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的实验一直是教师在课前做好,上课时进行演示。由于该装置是开放的,水较满容易泼洒,携带不方便;另外,如果一个年级有多个教学班,一个装置显然不够用。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尝试着对“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的实验装置进行改进,经过多次的改进和实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对"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的实验装置进行了一些改进,并多次进行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科学》八年级下第二章第5节“光合作用”的一个重要实验,从改进装置,寻找合适的碳酸氢钠溶液的浓度,从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中寻找金鱼藻的替代物,在晴天和阴雨天分别做该实验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很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4.
对初中生物学“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实验中的试剂、装置和材料等进行改进。使用更易获得的木槿、酸模等代替金鱼藻,使用NaHCO3溶液代替清水,利用新型实验装置提升实验效果,简化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成功率,促进学生对“光合作用”知识的理解与建构,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实践协作能力,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  相似文献   

5.
“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实验是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教材提供的实验方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着实验材料天竺葵不易获得和价格昂贵,实验器材存在安全隐患,实验受制于天气条件等问题。为此,从实验材料、实验条件和实验器材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改进,以期为广大师生结合实验目标和学校实际情况开展该实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 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由山东省教学研究室编著,济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三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中,有"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演示实验(见图1),本人按照课本的实验操作,经多次实验都未能观察到木条复燃的现象。1 原因分析第一,橡皮塞插入部分占据了玻璃管口的一段容积,打开时,收集到的氧气在橡皮塞之下且比空气密度大,使空气进入,占据了橡皮塞所占玻璃管的容积。  相似文献   

7.
初一生物第一册(上)教科书第50页开设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学生分组实验。如果按教材的方法步骤进行该实验,既不容易做好,又很麻烦。本人通过几年的实验教学实践,把该实验作了如下改进,效果很好。a.实验前两三天,把室外生长的天竺葵叶片一部分从上下两面用不透光的物品如:黑纸片、薄木片、锡箔纸等,遮盖起来。b.实验时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物品(摘叶片之前,能有几小时阳光照射,效果更明显)。c.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里,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d.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  相似文献   

8.
在“光合作用”一节(中师《生物学》1993年版)教学中,我按教材上的方法步骤做完实验,完成课堂教学后,为了使学生加深对光合作用的理解,对教材中“金鱼藻在阳光下释放氧的装置”(71页)做了一点改进,课后指导学生做了一些探索性对比实验,收到了较好教学效果。现将实验的改进装置、教学及体会叙述如下:如图,甲、乙两玻璃瓶内分别装有等量金鱼藻(或其他水生植物),并装满清水,再把安有“U”形细玻璃管的橡皮塞塞入瓶口,瓶口处用凡士林密封,防止漏水透气,然后把甲、已瓶分别放入盛有清水和温度计的甲、已烧杯内,烧杯内可根据…  相似文献   

9.
罗芳 《青海教育》2003,(12):40-40
人教版于2001年3月出版的七年级《生物》上册,对原教材做了适当改进,充分体现了生物教学的基础性、先进性、综合性、实用性,这为初中生物教材注入了新鲜血液,也给生物教学增添了活力。笔者认为,教材中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还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0.
新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教科书/生物/第一册/上》第74页“光合作用产生氧”的演示实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有如下不方便之处。实验材料金鱼藻在一些地区比较难以找到;将装O2的试管从水中取出时容易造成O2的泄漏,导致实验效果不明显。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将该实验略微改进,可收到良好效果:①用水绵代替金鱼藻。水绵属于绿藻,光合作用很旺盛。同时水绵适应性强,分布广泛,在水田、溪水、井边等很多地方都比较容易找到。②实验装置的改进。在带软木塞的集气瓶中装入水绵和水,用打孔器在软木塞的中央打一个孔,套上一根弯曲…  相似文献   

11.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58页的"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演示实验",不仅是初中科学中的重点内容,而且能为高中生物学光合作用的教学奠定基础.本实验利用漏斗和试管收集水中金鱼藻产生的氧气,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知道:植物在光照下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  相似文献   

12.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实验装置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材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27页"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中.设置了"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演示实验、该实验能够让学生获得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直观而感性的认识,对学生理解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1改进目的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材料以往大都采用天竺葵,但是根据教学进度,合肥地区已经进入深秋,天气变冷,温度过低,一般植物都落叶了,市场上也很难买到天竺葵。因此,在教师的指导下,改用其他植物,如带叶的枝条或买回来带根的小白菜,用水培养。经过多次课外试验,终于获得了成功。试验证明不用盆栽植物,用离土的小白菜,在深秋季节也能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把氧气的化学性质演示实验改为连续性的边制氧边实验的方法,仪器简便,省时方便,现象明显,全班都可观察到。  相似文献   

15.
建议用幻灯机光源代替日光并作投影演示。饱和氯水临演示时装入大试管中,液面离试管口约3厘米,并用木条余烬检验氧气。如图所示。学生在短时间内可见氯水在光照下分解出现大量气泡,氧气的检验效果明显。(附图)  相似文献   

16.
1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如附图,选一合适橡皮塞打孔后插在具支试管的侧管上,再将一25×200mm大试管用热裂法截取6~8cm长的一段玻璃管,装在具支试管的侧管  相似文献   

17.
氧气演示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氧气演示实验的改进陕西省商洛师专化学系(726000)任有良演示好木炭、硫、磷、铁、蜡烛等物质在氧气里的燃烧试验,对培养初中学生学习化学兴趣,掌握氧气化学性质,认识燃烧实质,了解可燃物发生爆炸的原因,理解“化合”、“氧化”等化学基本概念有着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氧气的性质实验是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点之一.我国初中化学教材中介绍的氧气的性质实验均是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进行.故实验的药品消耗量较大,占时间较长,同时,硫燃烧会造成污染,给教学带来不便.针对这些问题,我进行了以下改进:  相似文献   

19.
初中化学中氧气性质实验的准备,操作较费时,且个别实验现象不甚明显。我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设计了一套装置,克服上述缺点。 1 实验装置 (1)烧瓶的改制 取500mL圆底短颈烧瓶,左手用坩埚夹烧瓶颈部,在酒精喷灯火焰上加热至熔化状态,右手用粗铁丝在瓶底打一  相似文献   

20.
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人教版2006版)教材,在介绍铝在氧气中燃烧的演示实验,采用了如下方法:把铝箔的一端固定在粗铁丝上,另一端裹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快燃尽时,立即把铝箔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的底部要放一些细沙)。该实验的成功率低,笔者分析其失败的原因可能主要有以下两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