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7年至1945年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结束了国共两党的十年分裂.出现了两党团结抗日的新局面.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主要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实施了正确的统一战线政策.然而.“七七”事变前后国民党政策的转变,应该说也是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九一八”事变、尤其是华北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不断扩大,日益严重地威胁到国民党的统治地位,致使民族资产阶级的反蒋抗日倾向发展起来,国民党内部要求抗日的势力也逐渐兴起.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制定和执行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正确路  相似文献   

2.
作为国民党内部主要派别的地方实力派 ,在国共两党由对立走向合作抗日的过程中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2008年11月13日和12月3日,河北保定农民李红旗相继将两张抗美援朝烈属证送到位于北京和天津的两名烈属手中。在为国捐躯半个多世纪后,两名烈士终得魂归故里。这是他找到的第二名和第三名烈属。从偶然淘得5张烈属证,到第一名烈属前年8月在河北香河浮出水面,李红旗在工作之余,花了十年时间寻找。因为李红旗的努力,抗美援朝烈士这个让人印象越来越模糊的英雄群体,穿越历史烟尘再次走进一些人的视野。李红旗,成了送烈士回家的人。  相似文献   

4.
●阶段特征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社会矛盾复杂,主要矛盾由国内阶级矛盾演变为中日民族矛盾;服从于主要矛盾的变化,国共两党关系由内战、对峙,转向合作抗日;中共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为中国革命探索出一条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中共在遭受两次重大挫折后,在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的同时,也克服了党内的右倾和“左”倾错误,从幼稚走向成熟;中国抗日民主运动不断发展,突出特点是抗日与反蒋相结合。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其目的是为了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国共两党为了对付中华民族共同的敌人,走上合作抗日道路;国共两党由于阶级属性的本质区别,合作中始终存在着矛盾与斗争;中共始终把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斗争放在首要地位,在抗战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国民党在抗战中,政治态度和政策上具有两面性特点;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战略配合作用,对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在抗战中.全国存在着三个政权:一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另一是以共产党人为代表的——陕甘宁边区及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第三就是日本侵略者在其占领区扶植的伪傀儡政权.在这三个政权中,伪政权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工具,是中华民族的败类,所以亦不被国内外所承认.这样,国共合作抗日,两个政权并存,就构成了抗战时期最突出的基本特征,也对抗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国共两党由十年内战到携手抗日,一方面是民族危机一步步加深的结果;另一方面是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主动倡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对国民党作出重大让步之后才实现的.国共两党是拥有军队和政权的大党,为了共同抗日救国,两党必须在抗日的前提下,承认两种政治制度的合法并存.在这个问题上,我党采取了主动、灵活、务实的态度.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1935年我党将“工农共和国”的口号改为“人民共和国”的口号,政权的组成由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扩大到资产阶级和一切同意民族民主革命分子.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蒋介石许诺改组政府、停止内战、联合红军抗日等条件之后,1937年2月,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三中全会,提出五项国策和四项保证.表达了在国民党推行五项国策的前提下,共产党可以通过互谅互让,承认国民党及国民政府在全国  相似文献   

6.
国民党民主派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安事变成为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合作抗日时局转换的关键,它促成了国民党改变政策,停止内战,容纳各党各派一致抗日。在西安事变的解决过程中,以宋庆龄、冯玉祥、李济深为代表的国民党民主派,捐弃前嫌,积极要求和平解决。他们联络各方,稳定了局面。同时,国民党民主派还反对主战派武力讨伐西安,支持宋美龄等飞赴西安,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正>一九三七年到一九四五年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为维护民族生存,争取国家独立而进行的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场民族解放战争中,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各界、各民族、各民主党派和抗日团体及海外侨胞都卷入了抗日的滚滚洪流.尤其是国共两党的合作,为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在整个八年抗战中,中国方面一直存在着两个战场,即以国民党为基干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为基干的敌后解放区战场.如何评价这两个战场的相互关系,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抗日战争的过程,加深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认识,而且对实现海峡两岸的统一和一国两制的设想更具有借鉴作用.下面,本文试对抗战中的国民党战场和解放区战场的相互关系作一粗浅的探纣.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革命自一九二四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就抗日战争整个过程来看,自始至终贯穿着国共两党的合作、斗争、对抗、分裂等一系列矛盾,本文试就抗日战争的两个战场及其相互关系作一些初步探讨。 <一> 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的形成,是由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特点和多方面历史条件决定的。自从日本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国大地,中国共产党就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不懈的做出努力。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国民党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当局由其中央通讯社正式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  相似文献   

