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以《欢乐喜剧人第二季》中,岳云鹏说的相声为语料,仔细观看并转写其相声中的修正现象,统计并加以分类,以此来探讨相声中修正现象的特点及它对整个相声喜剧效果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两只苍蝇     
我最爱听马三立先生的相声《查卫生》,这是一个小段儿,按今天短信的标准.算是一个长段子了。该相声极尽揶揄形式主义.把一个无知的检查卫生的局长以及一个糊弄上级的经理刻画得入木三分,什么时候听什么时候忍俊不禁。  相似文献   

3.
相声是我国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说、学、逗、唱”是相声演员的四项基本技艺。许多人之所以爱听相声,是因为相声能逗大家乐.使人们在乐的氛围中得到娱乐和某种启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也能融入相声中“逗”的艺术.那么就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做到寓教于乐,使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关联理论与相声幽默语言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声是我国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其发展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在相声中能够产生幽默风趣效果的是通过滑稽、荒诞而使人发笑的语言,我们称之为相声幽默语言。相声幽默语言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关联理论。关联性对相声幽默语言的构成有较强的解释力,为相声幽默语言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角度。最大关联向最佳关联的转向,是幽默语言形成的语用手段。相声幽默话语制造和生成就是利用人们认知的最大关联本能,巧妙地释放认知迷雾,诱导听众先沿最大关联进行思考,走入最大关联圈,然后出其不意,掀翻最大关联,指向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5.
我爱听相声     
天津是全国公认的曲艺之乡。我十来岁时就喜欢听曲艺节目,特别是相声。马三立、张寿臣、常连安、侯宝林这些泰斗级大师的相声,我都在剧场或茶园中听过;高英培、苏文茂、杨少华、闫笑如的相声,  相似文献   

6.
相声是我国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说、学、逗、唱”是相声演员的四项基本技艺。许多人之所以爱听相声,是因为相声能逗大家乐,使人们在乐的氛围中得到娱乐和某种启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也能融入相声中“逗”的艺术,那么就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做到寓教于乐,使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相声是我国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说、学、逗、唱”是相声演员的四项基本技艺。许多人之所以爱听相声,是因为相声能逗大家乐,使人们在乐的氛围中得到娱乐和某种启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也能融入相声中“逗”的艺术,那么就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做到寓教于乐,使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尤其在相声语言中,灵活运用隐喻更是成为致笑的关键。近年来,相声演员郭德纲带领"德云社"将传统相声的发展推向了高潮,他的相声语言不同于传统相声语言,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对他的相声语言进行研究,也是对新时代相声语言的研究。本论文以郭德纲的相声语言为研究对象,从认知语言学隐喻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探究隐喻在相声语言中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2010,(7):14-14
秀才出身的朱绍文号称清代相声宗师,人取绰号“穷不怕”。每次相声开演前,他都拿来一些白沙往地上撒。不过,他不是一顿乱撒,而是撒出一些奇怪的字来(大多是把几个字组合在一起),让人猜,以此招徕观众。如:  相似文献   

10.
曲艺是万艺之母,其中相声影响较大,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基本载体与核心元素,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参军戏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成熟的滑稽戏,对相声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它长于现场抓哏,戏剧情境开放,完善了包袱艺术;它善用滑稽语言,追求语言的问答趣味以制造笑料;它确立起"一捧一逗"的结构,促进了捧哏和逗哏的艺术;它孕育了"戏弄"手法,尤精于弄痴和弄酸;它将讽刺精神推向高峰,奠定了相声的艺术底色;参军戏在作品素材、艺术手法和精神气质上为相声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臧志军 《职教通讯》2016,(25):I0001-I0001
九月初,相声演员曹云金的一封长信把一段师父与徒弟间的不堪往事呈现在了世人面前。到写作本文为止,相声圈内的其他人仍然保持沉默,这让我想起了解放前的一件趣事。解放前,艺人也是有行规的。河南省原阳县曲艺艺人间曾流传“生意十大条款”,其中第九条规定“不准收有师之徒”,如果有人违背了这条规定会怎样呢?  相似文献   

