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业4.0”的浪潮在给德国经济发展带来无限机遇的同时,也给德国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德国提出了职业教育4.0计划,开启了职业教育的系统变革:围绕劳动者数字能力培养,调整职业教育培训内容;建设数字化教育设施,实现传统教育模式数字化改造;分类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构建终身职业教育体系。工业4.0时代,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也应立足于行业发展和人才需求,实施面向工业4.0的数字化人才培养创新项目,加快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和教师信息素养,构建终身职业教育体系和普职等值性资格体系。  相似文献   

2.
发达国家资历框架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具体表现在架起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制度与企业聘用制度之间的桥梁,畅通了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上升通道;进一步完善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有力地推动了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和产教融合。总结发达国家资历框架建设的先进经验,可归纳为:基于学习成果导向构建资历框架标准体系、彰显证书整合功能、吸引多元利益相关者参与、注重职业资格与学历资格等值沟通。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建设经验,建立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综合性资格框架标准体系,推进多元主体参与的国家资格框架组织建设,完善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认证制度,构建普职等值机制。  相似文献   

3.
"中国制造2025"为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和挑战,要求职业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调整人才培养规格、提升办学层次、扩大高端技能型人才供给规模、构建融通开放的职业教育体系。在此背景下,必须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的转型与升级,为我国制造业强国战略作支撑。应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升级,以适应"中国制造2025"发展要求;大力实施现代学徒制,弘扬和培育"中国制造2025"所需的工匠精神;以"中国制造2025"为导向,助推职业教育走向开放化;对接"中国制造2025",打造校企合作"升级版"。  相似文献   

4.
《职教论坛》2015,(34):6-6
一、"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发展二、"互联网+"与职业教育体系创新三、经济新常态下的职业教育发展路径研究四、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与贯通培养模式的构建五、多元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六、国家资格框架的构建及相关制度研究七、依法治教与职业院校治理体系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我国正在探索推动《中国制造2025》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这一问题,此时非常有必要学习和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是如何应对工业4.0的有关经验。目前,德国在该问题上呈现以下几个动向。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方向——职业教育4.0。"没有教育4.0就没有工业4.0"、"不存在没有教育4.0的工业4.0",这是当前德国教育领域中出现的一种观点。由工业4.0所引发的以信息化、大数据和物联网等为特征的  相似文献   

6.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任何国家任何时代,经济的发展维持都离不开制造业。目前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积极调整对策来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三步走战略,为我国由制造大国跨入制造强国行列,提高产业竞争力,提升综合国力指明了方向。实施"中国制造2025",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支撑,职业教育作为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如何快速有力的对接"中国制造2025",服务中国制造发展,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仍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正>一、"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发展二、"互联网+"与职业教育体系创新三、经济新常态下的职业教育发展路径研究四、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与贯通培养模式的构建五、多元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六、国家资格框架的构建及相关制度研究七、依法治教与职业院校治理体系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迟俊在《教育与职业》2017年第11期中撰文,指出了德国职业教育与"工业4.0"契合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德国采取的举措,进而提出了德国职业教育与"工业4.0"契合对于我国职业教育契合"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启示。在德国将"工业4.0"确定为国家战略时,德国职业教育尚未完全做好准备,存在诸多问题,成为"工业4.0"发展的掣肘,主要表现在:1.职业教育生源总量下降,不仅入学学生总量下降,人才培养数  相似文献   

9.
基于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分析了制造类企业在转型升级中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岗位需求的变化;结合智能制造的特点及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现状,探讨高职机电专业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更多适应产业新要求的创新性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正>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刻不容缓。纵观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中国制造2025》规划明确指出,我国要"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无论是"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还是"中国制造2025",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跨界融合已成为必然趋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制造业正处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跃升有赖于一支优秀的产业大军,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因此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把握好发展机遇,建立职业教育体系以适应制造业升级的人才需求,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可选之路.  相似文献   