9.
江桥抗战前中国共产党已经在齐齐哈尔地区成立了组织,江桥战役中,共产党组织、宣传反对日本入侵,拥护马占山抗战到底,对江桥抗战起着鼓舞和推动作用.江桥抗战,是中国共产党号召民族抗日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初步尝试,开创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先例,为以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奠定了基础.江桥抗战的伟大战绩与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组织群众等基础工作是分不开的,中国共产党在江桥抗战中的历史作用不可磨灭.  相似文献   

10.
抗战初期,河北省大城市及交通要道附近地区成为沦陷区。当时,国民党员以个人身份与中共进行广泛的抗日合作。随着抗战深入以及各地国民党组织的恢复,国共两党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磨擦。考其磨擦产生的原因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双方还存在着对敌后政权和民众团体领导权的争夺等矛盾。这些原因所起的负面作用,最终导致国共两党基层关系彻底走向对抗。  相似文献   

11.
蒋介石的"持久消耗战略"和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是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各自贯彻的对日战略方针.从而导致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旗开得胜,发展壮大,而国民党的军队则丧师失地,节节败退.  相似文献   

12.
抗战八年中,国共两党都在敌后领导开展了抗日游击战,以抗击日军的侵略。两党在开展游击战的决策时间上存在先后差异,中国共产党于1937年8月洛川会议上正式确立开展抗日游击战的方针,国民党则在1937年冬据白崇禧提议而作出开展敌后游击战的决策。由于双方决策时间不同,影响了两党对游击战的实施和时机的把握,从而使得两党敌后抗日游击战的发展及结局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国共两党对敌后抗战的重视程度,抗战路线的制定以及抗日态度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并结合大量历史史料,论证剖析了国民党敌后游击战之所以失败,共产党敌后游击战之所以成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由“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是中共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略过程中的一个重大变化。中共制定“逼蒋抗日”方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建立了新的根据地。二是中日民族矛盾经,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要求迅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三是日本加紧对华北进攻,危害英美在华利益,英美开始反击日本。四是国民党蒋介石为了维护自身和英美在华利益,对日政策逐渐改变。五是国民党军政大员和地方实力派中,有些人开始转移到抗日上来。六是国共两党代表有联系和接触。  相似文献   

15.
<正>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必然结果。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抵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对中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起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抗战之初日本侵略者的疯狂推进,不可避免地使一部分国民党正规军留驻敌后,他们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的启发和影响,为求生存与发展,在敌后先后开辟了豫东、山西、浙西、鲁中、海南等游击区,创建了一些根据地。国民党创建这些游击区、根据地的目的虽然比较复杂,且具有两重性,但在中日矛盾始终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主要矛盾的前提下,国共两党携手合作抗战乃是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和主流,敌后国共两党自成体系、各自为战的游击战,整体上看合作与斗争相互交织,但我们应该首先肯定的还是合作的成份。当然,阶段不同,又有变化。  相似文献   

16.
抗战初期,国共两党都派出部队转入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但由于两党性质的不同决定其所开展的敌后游击战争存在巨大差异,并最终导致其敌后武装力量出现彼消此长的结果.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两党对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意识反映不同,出现国民党初期抗战的无序失控和共产党的循序不紊;两党开辟敌后战场的战略目的不同,这影响到两党抗战态度和国共关系;两党在游击战术原则的应用上存在极大差距,共产党灵活多变,国民党则滑向了阵地战;两党对其根据地政权、经济、民众工作等各项建设重视程度不同,成效也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国共两党曾有过两次合作。尽管由于帝国主义的干涉,国民党内的反动势力的破坏,也有两次破裂,但无论哪一次合作对社会的发展,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都起了积极作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捐弃前嫌,审时度势,从提出“抗日反蒋”到“联蒋抗日”,转变策略,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建立了广  相似文献   

18.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国民党改组,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成立。笔者以为,这种独特的合作形式,是当时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根据自己在印度尼西亚的工作经验提出并促成的。本文从马林的印尼经验内容、产生过程及将其应用于中国的背景等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下一代》2005,(9)
在为新中国的建立而奋斗的历程中,无数革命先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1951年1月15日,毛泽东亲笔签名,颁发了新中国第一号烈属证。这位烈士是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上的特别党员,他的革命经历以及姓名,至今鲜为人知。让我们先从他的学生时代说起……  相似文献   

20.
<正>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具体日期,是随着中共中央战略决策逐步确定的。在国共两党军事格局变化中,中共中央不断对基本上打倒国民党政权的含义和时间作了阐述,指出了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