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战后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学校公民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教育在战后日本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随现代化的进展而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在战后改革时期,公民教育的重点放在民主主义价值上,其目标是培养“有为的民主社会人”;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公民教育的重点放在民族主义价值上,以培养“国家公民”为目标,强调国家意识和为国效力的精神;在成熟化社会时期,公民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培养驰骋于世界的具有主体性的日本人。尽管战后日本公民教育与其现代化建设基本适应,但是改善的余地仍然很大。  相似文献   

3.
4.
公民教育在我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中职教育的性质是就业准备教育,是岗前的系统培训。中职学校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障,是教育为学生就业服务,最终培养合格的毕业生、未来的职业人的关键。在中职学校开展公民教育,需要结合中职生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渗透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5.
英国学校长期以来公民课程的缺失,并不意味着英国学校不存在公民教育,也不能得出英国大众普遍缺乏公民意识的结论。英国社会和学校的总体教育在几个层面上提供了某种形式的公民教育:英国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在宏观层面上对学校的公民教育产生了影响;英国学校教育的整体生活在中观层面上起到了公民教育的作用;英国学校的多门学科在微观层面上具有公民教育的因素。英国学校的公民教育是在传统与变革之间的相互融合中协调渐进的。  相似文献   

6.
学校公民教育的主体是包括学生、教师以及行政服务人员在内的学校共同体,即"学校公民",此三者共同构成了公民教育的实施主体、目标主体以及服务主体。学校公民的主体特性是主体性与公共性的有机结合,从而促进学校公民与学校自身的共同发展。学校要在明确公民教育主体以及学校公民主体特性的基础上,从理念、制度以及物质三个层面入手,促进学校公民教育的主体养成。  相似文献   

7.
国际化语境中公民教育的愿景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化语境是理解公民教育的新视角。文章在探讨国际化语境涵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国际化语境中公民教育的愿景,指出国际化语境中的公民教育是一种多元身份、共同伦理、多元文化和造就世界公民的教育,进而透视了国际化语境中公民教育实施的各种策略。  相似文献   

8.
促使学习者公民性的成长与成熟是学校公民教育的职责与使命.公民观的历史形态有德性至上论、民众身份论与自我建构论,三者对公民性的基本理解迥异.公民性是潜藏在人的“公民”称谓背后的一般元素与根本特性,德性、群性与智性是它的基本构成.“三维”学校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人性塑造、群性养成与共同体生活智慧培养,做人教育、规则教育与做事教育构成了这一公民教育形态的三个立足点.  相似文献   

9.
共生时代学校公民意识教育内容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人类的生存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与人之间、地区之间、国家之间一种生死与共的生存结构正在逐步形成。在共生时代,公民意识教育需要培养公民的公德意识,责权意识,民族、国家和全球意识,民主、自由和平等意识等。  相似文献   

10.
随着21世纪的发展,对公民教育的需求也在增长。2002年,公民资格作为法定课程引入中学教育,这引起了教育研究者扩展年轻人公民教育途径的兴趣。本文就公民教育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以便考察技术在公民资格课程中的地位,以及技术在正规、非正规情境下,在公民资格学与教中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时代的日本学校教育改革--危机与改革的构想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佐藤学  田辉 《教育研究》2006,27(1):49-53
全球化引发了产业社会向后产业社会的转型,以产业社会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日本现代学校教育体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官僚主义统治和新自由主义政策把持下的日本教育改革,以一种新的竞争态势使教育的公共性与民主性陷入危机。日本的教育改革不是仅仅依靠新自由主义与新保守主义的政策来推进,更多地是依靠社会民主主义的政策,将学校改革作为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而不断发展。因此,日本的教育改革要批判地吸收新保守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主张,提倡以“民主主义”与“公共性”原理为基础,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改革理念,并通过建立学校之间的联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关系而有效地组织并支持改革。  相似文献   

12.
本就新时期学校道德教育问题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变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考察俄罗斯不同历史时期学校公民教育特质与内容的演变,对十月革命前、苏联时期及当代俄罗斯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内涵与特点进行了比较性分析,着重评述了当今俄罗斯中小学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教学经验,针对新时代条件下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做出了客观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借鉴作用,目的是进一步促进新时代条件下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改进,提升小学体育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5.
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美国的公民教育深深扎根于美国的宪政思想。培养“宪政式民主国家有能力并负责任的社会、政治参与者”是其始终坚持的目标和归宿。宽容与多元文化的融合是其公民教育的价值基础,自由、民主与责任是其基本且核心的价值取向;公民教育的实施则表现出了网络化、系统化、批判性和实践性的实用主叉特征,二者有机结合增进了公民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公民教育与小学社会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个体的社会化基本是自发完成的。直到学校教育出现,社会化过程的部分任务才由学校这种专门的社会组织承担。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学校教育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从对象、任务、标准等各个方面,始终在变化,到了现代社会,促进每一个受教育的社会化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其基础与核心就是进行公民教育。今天,我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迫切需要学校通过公民教育,使学生具有公民意识、公民态度、公民行为能力等一系列重要的公民素质。进行专门的公民教育的社会课,将小学作为基础和开端,不仅理论上可行,在实践上也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并且将为学生在今后接受更多以原理、制度为内容的公民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劳动技术教育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以及提高教学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在课程内容、教师专业素养、家庭观念以及社会重视程度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为确保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应当丰富课程内容、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增强家长重视程度以及加强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合力。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青年学生是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的主要力量,处在社会转型期的高职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有针对性地去解决,注重实效性.只有采用先进的德育方法和手段,才能把青年大学生培养成建设社会主义的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19.
论新时期学校德育方法的变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的德育方法表现出诸多弊端,使得当今学校德育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德育实效性低下,因而变革德育方法尤为重要。借鉴伦理学、经济学、心理学、进化论乃至物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来丰富和改造传统的德育方法理论。从而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新方法,如利益调节法、登门槛技术法、冲突引导法、情感激励法、自发对称破缺法和无意识教育法等。变革德育方法的突破口在于:变训斥式教育为疏导式教育,变封闭式教育为开放式教育。变包办式教育为自治式教育,变单一式教育为综合式教育,变保守式教育为创新式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