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说<当代英雄>是19世纪俄国作家莱蒙托夫的代表作,它不仅在内容、题材上有所创新突破--塑造了"多余人"毕巧林的人物形象,而且在叙事手法上也有别于其他传统小说.从小说的叙述逻辑层面看,小说的叙事时序呈现多元化跳跃性,叙事视角也出现了多重转化.这使<当代英雄>具有现代性的叙述艺术高度.  相似文献   

2.
中国小说表现在形式上的创新,应该说,自清末新型白话短篇小说开始。具体表现为:题材的横截面取代了传统的纵截法,倒叙方法的输入本土,打破了传统小说一叙到底的叙述模式,而追求一种“惊赞”的审美效果;第一人称叙事视角的运用,加强了小说表现的真实感和亲切感;运用新式标点,使小说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度。在继往开来的历史长河中,清末新型短篇小说在艺术上影响了五四一代作家,为五四作家跨入现代小说的大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石家庄学院学报》2022,(1):129-134
孙犁的小说创作重视叙述的历史真实性,着眼于心灵、人性的探索,具有强烈的历史意识。他在抗战小说的创作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文体",这在主流叙事里显得另类,"我"是造就这种文体的"神",抒情性是其文体表征。"芸斋小说"是孙犁写"我"之思的极致,他以个人视角对文革期间的种种世相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形成了"文革十年"表现上的个人话语方式。孙犁的小说从古代白话小说传统中借鉴了创作方法和叙事方式,在民间文化的潜移默化中,其部分小说与"寒窑"母题形成了互文关系,晚年又从史传文学传统中吸收了更多的养分,借鉴了列传、志异的写法以及《史记》《聊斋志异》的形式因素,拓展了小说艺术的表现空间。  相似文献   

4.
王朔"新京味小说"的叙述方式彻底摆脱了以往"京味"小说的建构程式和审美规范,建构出一种迥异于旧"京味小说"的叙述模式.这一点在其小说文本对叙述者的设置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其小说大量设置的第一人称叙事者"我"是一种"另类"形象,从根本上颠覆和否定了传统的正面价值.同时,其小说叙事具有强烈的"倾诉性"特征,叙述者"我"本身反映出作家强烈的反讽倾向.这些叙事特征都从某些侧面拆解了王朔小说文本的深度.  相似文献   

5.
"文革"是中国二十世纪后半叶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文化事件,在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格局中,以"文革"作为题材和叙事对象的小说是创作数量最多和涉及作家最众的一种小说类型。从文学史与思想史的角度看,这一文学现象并不能简单视为一般类型的题材小说,而是具有历史反思、社会群体记忆的建构、民族创伤情感的弥合等多重意味的文学命题。本文梳理了近三十年来理论界和批评界对文革题材小说及其叙事的研究,分析了这一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研究不足,同时指出了学术研究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6.
作为文学翼军中刚崛起的新锐女作家,常聪慧在她近年来的小说创作中,以探索性的笔触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题材选择上,她带着一种全方位关注社会的视角进行着多样化书写;而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常聪慧也时刻带着一种不断探索的思维,她的小说中既有传统女性文学作品中的细腻和唯美,又通过尝试和探索梦境描写、死亡叙述、魔幻手法等多种表现方法,使她的小说呈现出一种兼具传统和现代的风格。对她小说中的这种多样化表现手法的使用及其表现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晚清政治小说和谴责小说存在着诸多差异。在叙事题材上,表现为政治小说和谴责小说不同的书写方式;在叙述体式上,表现为文本叙述中作者意识与叙述者意识的不同关系处理;此外,两类知识分子的不同价值立场和身份认同导致了两种不同的启蒙姿态和书写方式。  相似文献   

8.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优秀的小说之一,它曾使作者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在他的小说创作中,塑造了一系列"硬汉形象",而<老人与海>则把硬汉精神升华到寓言的高度,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者围绕"人,永不言败"的主题,在"老人形象"塑造上运用了肖像描写、正面叙述、环境烘托、心理描写、对话或独白、矛盾冲突等多彩多姿的艺术手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9.
冯内古特对小说世界的解构与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内古特认为,传统小说遵循因果假设和僵化的时间与内容概念的表现手法,不适用于表现德累斯顿毁灭这样一个非逻辑性的题材。他需要一种既给读者提供可以理解的叙述,又不显得是以理性解释事件的小说形式。他尤其需要一种将持续时间视为第四维的小说形式。冯内古特在小说《五号屠场》的创作中,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创新,解构了传统小说线性叙事模式,同时提出了一种非线性叙事模式,使历史与想像结合,现实与幻想结合、历时与共时结合,使作者成为小说文本的解释者,从而重建了一个后现代主义小说世界。  相似文献   

10.
王朔,一位在中国当代文化变迁的历史语境下,始终彰显其文化姿态的"文化商人"。20世纪80—90年代,文革的结束以及社会结构的大调整,王朔连同笔下的"干部子弟"一同沦为文化边缘的"末路人"。论文主要从三方面进行诠释。首先是王朔对于事件偶然性的倾力表现和人物无归宿感的着力渲染,小说的故事的发展偏向于一种宿命性,最终归于虚无。其次是深入考察王朔这个反文化、反传统"写字"作家笔下隐藏着的"才子佳人"原型。最后是王朔对于传统叙事模式中的伦理道德进行价值批判,使小说具有了反叛的意味,然而他笔下的传统爱情成为"文化边缘人"们最后的精神皈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