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录像观察和数理统计分析法,研究男子1 500m比赛的速度和节奏特征。研究认为,男子1 500m在速度和节奏上表现为快速起跑、过程中先低速再加速、结束前速度维持三个特点,运动员可根据不同的比赛目的采取不同的速度节奏模式。国内外选手的生理特征和代谢能力存在着明显不同,是造成我国男子1 500m水平难以提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场地自行车女子500m计时赛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场地自行车女子500m计时赛我国选手与世界优秀选手的情报资料和近年来一些重大比赛的实战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我国500m计时赛成绩水平与世界优秀选手的差距,为该项目的发展、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从弯道滑行姿势的角度,对我国女子速滑运动员王曼利在第十届全国冬季运动会500m比赛中所表现了的弯道滑跑技术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王曼利速滑500m的弯道滑跑技术特点和存在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4.
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孙文利,男,1978.2.9出生于山东,身高1·76m,近7年连续保持国内田径锦标赛比赛3 000 m障碍项目的冠军宝座,且1500米处于较高的水平。在2000年4月份至5月份期间的全国田径大奖赛上,孙文利连续取得南京站、上海站、温州站、石家庄站1 500 m的四站比赛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水平篮球比赛负荷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全面理解和把握目前国内高水平篮球队比赛负荷的特征和规律,进而有针对性地指导我国篮球运动训练,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2005-2006赛季CBA决赛以及2006年CBA球队夏训教学比赛的负荷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CBA联赛的比赛负荷表现出显著的间断性特征;CBA主力队员整场比赛移动距离在3 700~5 500 m之间,单位时间(每分钟)内的移动距离平均在117~135 m之间,而且不同位置的运动员存在显著性差异;内线队员活动范围要远远小于外线队员;运动员的下半场比赛中体能明显下降;CBA教学比赛的对抗性不强,负荷强度较低等。  相似文献   

6.
采用采用了录像解析、BIODEX力量测量、SRM场地自行车测试系统等研究方法,研究了江永华和姜翠华比赛和训练中的动作技术。为女子500 m计时赛获得取得历史性突破的银牌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科技保障。  相似文献   

7.
结合军事五项的训练与考核,对500m障碍跑、50m障碍游泳、男子8km和女子4km越野跑三个体能性项目进行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监控,以比较三个体能性项目的共性与个性,研究三个体能性项目的规律与特征,为训练比赛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及更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2005年中国足球超级联赛46场比赛的技术统计,对纯比赛时间、比赛停顿损耗时间、比赛停顿次数、比赛密度、运动员运动特征、运动距离等指标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中超联赛纯比赛时间是52min17s,比赛密度是58.09%。平均每场比赛停顿次数是128.20次,每分钟停顿次数1.42次,每次停顿损耗时间是17s7。运动员全场比赛运动距离为6571m,运动员在90min比赛中42.9%的时间在跑动,跑、走、站立三者时间比例为1:0.9:0.4。这些指标反映出的运动量和强度、间歇次数、间歇时间等的特点,对指导我国各职业足球队的训练实践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速滑比赛成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第九届、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全运会速度滑冰比赛各项目运动成绩的统计比较分析。探究了我国速度滑冰在全运会上各个项目运动成绩的发展规律,结果表明:我国速度滑冰运动的整体运动成绩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女子500 m是我国的绝对优势项目,男子500 m和女子1 000 m是次优势项目,其他项目为弱势项目,整体差距很大,而且有差距越来越大的发展趋势。据此提出了转变战略部署和训练观念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竞技体育运动成绩和能力的逐步提高对训练的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对运动员的动作重现仿真是重要研究方法和手段;而3DVR(三维虚拟现实)技术以其较强的交互性、实时性和沉浸感受到了科研人员的青睐,成为科技服务流程中数据重建和演示环节的重要手段.短道速滑一直是我国传统优势项目,在短道速滑500 m比赛中,起跑阶段占据有利位置对比赛的整个进程有重要影响,如果能够抢先进入弯道,就可以为后续的滑跑阶段奠定良好的基础.2015年国际滑联修改短道速滑起跑规则后,起跑技术向多元化发展.本文用三维录像解析法对2016/17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上海站500 m比赛中武大靖改用侧向式起跑动作和一直使用侧向式起跑动作的加拿大名将查尔斯·哈梅林的技术进行解析,获得运动学数据调入虚拟现实系统进行三维重建演示,从而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武大靖在本次比赛中起跑效果稍好于查尔斯,说明武大靖对新技术的学习及掌握能力较强,建议其训练过程中应注重起跑反应能力的练习,增大起跑技术动作的稳定性,同时应加强右侧下肢的力量性练习.  相似文献   

