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妒忌之中,他就学会了嫉妒。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感。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  相似文献   

2.
休闲沙龙     
声音如果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妒忌之中,他就学会了嫉妒。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感。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  相似文献   

3.
我的面前有一幅漫画,画上有一个人,他站在一棵苹果树下,这棵苹果树结满了又大又红的苹果。他很想吃,可是他又想,这是别人家的,不能啊……转眼间,他吃苹果的欲望突然变得强烈了,自言自语道:“我只摘一个,应该没有关系吧!”就这样,他就摘了一个。他吃着,感觉太好吃了,于是又伸出手摘了一个,又一个……最后,他甚至拿来了筐和梯子,边...  相似文献   

4.
杨学静 《学子》2014,(8):47-47
多萝茜·洛·诺特尔在《孩子们从生活中学习》一文中写道“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妒忌之中,他就学会了嫉妒;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相似文献   

5.
雷锋,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拥有一个平凡的岗位,但是他却拥有一个不平凡的人生。他虽然没有丰功伟绩,但一个个尽人皆知、家喻户晓的故事让人们牢牢记住了他。他那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相似文献   

6.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胆小;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激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之中,他就学会了相信。 --多萝茜·洛·诺尔特  相似文献   

7.
叶开 《新读写》2014,(9):7-7
有些人,你不能一下子说他好,也不能断然判定他坏,他就是这么一个人:虽然他很穷,但他不是有意赖账的,他只是忘记了。他看到了自己的签名,完全可以不承认,真的赖掉,但他没有,全无心机,连自己都吓了一跳。就是这么真实的一个人,质朴的人,让人觉得他真不像是一个人。  相似文献   

8.
他是一个当红的歌星。那天,他的汽车坏了,他把车开到一家维修站。一个年轻的女修理工接待了他。女工不仅修车技术非常熟练,而且容貌俊美,举止大方。他觉得自己很喜欢她。  相似文献   

9.
在西班牙南部地区,有一个牧羊少年。他曾经在神学院待到16岁,父母希望他成为神甫,出人头地,但向往远行的他选择告别家人.做一个云游四方的牧羊人。他连续两次做了同一个梦,梦里有一个孩子要他去埃及的金字塔寻找宝藏。  相似文献   

10.
父亲的拥抱     
那天,我和一个朋友去北京开会。 他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事业有成,爱好写作,我们都很羡慕他。但是他说,他有一个不听话的儿子,儿子十八岁了,学习不好,打架斗殴,而且从来不和他进行交流。一路上,他说的都是他儿子的不好。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是他异乎常人的坚强毅力和追求完美的专业素养,使他在电气工程教育领域获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有人说,是他卓越非凡的创新意识和努力拼搏的工作精神,使他破解了我国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一个又一个难题;也有人说,是他淡泊明志的学者本色和洒脱超然的人格魅力,使他在奋斗历程上赢得了一片又一片掌声。  相似文献   

12.
俞栋 《生活教育》2012,(9):44-45
最近,我读了雨果的《悲惨世界》,颇有感受。 冉·阿让,因为一个小错,却成为了一个囚犯,也让他带上了一生的烙印。 一个主教用一套银餐具洗清了他的心,让他去学着做善良的人,他行动了,也成为了一个善良的人。可主教却洗不掉他的烙印。  相似文献   

13.
晚饭之后,他要上一会儿网。输入密码,打开电子信箱,删掉那些杂七杂八的广告,他的眼睛在一封邮件上停留了半秒,然后点了删除。他回头看了看书架,茨威格的那本书安静地立在那里。等他回过头时,却突然打了一个激灵,立刻从回收站把这封信找了回来,不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而是《一个陌生女儿的来信》。他打开,果然是大女儿的信,信里空空如也,除了一个微博网址。他也有微博,在那里他写写平常的日  相似文献   

14.
一个男孩,一个让你一个月后还清晰如昨,宛在眼前的男孩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与他只有一面之缘,但我已经记住了他。记住了他的眉,记住了他的眼,记住了他小小的身材,尤其记住了他满脸呼之欲出的笑容。也许,我永远也忘不了他。  相似文献   

15.
语丝     
《大中专文苑》2010,(12):6-6
当我在一个恶人身上发现一个美德,我就原谅了他的一千件恶行。 当我在一个善人身上发现一个伪善,我绝不肯因为他的一千件善行而原谅他的这一个伪善。  相似文献   

16.
信念的力量     
正他是一个可怜的孩子,一生下来就离开了自己的亲生父母,被别人抱养,更不幸的是养父坐牢,养母改嫁,他彻底成了一个没人关心,内心自卑的孩子,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使他彻底沦为一个尚失信心的"特差生",四年级英语期末考试只考了20分,然而,我,接手他的五年级的英语老师并没有放弃他,给他信心,给他关心,于是,奇迹发生了,他成了一个充  相似文献   

17.
他9岁那年,父亲因为没管好自己的贪念进了监狱。虽然身边的小伙伴和同学们并没因此而疏远或嘲笑他,他却总觉得每一个认识他的人都在嘲笑他是罪犯的儿子。自卑像颗有毒的种子,在他心里发了芽,他变得越来越沉默,对每一个走近他的人都充满了抵触性的戒备。那时,他最大的愿望是转学,搬到一个没人认识他也不熟悉他家庭背景的地方。为了弥补父亲犯下的  相似文献   

18.
马冬花 《教师》2012,(5):113-113
寓言《木匠的房子》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上了年纪的木匠准备退休了。他告诉他的雇主承包商他不想再盖房子了,想去与他的老伴过一种悠闲的生活。他虽然很留恋那份报酬,但他该退休了。他们的生活也能过得去。承包商看到他的好工人要走感到非常惋惜,  相似文献   

19.
他在街上游走,似乎漫无目的。街市平静,一切如常,没人注意到他。忽然,他停在一扇门前,迅速掏出一把钥匙,打开门闯了进去。还没等房子里的人反应过来,他已一把扯掉伪装,露出怪异而狰狞的面目,开始施展邪恶的法术。不一会儿,房子里“变”出了另一个“他”、又一个“他”、再一个“他”,许许多多和他一模一样的“他”。  相似文献   

20.
《今日中学生》2010,(3):38-40
江安县小果:初二上学期,班上来了一个男孩,没多久,我们就相爱了,而且爱得那么疯,那么深。为了给他买礼物.我好长时间只吃两顿饭,把钱省下。可是后来我发现,他不只是对我一个人好,还有一个女生爱上了他,也在和他交往。我本来想和他一刀两断。可是每天满脑子全是他,以致我的成绩一落千丈。后来他向我道歉,我原谅了他。可是不久,他又和斑上的另一位女生在一起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