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及呈现形式、"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要求、"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思考等三个方面,对"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2.
<正>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又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是在分析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概念的基础上,探讨初中语文开展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概念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它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通常用统计图表、图画、目录、说明书、广告等形式,来呈现信息的文本。非连续  相似文献   

3.
2011年版课标中首次提出"非连续性文本"这个概念。时至今日,对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老师们有哪些思考,并在实践中做了哪些积极的尝试呢?如何让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走进课堂?如何通过有效指导,提升学生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如何让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上出"语文味"?欢迎参加讨论,篇幅1500字左右。投稿信箱:yangyali510@126.com截稿日期:2013年11月15日  相似文献   

4.
【教学思路】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首次提出了"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并在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第一次将"非连续性文本"纳入语文教学,这也是新课标首次为"非连续性文本"正名。非连续性文本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重要意义,体现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的价值取向;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能够弥补语文教材的缺陷。本文在明确其概念、教学意义的基础上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旨在提出可行性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非连续性文本"是语文课程标准于2011年提出的阅读内容与目标,对语文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非连续性文本概念的出处、类型、阅读目的、课程资源及阅读教学策略几个方面进行考察,论述非连续性文本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得出"生活化"是此类文本阅读与教学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第三学段的阅读目标与内容中出现了一个新概念——"非连续性文本"。何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这类阅读有什么特点,如何叩开这扇阅读的大门,这种种疑惑必定会给阅读教学带来新的思考,新的挑战。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PISA"国际阅读素养测评的概念和联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根据  相似文献   

8.
吴亚静 《海南教育》2013,(11):42-4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了"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根据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的要求。对此,笔者对非连续性文本以及阅读教学实践进行一个相对更为深入的理解。一、非连续性文本及其基本阅读思路的基本含义根据国内对语文教育有一定研究的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般认为本次课程标准提出的非连续性文本概念,源自于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即著名的PISA)的学生素养测评。根据周永俐先生在《浅谈倡导生活化阅  相似文献   

9.
非连续性文本作为一个新亮点进入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引起了不少的关注。通过对非连续性文本的来源、概念、特点的阐述,谈谈如何进行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并结合PISA阅读测试中的非连续性文本样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非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这一表述源自国际PISA阅读素养测试项目。据目前查阅到的资料,国内对这一概念的解释是以“连续性文本”概念的解释作为参照基础,通过列举非连续性文本的类别形式,  相似文献   

11.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一种新型的文本形式,也是阅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已成为2011年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教学中加强"非连续文本"阅读有利于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扩大其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够为学生的工作和未来提供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的教育对这一阅读类型有着一定的重视,在教学中语文教师也对其教学策略进行着积极的探索,但由于我国对这一文本阅读研究仍处于积极探索的阶段,非连续性文本的课程资源仍存在着较大的缺失,导致其教学策略仍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之处,没有针对性,无法充分的实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价值。本文就以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为切入点,重点探究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其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要教给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方法和解题技巧。本文介绍了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种类,常见题型,重点论述了教学策略、解题方法,以及各学科非连续性文本资源的整合。  相似文献   

13.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目标和内容中提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到第四学段则要求:"阅读有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自此,"非连续性文本"第一次进入了广大语文教师的视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非连续性文本"不是以前没有,而是没有独立为体系,没有引起重视而已。厘清原有教学中存在的缺失,明确接下去该怎样办是"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关键。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缺失"非连续性文本"在现代社会运用广泛,生活中随处可见,其实用性特征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问世,在连续性文本的基础之上又增添了许多非连续性文本。如何利用好这些非连续性文本资源并且有针对性地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我们当今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非连续性文本的含义及特点(一)非连续性文本含义在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要求。其中指出"第三学段(5—6年级)要能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从非连续性文本中找出有意义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对训练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此后这一教学理念进入初中语文教学。研究摸索初中开展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高效教学策略,应当注重教学文本的选用,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学段的"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增加了这样一项目标:"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而目前我们使用的教材大部分是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资源稀少。如何挖掘教材资源,在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过程中渗透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任务,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些尝试,对提高学生非连续性文本的解读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非连续性文本及其特质《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语文第三学段的"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增加了一个新亮点,即"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什么是非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它基本  相似文献   

18.
"非连续性文本"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热点。基于现实情况和教材"非连续性文本"的统计情况,在小学课堂中灵活运用"非连续性文本"进行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非连续性文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日益受到重视,这一方面得益于非连续性文本对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帮助,另一方面也与非连续性文本的产生背景有关。非连续性文本真正被重视主要缘于以"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为代表的素养测评。中国学生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中总体水平领先,但中国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水平测试成绩远低于国外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语文教育研究者开始关注非连续性文本,但是,关注的重点在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教学层面上,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命题策略研究相对不够,而笔  相似文献   

20.
正"非连续性文本"是一个近年出现的新名词,它源自国际PISA阅读素养测试项目。新的名词背后有新的理念和新的价值取向,正确把握其价值取向是开展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前提。一、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材料:源自生活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