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势之下,中高职院校如何抓牢人才培养质量主线,把握产业结构调整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变化,契合区域经济发展主脉等问题随之而来。文章在分析中高职人才贯通培养内涵基础之上,针对当前中高职人才贯通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产教融合优化体系结构、以校企合作提高培养质量、以产业学院促进机制健全、以四链联动强化融合度、以多方评价凸显作用体现等策略,为中高职人才贯通培养路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中高职贯通培养是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的重要内容,对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营口地区中高职院校在校生、招生、贯通培养实际情况,以及影响营口市中高职分段贯通培养主要存在机制障碍、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职业院校间尚未形成合力等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营口市职业教育发展实际,提出中高职贯通培养对策--从机制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教学团队培养方面入手,推进中高职分段贯通培养,形成职业教育开放沟通格局,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术技能人才教育需求。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全国技工院校出现招生难的现象。深层次原因是生源下降,技工社会待遇低,社会偏见以及与高职同质化等。各级政府和技工院校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在技工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作用的宣传、提高技能人才社会经济待遇、出台职业教育公平化政策、加大技工院校投入、强化技工院校建设等方面切实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全国技工院校出现招生难的现象。深层次原因是生源下降,技工社会待遇低,社会偏见以及与高职同质化等。各级政府和技工院校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在技工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作用的宣传、提高技能人才社会经济待遇、出台职业教育公平化政策、加大技工院校投入、强化技工院校建设等方面切实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5.
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是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是我国当前解决高技能人才匮乏、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手段.根据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院校之间的组织形式和关系,可以分为中高职一体、行业集团化办学、区域集团化办学、自由组合等贯通培养模式,几种模式各有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文章结合重庆市旅游职业人才现状和培养需求,提出通过建构合理的职业技术教育层次体系、实施中高职贯通,贯通终身培训等对职业人才实施贯通培养.同时,实施贯通培养要处理好企业参与、旅游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和多元评价体系构建、学生学习和结业方式改革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而当今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机制尚不成熟,存在着内涵衔接力度不够、企业未以主体角色参与到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中、政府角色缺位等问题。基于三螺旋视角,有必要创新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方式,从中高职院校、企业、政府等多方面着手,政府引导推动、企业深度参与、院校主动突破,三方合力创新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8.
中高职衔接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本文对中高职衔接招生模式进行了研究与探索,旨在对中高职衔接招生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全面贯通中高职衔接通道,为高职院校拓展生源渠道,优化技能型人才生源;同时激励拉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实现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高职贯通是培养高素质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工匠精神的提出则对贯通模式培养人才带来新的要求。现阶段,高职院校在开展电子专业人才贯通培养时,仍然存在着“重技术、轻素养”现象,导致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效果不理想,专业人才流失严重。究其主要原因有:学生身份认同感不高、工匠精神评价模糊和高职院校重视程度低。为此,必须厘清电子技术专业工匠精神内涵、创新规划贯通模式顶层设计、强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与落实评价导向作用,将工匠精神深度融合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为新时代高职院校践行立德树人使命任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技工院校为社会及企业培养了大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是社会经济及行业发展的主要人才培养基地。随着社会经济及行业的发展,社会与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综合技能与综合素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很多技工院校在创新人才技能培养的同时,疏忽了人才的素质教育工作,严重制约了技工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塑造。本文首先分析了技工院校开展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与目标,并着重探讨了技工院校开展素质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加强中、高等职业教育的相互沟通与衔接,探索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浙江省教育厅和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下发文件,在全省举办 2000年 3+ 2五年一贯制职业教育试点工作。前三年属中等职业教育性质,由中等职业学校举办;后二年属高等职业教育性质,由高职院校举办。参加试点的中等职业学校为国家级、省部级重点普通中专、技工学校和省一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参加试点的高职院校为已经批准成立的职业技术学院、普通高校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   杭州技工学校挂钩的高职院校为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目前杭州技工学校首期招收的烹饪与餐…  相似文献   

12.
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工作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目前我国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尖锐矛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国技师技工尤其是高级技师技工短缺现象严重,但是这却没有造就高职院校的高就业率,相反其就业率一直不高。要改变这一现状,高职院校就要做好调研,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对口人才;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基本素质;增强个人素质,提升社会认同度;完善就业指导机构,提高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是将中职、高职教育有效地贯通起来,是响应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推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系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特别是高端技能型人才。中高职贯通培养需要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多方面的衔接,其中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浅谈中高职贯通衔接中对中职骨干教师的要求以及中高职贯通衔接对建设中职双师型师资队伍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谈慧 《职教通讯》2017,(11):8-11
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是构建职教人才培养立交桥的主要措施,而人才定位和培养模式是"3+2"贯通培养的核心。基于高职物流专业与国内本科院校及国外本科院校分段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提出国际化与本土化相融合的"12345工程物流管理人才"高职—本科分段培养模式,构建物流人才"职业级别""职业要求"和"行业企业"三维能力模型,打造"内贸物流"和"外贸物流"相衔接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培养和提高高技能人才素质,首先应提高技工院校师资队伍的素质。技工院校的广大教师应以技工院校“名师”为目标,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实践中磨砺,尽快成为名师。本文就技工院校采用PDCA循环的科学方法,从作用、过程设计等方面探讨了名师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中高职教育贯通人才培养要求中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的全面对接。解决中高职院校培养信息不对称问题、促进课程一体化和学生专业发展,都要求中高职院校师资共享。目前学校实践中存在师资配套制度滞后、师资管理缺乏统筹、教师缺乏积极性等三方面问题,建议推进教师资格、薪酬、职称制度改革,协调中高职院校师资管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快适应中高职教育贯通人才培养需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当前技工院校会计教育面临的新形势进行了分析,结合近年来我国技工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对在新形势下如何改进会计专业的教学、培养适合新形势所需的复合型会计人才予以具体阐释,提出了新形势下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对策,借此促进我国技工院校现阶段及未来一段时期内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贾俊玲 《科教导刊》2023,(16):63-65
智慧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以技术为支撑,人才是关键。高职院校为交通运输业做好高素质、创新型应用人才储备时,应以“狠抓高职与本科应用型人才贯通培养试点工作、按职业岗位群需求培养人才、达成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学生职业成长”为抓手,培养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应做到:推进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协同育人;加快科教融汇,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成立交通职业指导委员会,建设智慧轨道交通产业培训项目;师资队伍职前实施把关制,职后建设创新团队;建立校中厂实训、实习基地,有效提升人才贯通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正一、职业教育结构要素与功能我国职业教育结构由纵横两个维度的相关要素组成。横向维度主要包括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培训机构三个系列,如全日制培养的中高职院校和中高技院校,非全日制培养的中高级职业培训机构。纵向维度由各系列按相应层次设置,如中高职院校分中职学校、专科高职学院、本科高职学院;中高技院校分普通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中高职院校和中高技院校以开展职业教育为主,兼顾职业培训,中高级培训机构开展社会化职业培训。二者的功能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均属职业教育结构的组成要素;均属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20.
1.中高职3+2或3+3分段培养。即中等职业教育学习3年,进入高等职业教育学习2年或3年。5年或6年学习期间,由对口试点的中高等职业院校统筹制定对口专业中高职理论知识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衔接贯通教学体系,系统化培养高级技能人才。该项目学生通过注册入学方式进入高职阶段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