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教学要重视发展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在教学中,学生的心理活动是整体发生的,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体育教学不仅要发展学生的体力和智力,而且要重视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因素。非智力心理因素主要是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着始动、定向、引导、维持、强化作用的心理因素,也就是除了智能以外的心理因素。如动机、兴趣、求知欲、信念、意志的坚持性、好胜心、自我意识和独立性等心理特征,是促进人的学习、工作积极性的动力系统,对一个人成长有着重要作用。体育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因素具有特殊的功能。因此,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因素,促进其全面发展。一、寓趣于教,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2.
前言 体育院、系的专修训练课,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技、战术水平,掌握教学训练的技能和必要的心理训练,还要重视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因素。如学生的学习动机、情感、意志品质、兴趣、个性等等。这些心理因素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本文就排球专修训练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相似文献   

3.
非智力因素理论及其在体育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文献资料、归纳等方法,综述了非智力因素的研究进展。目前运动心理学界对运动员智力因素或单一心理因素的研究较多,其中也涉及到如情绪、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但多数研究处在描述性研究阶段。作为一名高素质的运动员,不仅要有健康的体格、正常的智力、高超的运动技能,而且要具备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良好的动机、坚韧不拔的毅力、完美的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因此,开展深入系统的运动员非智力因素开发的研究,对丰富运动训练内容,完善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使运动员身、心、技全面发展,进而实现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前运动心理学对运动员的智力水平和单一的心理因素研究较多,其中也涉及到动机、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研究,但多数研究不系统。在坚持注重运动员身体素质、技战术能力培养的同时,全面发展其心理素质,系统的将非智力因素的相关理论应用到散打运动当中,对提高运动员成绩及促进运动员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指出:任何知识的学习,能力和素质的提高都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是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非智力因素是促进人的学习、工作和运动训练积极性的动力,对人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武术教学中,学生学习和掌握武术技术动作是智力和非智力共同参与的过程。智力是认识能力的总体,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注意力和记忆力等,其核心是思维能力。非智力心理因素是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着始动、定向、引导、维持以及强化作用的心理因素,是促进人追求知识、献身事业和体育锻炼积极性的外部动力,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身体素质练习是技术训练、战术训练以及心理训练的基础。它对掌握专项技术、战术、承担大负荷训练和激烈比赛,促进运动员身体健康以及延长运动寿命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正确认识身体素质训练在少年速度滑冰运动训练中的作用,科学地、辨证地处理有关身体素质方面的问题,对我们更好地进行训练,提高运动成绩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少年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训练一直是教练员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中长跑的核心是速度,没有速度就不会有优异的成绩,但中长跑运动作为高水平竞技运动,发展到今天,运动员之间在技术、体能的差距日益缩小,心理因素在决定比赛成绩时的作用变得更加突出。文章结合训练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对在少年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训练中如何进行心理调节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耐力性运动项群青少年竞技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智力因素是青少年竞技运动员综合竞技能力发展与发挥的动力—调节系统,是心理训练的重要内容;通过访谈了解到非智力因素是运动训练系统的薄弱环节之一,故本文运用自编自陈量表法、逻辑分析法、个案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与耐力性运动项群青少年竞技运动员关系密切的10项具体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等级及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多角度的调查与统计分析,旨在找出规律,为广大一线教练员对该项群青少年竞技运动员进行更为有效的非智力因素培养,提高其心理能力乃至综合竞技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非智力因素是促进人的学习、工作和运动训练积极性的动力,对人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体育素养,体育意识.体育兴趣和体育能力;能使学生端正学习动机,提高求知欲望,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益。本文对体育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途径与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非智力因素,从广义上讲包括智力以外的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以及道德品质等。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则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的作用的心理因素,它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理智、个性等等。我们在运动员的训练中进行知识与技能的培养,都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综合的反应。  相似文献   