12.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其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尤其是企业与职业学校的高效衔接,将职业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融合,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当前德国"工业4.0"对接"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对德国职业教育的研究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共同性和前瞻性,尤其是针对德国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方面的研究,更有助于破解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瓶颈,促进我国职业教育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3.
面对由数字化、智能化以及大数据等新技术引发的挑战,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日益增加而出现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的困局之时,既要保证实体经济不因技能人才匮乏而使国家竞争力受损,又要拓展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途径和生涯发展的空间。德国推出"职业教育+",即由附加资格学习、职业进修教育和双元高等教育组成的三大措施,从职普两个方面予以积极应对,其所凸显的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在制度建设上的同形性,可用新制度主义组织理论加以诠释。结合我国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制度建设中由分离的话语到同形的建构,提出"教育+"的概念和格局,以促进普职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并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中国制造2025"开启高端智能化制造时代,全面提升我国经济体的供给侧要素,尤其对技能型人力资本提出调整性需求,并落实到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层面。"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应世界新工业化进程而提出的产业振兴战略计划,指出高新科技的进步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升级两方面的变革诉求。文章以温特制生产组织方式的分析为切入口,探究"中国制造2025"对技能人才的职业流动要求及其职业能力需求取向。"中国制造2025"使技能人才的职业发生变化,依据产业升级调整和产业链价值创造取向,"信息产业+制造产业+服务产业"对技能人才的专业与职业的重构——制造业技能人才面临升级与分流两方面职业流动,温特制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对传统制造业技能人才提出两方面的职业能力需求:一是契合生产设备智能化升级的职业能力,二是应对产业融合与职业衍生的职业能力,据此,构建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技能人才职业能力框架。  相似文献   

15.
<正>一、"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发展二、"互联网+"与职业教育体系创新三、经济新常态下的职业教育发展路径研究四、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与贯通培养模式的构建五、多元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六、国家资格框架的构建及相关制度研究七、依法治教与职业院校治理体系研究八、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质量监测与评估研究九、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教育改革十、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以及经费投入效益研究十一、职业教育与新型城镇化统筹发展研究十二、职业教育与农业现代化相关问题研究十三、促进职业教育公平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制造2025宏伟目标的不断推进,对装备制造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政、校、企三方形成基于高质量人才培养这一共同目标的有效合力的能力较弱,导致尽管投入不断增加,人才培养却陷入了质量裹足不前、适配性差的"内卷化"困境.通过政府简政放权、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推进校企深度融合的工教结合与1+X证书制度、构建依托区域装备制造业的教师专业能力评价认证体系来破解人才培养"内卷化"的困局,实现装备制造类技术技能型人才质量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7.
当今社会已进入"工业和智能化时代",即工业4.0时代,这是德国最先提出,随后得到全世界的响应。如台湾地区的"生产力4.0"、美国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日本的"科技工业联盟"、英国的"工业2050战略"和中国的"智能制造2025"等。其目的是迎接新一轮科技和产业规模的到来,着眼于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支持的智能化生产。在此大环境下,作为高等院校的艺术学和美术学教育,如何借此契机,利用传统资源构建一个成熟、完善适应社会大发展,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的教学体系,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指导,以工程实践教育为内涵,结合"中国制造2025"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和现代化制造业对于人才的渴求,以培养具备自动化、信息化两化融合的自动化专业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构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开展"先进智慧工厂实训平台"创新实验室建设,加强学生对于"中国制造2025"现代化制造业的认知,培养学生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工程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赵文平 《职教通讯》2017,(34):80-80
当前,我国正在探索推动《中国制造2025》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这一问题,此时,非常有必要学习和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是如何迎接和应对"工业4.0"的有关经验。德国就业研究中心(IAB)的研究报告从生产的角度揭示了"工业4.0"的特征:(1)实时性生产。(2)分散式生产。  相似文献   

20.
结合对多家德国知名企业的实地调研,与德国知名职业院校的面对面交流以及对杜塞尔多夫手工业协会和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的探访活动,阐明德国"工业4.0"的产生背景、含义,总结和分析德国先进企业"工业4.0"的推进情况,概述德国双元制教育和职业教育4.0的发展状况,阐述其对中国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