论"以及韩国的"朝鲜崩溃论"。固执地坚守以意识形态为引导的冷战思维必然导致对国际环境与国际关系的错误知觉,甚至会产生国家间关系的严重敌视或是对抗。历史传统和地缘现实决定了中国必须理性对待朝鲜,要力避错误知觉,确立起战略思维,并放眼于长远和未来,从和平、发展与合作的角度,稳步构建起中朝之间的正常国家关系。  相似文献   

8.
于秀珍 《海外英语》2013,(9X):268-271
对动词意义及其形式之间的不对称性进行研究。同一个动词在不同的构式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并通过与构式语法理论一个动词在不同的构式中只有一个动词意义观点进行对比,发现了动词形式与意义上的不对称性,并对不对称性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前面对动词与构式互动关系的研究以及分析得出结论,第一,动词意义与动词所处的构式之间存在着不对称性。第二,动词意义与动词所处的构式之间存在着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9.
变革理性对人发展具有优先性的大脑教育,在于唤醒教学中的身体知觉,使以人为本的教学更加确凿、实在并富有底气。重新捡拾历史印记中的知觉教学,用身体现象学思想改革当下积习已久的教学弊端就是要实施知觉教学,强调身体知觉是人认识事物的基点,它与情感和理性共在,引导学生将身体知觉表达成为思想,使学生的身体切实回到教学。知觉教学将师生变为行动者和思考者,将自由支配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还给身体,使学生的身体、理智和精神进一步得到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试论心理知觉对旅游决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感知到客观事物在头脑中一旦形成一种印象后,这种印象就和其他印象一起被组织成意义的模式,从而对旅游行为产生影响。文章主要论述了心理知觉对旅游决策的影响,希望通过心理学科学的研究,增强旅游者决襄行为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科学、合理的进行旅游宣传和资源开发,以推动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时间知觉阈限并非单个概念,而是依赖于不同判断标准在不同时间经验问的分层级的门槛,并可能对应着不同时距范围内时间信息加工的不同机制。研究用分视野呈现技术考察了大脑两半球在三种不同反应标准下测定的短时距刺激时间知觉阈限上的差异,结果表明:(1)三种反应标准和不同呈现方位条件下,极限法测定的时间知觉阈限存在显著差异,二因素的交互作用不显著;(2)就时间知觉阈限而言,左半球存在着时间信息加工上的相对优势;(3)“同时-非同时”的阈限最低,其次是“连续-分离”的阈限,最后是“先后顺序”的阈限。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而择业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贫困学生的全面资助体系的欠缺,社会资源和校内资源无法有效对接都直接导致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社会资本如何发挥中间作用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成为当前的关键。本文从社会资本、大学生自身两个方面探讨如何解决就业问题,并系统阐述了社会资本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相关研究,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为政府制定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面称是一个既简单而又复杂的系统.一方面,常用、通用的面称相对较少;另一方面,面称又是一个古今交杂,具有多面性和多层级交织的动态系统,使用起来又是复杂多变的.同时,随着社会语用环境的变化,上世纪中期开始,很多面称在实际运用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语用受到越来越大的局限.汉语面称男女有别、长幼有序、地位分等,使得面称系统在不同年龄、性别、职衔等方面呈现出不对称性,由此在系统各层面产生大量面称缺位.面称大量缺失与语用局限给交际带来诸多尴尬与不便.深入研究面称系统的不对称性以及缺位面称的语用规律与交际策略,对汉语面称与语言交际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知觉视点在记叙文、描述文、说明文和议论文这四类语篇中的一般移动规律的研究,发现知觉视点移动的规律主要体现在时间、空间和逻辑三个方面,大致分为有标记和无标记两种。通过分析发现,有时,在同一个语篇中,视点的移动顺序并不总是单一的,它可以同时存在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移动顺序。此外,知觉视点的这些移动顺序并不是任意或偶然体现出来的,而是与人类的认知体验,尤其是象似性和识解方式有着极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动词"上"、"下"是从空间域隐喻而来的,该文拟从"上"、"下"表示的方位关系中提取主导词义发展的核心语义特征,考察动词"上"、"下"的语义引申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心理、客观现实等影响因素,对动词"上"、"下"的不对称现象分类并作出一个较为系统、合理的认知解释。  相似文献   

16.
"很"、"极"、"甚"三词在使用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对VP选择的不对称;充当程度补语的不对称性;有"不很/甚 形"、无"不极 形"、构成双音词的情况不对称等几个方面."很"、"极"、"甚"三词作为程度副词呈现了明显的共性与个性.对不对称现象的研究,有助于语法差异的揭示和汉语类型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教师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知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以来自27所学校的550名小学教师为被试,考察教师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知觉。结果表明:(1)小学教师知觉到的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主要包括10个类别,其中,教师认为发生最为普遍的行为依次是走神、随便说话、多动、不跟随任务和不参与合作。(2)农村教师知觉到的课堂问题行为与城市教师存在显著差异。(3)教师倾向于认为指向他人的问题行为更为严重。(4)教师对课堂问题行为严重性的知觉存在着性别刻板印象。  相似文献   

18.
19.
该研究将汉字作为知觉对象,考察个体在积极和消极两种情绪状态下整体与局部知觉特点。通过对70名大学生在诱发的积极和消极情绪状态下整体与局部知觉加工的平均正确反应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汉字的整体与局部知觉存在性别差异,女生在局部认知条件下的平均正确反应时显著慢于男生;情绪与整体局部优先选择之间的关系要比拓展塑造理论复杂,消极情绪同样能够促进汉字的整体知觉加工。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生对教师评价行为知觉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对教师评价行为的知觉指学生对教师指向他们的评价行为的认知和体验,包括“明确目标”、“收集信息”、“反馈改进”、“关注过程”、“激励期望”和“沟通理解”等六个维度,前三个维度属于操作要素,后三个维度属于基础要素。通过对不同性别、学习成绩和受教师喜欢程度不同的学生对教师评价行为知觉特点的研究,结果表明:小学女生在基础要素方面的知觉显著优于男生,在初中不存在性别差异。小学成绩中等的学生在基础要素上的知觉优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初中成绩好、中、差的学生的知觉虽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操作要素和基础要素上得分的变化模式不同;受教师喜欢的学生对基础要素的知觉优于其他的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