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司法程序性违法是当代中国司法改革中一个无法绕行的课题。所谓司法程序性违法,是指在审判过程中法院或法官就程序性事项所作出的不符合诉讼法律规范和诉讼法律精神的各种行为的总称,它具有法定型、裁量型和法外型三种表现形式。司法程序性违法不仅与"公正与效率"的司法改革主题背道而驰,损及了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更背离了司法人权理念。究其原因,无视程序的传统司法文化是其文化根源,司法观念的错位是其思想根源,有效制裁机制的缺失是其制度根源,因袭已久的司法操作模式是其现实根源。因此,应当建立司法程序性裁判机制来防治司法程序性违法,并以此为推进司法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以2010年至2020年的28个暴力侵害儿童事件为研究对象,采用Nvivo12软件进行编码分类,通过解构案例的内容与"文字符号",发现在我国暴力侵害儿童事件强制报告制度的实施中,人们首选向警方报案;报告主体包括直系亲属(主要是父母)、警察、陌生人、邻居、教师及医生等;人们对于非监护人暴力侵害儿童行为的容忍度较低,而对家庭暴力的容忍度较高。制度规范不健全、社会文化认知落后以及资源支持不足等是我国暴力侵害儿童事件强制报告制度贯彻和落实面临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3.
龚卫平 《时代教育》2007,(7Z):158-158
警察出庭作证作为现代庭审制度的要求,在西方早已成为天经地义之事,而在我国依然在立法上或司法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作者就我国警察出庭作证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在我国实行警察出庭作证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司法违法行为受害人在获得国家赔偿时存在着申请难、决定难、执行难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现行司法赔偿程序正当性的缺失则构成了不容置疑的制度性障碍。现行《国家赔偿法》对司法赔偿程序的设计是一种非诉讼决定程序,就其属性而言应为行政程序。为此,以二元交叉型审理制度为核心来建立司法赔偿诉讼程序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具体表征为由行政法院审理普通法院违法司法行为导致的司法赔偿案件;而由普通法院审理行政法院、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和监狱管理机关的违法司法行为导致的司法赔偿案件。  相似文献   

5.
《宜宾学院学报》2017,(10):68-74
新《行政诉讼法》在制度层面缺乏对"程序轻微违法"的含义,与"违反法定程序"之间的界限等规定,使得司法实践存在重实体轻程序、裁判标准不一和同案不同判的现象。"程序轻微违法"是一个"度"的问题,很难形成"一般标准"。故应当从内涵上对"违反行政程序"重新进行认知和分层,在司法审查中分步骤结合设立该程序的目的、程序违法是否影响相对人权利义务和实体结果等标准来认定"程序轻微违法"。  相似文献   

6.
《班主任》2009,(10):42-42
1.合法性原则。有些班主任一听学生丢钱了,马上就把嫌疑人叫来,勒令其交代行窃经过。一旦遇到抵抗,更是抓住不放,进行“审讯”。更有甚者,把嫌疑人交给学校保安施以暴力。这些都是违法的。学校是教育机构,不是司法刑侦机构(即使法律机关也禁止刑罚逼供),单位性质不同,处理问题的权限也不同。作为教育工作者,即使学生偷盗的事实铁证如山,也只能通过教育手段来解决。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司法公信力建设是当前和今后司法改革的核心内容与终极目标的基本立场,对司法公信力的构成要素进行了概括性论述,认为司法公信力的基本要素包括主体要素、政策要素、制度要素、文化要素和科技要素等。所谓主体要素包括司法判断力、司法拒斥力等;所谓政策要素包括司法公开力、多元支撑力等;所谓制度要素包括制度保障力、监督制约力、人权保障力等;所谓文化要素包括文化引领力等;所谓科技要素包括科技辅助力等。其中人权保障力是司法公信力的核心,因为没有人权保障力就没有司法公信力。既然司法公信力的要素是多元的,因此,司法公信力的实现途径也必然是多元的。本文从队伍建设、制度保障、监督制约、司法公开、保护人权、科技辅助、多元支撑、文化引领以及域外借鉴等多个方面对司法公信力建设的途径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强调司法公信力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具有全局性、宏观性和战略性,需要多渠道并举的多元建构模式整体推进,久久为功,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太原大学学报》2017,(1):37-41
警察辅助制度的推广带来了巨大的制度效益,但是由于对这一制度的法律规范不健全,也带来了诸多争议。警察辅助人员是否有权粘贴"违法停车告知单"乃是这一制度中饱受争议的一点。"违法停车告知单"不仅是一种告知制度,还包含了对违法行为确认的前提预设;由于这种确认行为会直接带来行政处罚的法律后果,它的实施主体必须是行政人。交通警察是确认违法事实的职权行政人,警辅人员必须成为授权行政人才有权确认违法事实;应警惕行政机关或交警个人暗自将自身权责转移给警辅人员,因此必须对警辅人员的权责进行严格而详细的限制。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否适用于私人违法取证尚不明确,导致司法实践中对这一问题的处理无法可依。通过结合域外的经验以及我国司法实践中辩方在取证举证上仍处于弱势地位的现实状况,对于私人以违法方式取得的证据以不排除为原则可能更为合理。在这一原则下应兼顾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和被告人的权利保护。这样的做法不但可以与新《刑事诉讼法》的内容协调一致,还顾及了我国目前私人取证的极大需求和弱势地位,同时也不致一味采纳所有违法取得的证据而造成更大的侵权。此外,一些相关的制度措施也必须完善,以期在明确易行地解决私人违法取证问题的同时,也能够预防未来的私人违法取证现象。  相似文献   