12.
心理因素中最重要的一项非智力因素是情绪:它和智力因素一样在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观察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就武术学习中学生的情绪变化及调节进行研究,以便更好地提高武术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许多研究资料表明:运动后尿蛋白的出现及其消失,与运动的持续时间和强度、训练程度、情绪因素等有一定关系。因而认为运动性蛋白尿可做为医务监督和评定训练效果的有效生理指标之一。本文着重对14—17岁少年田径运动员在不同运动量的训练课后,参加短距离和中距离赛跑后蛋白尿、血尿的出现与消失进行探讨,以了解少年运动员的生理特征和供少年运动员训练实践参考。对象与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湖南体校短跑组及中长跑组学生,计32人。其中短跑16人(男9,女7),中长跑16人(男6,女10),年龄为14—17岁。训练年限为1—2.5年。实验时间为2—3周。  相似文献   

14.
非智力因素是青少年竞技运动员综合竞技能力发展与发挥的动力—调节系统 ,是心理训练的重要内容 ;通过访谈了解到非智力因素也是运动训练的薄弱环节之一。故笔者运用自编自陈量表法、逻辑分析法、个案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 ,对与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青少年竞技运动员关系密切的 10项具体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等级及发展现状进行了多角度的调查和统计分析 ,旨在找出规律 ,为广大一线教练员对该项群青少年竞技运动员进行更为有效的非智力因素培养 ,提高其心理能力乃至综合竞技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从动机的内涵出发,结合花样滑冰运动的特点,探讨了少年花样滑冰运动员训练动机激发的具体措施。研究发现,帮助少年花样滑冰运动员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采用正确的强化手段,通过适当的竞赛活动等培养途径和举措,对提高少年花样滑冰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较好的作用,既能增强训练效果,又有利于少年花样滑冰运动员的成长,对花样滑冰运动的广泛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李林柯 《体育世界》2010,(9):116-119
研究中运用文献资料法通过阅读大量资料和经过教学、训练实验法对少年短跑运动最大速度训练的影响进行研究。对广东省阳东县第一中学5名少年运动员进行最大速度的训练实验及时实验以后进行分析和论述。通过运用最大速度训练后得出的成绩表明,少年短跑运动员发展最大速度训练对提高运动成绩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温博 《体育世界》2009,(8):48-49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宝,深受广起人民的喜爱。普及武术运动,促进全民健身,学校武术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武术运动中对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心理训练、智能训练、意志品质训练的要求较高,特别是身体训练,它将是柔韧、速度、力量、灵敏、耐力等素质训练,这些素质是完成正确的技术动作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少年武术教学与训练,除了遵循一般的武术教学与训练的方法外,还要结合少年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科学的教学与训练。本文通过对少年武术教学与训练的实践,浅谈一下在少年生理、心理等雳面座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而言的,它是指除智力因素外的影响人发展的一切心理因素的总称。它是人们的意向活动,包括人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因素,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成功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果我们把体育教学活动看作一个系统,那么由智力因素组成的操作系统和由非智力因素组成的动力系统,就是组成教学活动这个系统的两个协同作用的子系统。没有操作系统,教学活动无法进行;没有动力系统,教学活动不可能发生,也不可能持续。智力因素的发展,可以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但也有赖于非智力因素的积极支持。在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始终发挥着动力、定向、维持、调控等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高校体育运动训练中,体育运动者的水平在很大长度上与运动员的非智力因素息息相关.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往往反映在运动员的非智力因素之中,也就是说在运动员进行身体训练时非智力因素对运动员的心理起着很关键的作用,进而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运动员的身体训练水平.所以说,在高校体育运动中,运动员的非智力因素对于运动员的训练成绩起着很重要的甚至极为关健的作用.本文将从非智力因素在高校运动训练中的影响入手,分析高校运动训练中非智力因素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20.
1、非智力心理因素定义非智力心理因素主要是指除认识以外的心理因素,即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却对认识过程起着始动、定向、引导、维持、强化作用的心理因素。如动机、兴趣、求知欲、信念、意志、好胜心、自我意识、独立性等心理特征,它是促使人的学习,工作积极性的动力系统。它对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智力因素的发挥与运用起着始动、维持和强化等多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