12.
相声,作为一门传统曲艺形式,自清末形成后,在一代代相声演员的传承发展下,成为老百姓文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由于相声理论的缺失和滞后,相声传统逐渐被冷落。近年来,相声演员郭德纲及其“德云社”,以“传统”为口号成功进入公众视野并赢来大批追随者。他们扎根剧场,坚持传统的相声精神,复活传统、拆洗翻新,对相声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
这个句式,借自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 许多年前,听见(也可能是看见)他说:我喜欢相声,但不喜欢说相声的人。 那时我还很年轻,也写着东西:对于写作的沉迷让我忽略了它的暗影。  相似文献   

14.
不经意间在电视上看见了很久以前的一段相声《虎口遐想》,相声出自姜昆和唐杰忠之口.我还是高中生时曾经在买来的相声合集中听过这相声。这次一睹Live版,感觉到了相声表演艺术的艰辛和坎坷。相声,仅凭一张嘴皮是绝对不够的,虽然相声是嘴皮子活,但是仅说学逗唱在耳朵里晃荡似乎少了些乐趣和动感。没有声情并茂,没有观众的烘托.相声孤掌难鸣。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相声通常使用特定的修辞手法如隐喻、反语、夸张和谐音等,打破合作原则,生成会话隐义.这些"不合作"话语与相声中特定的情景因素重合,从而产生一种幽默滑稽的语言效果,使相声语言更加丰富多彩、诙谐有趣,从而增强了相声的艺术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6.
很多人都喜爱听相声,看相声表演,这是因为相声表演者能够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引起观众的注意,激发观众的兴趣,调动观众的感官,带给观众无限的乐趣。那么,相声是靠什么来吸引和打动观众的呢?其实很简单,靠的就是“说、学、逗、唱”这四种最基本的艺术表现手段。正是因为相声表演者能说会唱,善学乐逗,才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使相声经久不衰,历久弥新,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同样,语文教师要是能把相声艺术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寓教于乐,那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相声艺术与传播媒介、传媒艺术的相互交融与彼此影响,是中国传媒艺术业态中融合特征与趋势的独特反映,既展现了传媒变革与艺术变迁对相声艺术的深远影响,又体现出相声艺术与时代同频共振的鲜明特征。从融合视角来看,相声艺术在电影艺术中得到电影语言的转化,产生诸多融合新样态、新现象;其与电视艺术的联姻则探索出“电视相声”“晚会相声”“相声真人秀”等新品类,对相声艺术创新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新媒体时代,相声艺术回归剧场的市场化探索和深度对接互联网的实践,进一步积累了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8.
这个句式,借自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许多年前,听见(也可能是看见)他说:我喜欢相声,但不喜欢说相声的人。那时我还很年轻,也写着东西:对于写作的沉迷让我忽略了它的暗影。那句貌似矛盾的表白,让我一度怀疑自己的耳朵。只是,特别佩服一个老年人赤子般的坦率。  相似文献   

19.
相声是北京市首批、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堪称民族文化经典代表,至今活跃在主流舞台,影响千家万户。传统笑话储量巨大,收集了舞台技艺、演出底本、表演记录、行业掌故、历史变迁和艺人传记等六大类早期资料,构成学术研究的关键基石;然而,相关研究极度匮乏,鲜有问津者。从艺术、技艺、源流、历史和文化等视角对比分析传统笑话及相声,重在作品研究,旨在剖析传统笑话对相声发展的重大价值:一是笑话完善了相声的包袱技艺,包括现挂、三番四抖、塑造滑稽人物和打造戏剧性情节等;二是笑话建立起对口和群口两种捧逗结构,奠定了对口和群口相声的骨架;三是笑话着力刻画文人形象,熟练使用文哏技法,奠基了后来的文哏相声;四是传统笑话为相声提供了成熟艺人和演出底本,开创了职业化相声。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5,(34):21-23
相声,作为一门幽默的艺术,主要通过包袱达到幽默效果。其包袱往往突破人们的定式思维,与心理预期形成反差。在相声创作中,可以通过逻辑偏离设计包袱,增强其趣味性。从前景化的视角研究相声《这事儿不赖我》发现,相声包袱通过对同一律、矛盾律、充足理由律三大逻辑规律的偏离制造幽默。前景化理论能很好地解释相声幽默的成因,并且对相声创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