10.
人类创造着文化,文化也在创造着人类。人类在创造文化、享受文化的同时,也深受文化所制约、所引导。暴力与文化,它们之间到底存在着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暴力文化这种现象到底对当代青少年的价值观又有着什么样的影响?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阐述这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梁霞 《考试周刊》2010,(6):239-239
在过去的10年内,全世界警察因心理原因发生的暴力执法、恶性斗殴和自杀事件频频发生,这些时刻在提醒我们.警察的心理素质教育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若再不加强警察心理素质的建设,警察队伍将很难迈上更高的发展平台。那么。我国警察队伍心理教育现状如何,我们又将怎样推进这些工作.本文主要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程序公正是司法公正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实体公正的重要保障,司法公正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司法明,而司法救助制度则是司法明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实施和完善我国法院司法救助制度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途径,而弘扬司法明、确保司法公正则是达到社会正义的必由之路。司法救助制度有待于在审判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包括司法制度的完善、社会机制的完善和个人法律意识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论青少年违法的心理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青少年违法的心理因素赵奎志青少年违法的原因很复杂,概括说来,既有外部的客观不良因素的影响,也有其内部的心理因素。我们研究青少年违法的心理因素,对于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意识,是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的。-、青少年的心理特点青少年的心理形成...  相似文献   

14.
运用统计方法,以结构化形式对涉及违法建筑信赖保护原则的308份行政裁判文书加以分析发现:66%案由是因相对人不服行政机关对违法建筑所作的行政决定;行政相对人主动援引信赖保护原则作为诉求理由的有219份。就裁判结果而言,行政相对人援引并且法院采纳的有23份,行政相对人没有援引但法院主动适用并据此裁判的有39份;就理由叙明而言,法院适用或不适用信赖保护原则需要权衡多种因素。围绕典型案例,违法建筑信赖保护原则司法适用的焦点问题主要是:未取得许可证是否可以直接认定涉案建筑违法并予以无偿拆除;法院直接适用信赖保护原则时如何进行充分说理;法院适用信赖保护原则如何进行利益衡量。司法实践的启示在于,若要实现信赖保护原则制度化,需要对违法建筑作形式违法和实质违法之区分;完善违法建筑信赖利益行政补偿制度;优化违法建筑信赖保护司法审查规则;健全违法建筑信赖利益保护程序规定。  相似文献   

15.
我国女生校园暴力事件呈现增多和严重的趋势,女生的行为倾向和心理因素是女生校园暴力的表面原因,根本原因还在于学校的教师素质较低、管理松散和德育工作薄弱,不完整的家庭结构、特殊的社会阶层和不当的教养方式,充斥社会的暴力和色情文化、道德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和法律教育与宣传问题等方面。相应地,女生校园暴力事件的预防和应对也应从以上这些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量刑差异”是刑事审判中一个常见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法官的心理因素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现实的刑事审判中,案件的社会结构如案件发生的社会情景、诉讼参与人员的各种特点与反应等,无时不在刺激着法官的审判心理,从而导致法官的心理失衡和随之而来的“量刑差异”现象。这严重地破坏了刑事司法的平等性原则。此现象虽然很难避免甚至无法在根本上消除,但却能通过对刑事司法作相应制度和技术上的改革来尽量减少它的发生,从而使刑事审判向着“相同案件做到相同处理”的刑事司法理想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7.
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是对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第一顺位且最为彻底的救济制度,但是,司法实践反映出该制度在运行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劳动合同继续履行不能的情形五花八门,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期间劳动者应得利益定性混乱且支付标准不统一,以及继续履行劳动合同裁决和判决强制执行困难。为确保该制度的救济实效,亟需通过立法调整和司法解释限制劳动合同继续履行不能的情形,统一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期间劳动者应得利益的性质和支付标准,肯定继续履行劳动合同裁决和判决的强制执行力。  相似文献   

18.
行政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学的基本原则的首要原则。该原则的确立,是中国宪法的实施、民主和法制的运作以及依法治国思想深化的必然结果。其内容包括行政主体及其行政职权由法设定并依法授予;行政行为必须依照和遵守行政法律规范;行政行为违法无效;行政主体必须对违法的行政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以及行政行为必须受到监督和救济等五项。该原则既适用具体行政行为,也适用抽象行政行为;既适用行政管理领域,也适用行政司法领域;既是一个行政实体法原则,也是一个行政程序法原则。  相似文献   

19.
司法认知,又称为“审判上的知悉”,是民事诉讼法的一项重要制度 ,也是证据学上一个重要问题.司法认知的对象范围是该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而有争议的问题.在国内外各种立法例和学说的基础上,对司法认知的对象范围问题重新进行整理和思考,希望能对司法认知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8,(5):130-135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发,严重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并破坏社会的正常秩序,其原因既有法制不健全、教育缺位,也有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四大主体应共同努力,从事前预防和事后处置两个方面建立校园暴力防范机制。事前预防机制包括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对教师、家长和学生进行相关培训,发展专门预防和治理校园暴力的社会第三方专业机构,引入校园警察制度强化校园及周边安全管理等。事后处置机制包括对欺凌者加以惩戒和教育,保护和疏导受害学生,通过校园安全治理委员会和反校园暴力网站及时处理欺凌事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