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现代课程的基本单位是‘问题’。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重新组织’课程,通过问题设计来组织课程内容”。问题设计是现代课堂教学中链接教与学的重要桥梁,是引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决定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教师由“教”向“导”转变、学生由“记”到“思”到“探”转变的关键。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并通过问题解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过程中的探索性、自主性,是现代教师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2.
“学起源于思,而思源于疑”,任何一种学习过程,都离不开思考。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往往又是从疑问开始的。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品德教学。注重探究性学习,教师常常需要通过精心设置的问题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进入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从而有效地、有创意地解决问题。这样,问题设计就成为思想品德教学的一个关键。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本文就思想品德教学中设计问题方法作些探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一位专家指出 :“问题是学科教学的心脏 ,是教师教学的心脏 ,是学生学习的心脏。”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就像指路的航标 ,激励着学生认真地听讲 ,积极地思考 ,深入地反思 ,不断地求知 ,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实现一个又一个的目标。通过问题的发现、研究、实践、应用 ,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由此 ,数学问题的研究与设计 ,应依据教学内容 ,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 ,做到具有启发性、趣味性、逻辑性和思维性。一、问题设计体现启发性。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利于学生去思考 ,能激发…  相似文献   

4.
围绕语文学科学习中有意义的话题,提炼真实的跨学科学习问题,以此为起点,整个学习活动设计,分“主题确立”“学习启动设计”“学习支架设计”“学习辅助设计”与“学习评价设计”几个部分,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推动学生“综合性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项目化学习是指“学生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研究应对一个真实的、有吸引力的和复杂的问题、课题或挑战,从而掌握重点知识和技能”,是一种“让学习者围绕项目进行调查、观察、研究、表达、展示和分享学习成果”的新的学习模式。驱动性问题设计则是项目化学习中的关键环节,把握关键环节才能更好地发挥项目化学习模式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苏秉亮 《考试周刊》2011,(78):45-46
作者主要论述了“基于问题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理念在语文课堂中的具体运用,认为应该以问题为中心,建构起整个课堂学习过程,同时侧重从问题提出后的教学设计策略的角度进行分析,强调问题的提出应以“学生”为衡量的标准、设计的中心,尽量使问题切合学生的实际.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7.
作业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做好作业,一方面让广大学生更好地对当天所掌握的知识点和内容进行巩固和复习,另一方面更好地增强自己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当下现在我国学生的学习负担已经越来越重,于是社会各界号召,为学生“减负”,许多教师队伍在尝试探求一条新的道路,以达到“减负”不“降质”,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于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就利用多元化的线上作业设计,探求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和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8.
甘涵绮 《新疆教育》2013,(12):60-60
探究性教学是一种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调查研究问题等一系列活动而获得知识技能和方法的教学方式。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面对教师设计好的问题不是机械的去操作,而是自主地或者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探究性教学包含把类似“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引入到教学过程,强调“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的相同性和不可分割性的一面”,体现了学习过程和研究过程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一、设计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有个性地学习.”因此,《指数函》这节课将在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法.通过教学情景的设置,让学生切实体验到指数函数的价值,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10.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存在思维狭窄、思路模糊、条理紊乱、叙述不清等问题,一个有效的矫正途径是采用“思路教学法”,以问题驱动性任务为载体,以学习思路为方法,以逻辑性思维为主导,通过教师精心地“导”,促进学生自主地“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思维,打通学生学习思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前以“研究性学习”为特征的数学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模式,是近几年国外较为盛行的数学教学模式,其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自主参与数学活动过程中学习数学,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由于大大小小的数学问题是构成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成分,而并不是所有的数学问题都能生成一次有效的“研究性学习”,因此,要想高质量地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有必要对“课堂数学问题的设计分析”作更多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是检测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还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个“导向”作用。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考试,能引导学生积极地学、灵活地学;为获取“分数”而进行的考试,只能误导学生走入“应试”的死胡同。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的试题设计不但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察。更应通过对试题的创新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式学习,使他们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开放式教学过程可简单地描述为:提供一种“开放式”问题情境,通过学生个人或小组积极的讨论、观察、思维等,最后获得结论。开放式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教师活动的设计和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开放式教学没有固定不变的环节,具有不确定性。在教学中,教师一般只注重教学目标的设计,忽视教师活动的设计,而对学生活动的设计根本很少考虑。开放性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是要通过多方面的设计来体现其开放性。  相似文献   

14.
课堂的学习活动都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其中,学习目标引领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又影响和决定了学习结果。而学习过程又可分为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两大要素。在以上各个要素中,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是学习活动的核心要素,即我们俗称的“学什么”与“怎么学”。因此信息技术课堂的学习活动设计也应从整合学习内容、改进学习方式这两方面思考,以此促进学生的学习有效发生,改善学生的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15.
依据课程标准规划,当前的教学方式更加凸显主题式、任务型与项目化,指向学生问题解决的过程,更加强调“学—教—评”一致性,强化了育人导向,因此,通过设计适切的学习目标,结构化和系统化的评价任务,丰富的学习活动,进行大单元教学是引导学生实现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通过深入剖析单元背景、学习目标、评价任务与教学反思等单元教学设计最核心的关键技术,以帮助一线教师更好地进行单元教学设计,促进核心素养培育落地,实现“学—教—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学设计论认为,教学是可以被设计的,通过设计能使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探究性学习的教学预案设计除了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外,还应着力于设计富有创意的问题情境,设想出多种学习进程,预测符合实际的探究成果。有效运用学习预案能更好地体现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学为中心、生本课堂。  相似文献   

17.
对概念进行溯源,设计创造性学习任务,是让学生获得学习体验、实现能力迁移的有效方式。概念溯源,是追溯概念产生的源头及过程,让学生把原本抽象的、理论化的知识,回归事物的本源,在“还原”的情境或过程中探索与理解知识。溯源设计,就是教师通过对产生核心概念的背景及条件进行分析,设计具有情境性、挑战性、开放性的创造性学习任务,重建或模拟知识形成时的特定情境或过程,学生在教师设计的真实情境或问题情境中进行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8.
【设计思想与理念】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强调以问题为核心驱动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学习问题应该在真实的情景中展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也强调“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学习、生活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本节课教学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背景进行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往往决定了学生将要学什么和怎么学。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设计主要立足于“学什么”“是什么”,即关注对学习结果的认识,而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强调的则是“怎么学”“为什么”,即注重对学习过程的探究。对此,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我们必须对历史课堂教学进行全面优化设计,即不仅重视对历史知识传授的设计,更关注学生对历史知识习得的过程与方法,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与变化的设计。面对新课程,如何设计历史课堂教学,有效培养中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是摆在我们每一个中学历史教师面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数学学习是发展学生智力的最佳途径,是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的最佳载体.《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使数学学习过程成为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教师要设计合适的问题,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探索问题解决的途径,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