11.
对2006年首届、2009年第三届、2011年第四届中国大学生龙舟锦标赛男子直道500m前3名运动队途中划桨三次现场双机同步二维平面拍摄,运用SIMImotion7.50生物力学解析系统解析,拟揭示途中划桨技术的运动学特征。结果表明:抓水阶段是动力阶段,该阶段桨的入水角度小,抓水猛、稳、准,桨面与舟前进法线的夹角减小;拉水阶段的动作特点是拉桨快而深,划距增大,该阶段需要调整合理浆频和划距;提桨要巧,动作要快,幅度要小;外摆阶段空中划摆快,举桨、撑桨幅度增大;举插阶段桨摆动角速度变小,舟速从最小舟速开始增加;整个途中划姿不变,桨频为中桨频;人体在垂直方向的变化很小,主要为水平方向上近匀速的运动,平均速度为6.02m/s,T抓水:T拉水:Tl提浆:T外摆:T举插=5:6:4:6:4,节奏分明,周期0.71s。旨在为龙舟划桨技术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跆拳道比赛时间结构与能量代谢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通过研究和掌握跆拳道比赛时间结构和能量代谢特点,为科学指导跆拳道训练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同时对提高运动成绩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研究结果显示:跆拳道比赛时间结构特征明显,表现为整场比赛攻防次数多,时间非常短;攻防间步伐调整频繁,每次在6.9~7.19 s之间;这种持续爆发性肌肉用力的项目特点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高能磷酸原供能与较强的糖酵解供能能力;赛中的BLA和HR较高,表明糖酵解供能在跆拳道比赛中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按摩、恢复骑行和休息三种消除疲劳方法对男子场地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专项力量耐力训练成绩的影响。方法:研究采用交叉实验设计法,在连续三周的场地专项训练课组间20 min间歇时间内将10名男子运动员随机分为三组分别进行按摩放松、恢复骑行和完全休息的消除疲劳干预。场地专项力量耐力训练内容为行进间(以20 km/h初速度出发)500 m×4组(传动比50×13)。按摩放松为双侧下肢骨骼肌快速、兴奋按摩,主动恢复骑行为使用公路自行车进行小负荷高频率放松骑行,完全休息则为每组训练结束后安静休息,不采用任何干预措施。分别记录运动员四组行进500 m总成绩及三个166 m分段成绩。结果:1)运动员在完成第三组500 m骑行时,与第二组相比仅按摩组的成绩明显提高(P<0.01);按摩组完成第二三组500 m的后两个166 m分段成绩较另两组要好。2)恢复骑行组完成第四组500 m的总成绩仅下降了0.88%;且完成第四组三个166 m分段成绩仍能维持较好的水平。结论:按摩放松对于保证运动员完成场地专项力量耐力训练强度具有一定作用,而积极的恢复骑行在预防疲劳积累方面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卷法,就中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喜爱程度进行调查,以更好的实施新课程标准,并将调查结果作强中差趋势分析。结果显示:女生喜爱的项目为:体育游戏、观看比赛、羽毛球;男生喜爱的项目为:观看比赛、体育游戏、足球、体育赛事。  相似文献   

15.
聚焦于具有丰富参赛经验和重要社群影响力的资深跑者群体,通过运动依恋、地方依恋、赛事质量感知和社群依恋等多个潜变量构建了城市马拉松赛事重复参赛意愿的影响路径分析模型。模型丰富和拓展了赛事与跑者心理依恋的研究维度和内容体系,研究结果为提升城市马拉松持续吸引力和竞争力提供了新的洞见:①运动依恋、赛事服务质量感知和赛事依恋是重复参赛意愿的直接驱动因素;②城市地方依恋对赛事依恋有着较强的正向影响,并以赛事依恋为间接路径影响重复参赛意愿,形成了部分中介效应;③资深跑者的社群依恋对跑者的重复参赛意愿具有完全中介效应。最后,从赛事供给、社群建设、特色展示和情感连接等方面为提升跑者重复参赛意愿提出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近年中外男排在比赛中后排进攻情况进行统计,就其发展趋势、效果和作用作了研究分析,针对男子后排进攻在重大比赛中运用的情况,对它在比赛中的地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当今男子排球比赛中的后排进攻运用非常广泛,并且成功率也很高,这也说明后排进攻将在今后的比赛中成为不可缺少的一种进攻手段。  相似文献   

17.
摔擒技术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技艺,不仅斗技、斗力,还斗智,不仅有强健的体魄,娴熟的技术,而且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安全意识,武警官兵都应具备这四个方面的素质。为此有必要研究和总结摔擒技术的科学组训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国际马拉松改革开放后开始市场化运作,现在各赛事等级、规模及参赛人数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影响力和办赛的整体效益并没有完全被开发,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国际马拉松的赛事发展.鉴于此,本研究从马拉松赛事的项目属性切入,依托项目管理理论、赛事项目管理理论,旨在为提升我国国际马拉松的办赛水平,规避风险,及赛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篮球比赛中攻防双方一直进行和体现着技战术行动的反射控制,它是比赛的主线与灵魂。本文对一些技战术例子进行剖析,解释战术行动的反射控制怎样在攻防中体现与运用的,并阐述它的重要性以及应用技战术行动的反射控制时应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