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文明理念得到大力推广,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越来越强,生态文明是由人类、环境、资源能源三大子系统的相互依赖、互相作用形成的系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文化资源,也包含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范畴,但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在人们生活各方面的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矛盾却日益凸显。本文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出发,分析了生态文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并从建设生态文明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资源环境约束问题愈发严峻,如何实现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实现生态文明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建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对安徽省生态文明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评价发现安徽省在发展进程中的优劣势,这是安徽省在生态文明探索过程中的重要步骤。文章利用层次分析法,从资源条件、环境质量、经济效率和生活水平四个方面入手,选取17个指标体系,通过对安徽省16个地市2015年的数据进行建模,给出了安徽省及其各地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措施,以期为安徽省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被写入党代会报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创新,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提出的更高要求.本文在分析我国建设生态文明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探讨构建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共享的行为监督机制是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现状的客观要求,是贯彻生态保护法规、落实生态保护责任的现实需要,是促进泛北部湾区域协调发展的迫切要求。针对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共享现状,合作各方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成立独立的监督管理机构,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制定完善的方针政策,落实合作各方的责任义务;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手段,加强公众参与,将监督管理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巢湖湿地资源现状与保护利用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巢湖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是建设国家级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重要内容.从巢湖湿地资源保护的现状和面临问题来看,存在着湿地面积减少,湿地功能受损、水质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减退、湿地综合性开发利用不足等多方面问题.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巢湖湿地资源,应通过完善湿地保护立法、健全巢湖湿地保护管理体制、加强湿地保护宣传、减少环境污染、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湿地等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与精神的基础,影响着社会物质、精神与政治文明。在建设协调发展的小康社会中,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的意义。加强对大学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和高校德育的需要。高校应着力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大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并教育学生以生态文明观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替代工业文明的自然演进,及其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是生态、经济系统自组织生成与演进的必然过程,在此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转型,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进程是各种社会利益集团的不断博弈的过程,将在较长的一个时期内,处于短期利益与长期目标之间的矛盾困境;伴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技术进步的加速,人类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和需求日渐强烈,经济发展观念由数量增长目标逐渐转向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将对生态文明提出更高要求,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将进入互适互补的良好循环。  相似文献   

8.
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摒弃过去片面关注经济增长而不顾资源环境状况的发展思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理念落实在矿产资源开发领域就是要求矿产资源开发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这就需要生态补偿制度来调和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恶化之间的对立矛盾。我国目前尚缺乏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导致面对矿业开发中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而束手无策。本文针对矿产资源开发中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不同阶段提出构建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既包括对即将形成的生态环境问题防治的矿山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也包括对历史已形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恢复的矿山开发生态环境国家补偿制度,针对新旧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统一的生态补偿模式。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的未来.2014年中央政府工作会议报告中提到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的目标.绥化市结合其得天独厚的黑土地资源,继续打造寒地黑土的品牌并努力把寒地黑土的项目向其他地区推广.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视角,运用案例分析与规范分析方法,通过对绥化市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些措施,希望对发展寒地黑土品牌经济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实现区域生态文明需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进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进一步增强生态文明建设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之间的关联性。当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处于整体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与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矛盾,从意识及行动上重视区域生态文明,能够及时、准确地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提高区域生态文明水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理念是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行动指南,而发展县域生态旅游产业,则是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选择能够反映县域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各类指标,建立评价体系及评价模型,并以河北怀来县为例开展实证研究,提出怀来县生态旅游产业应采取坚持政府主导发展、促进区域企业合作、加强生态环境教育、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重视社区参与互动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两型”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从我国国情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为此,必须在全社会倡导生态文明价值观念,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建设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及良性循环的关系,其核心价值是和谐,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世界的和谐、社会和谐和人自身内心的和谐。陕北地区资源开发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制约着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倡导生态价值理念,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修订现行《环境保护法》,颁布《生态环境补偿实施条例》,建立健全生态补偿的地方性法规,为陕北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县域工业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进入了调整结构和提升层次的新阶段。新时期贵州省县域工业存在技术水平落后等问题,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发展贵州省县域工业需要考虑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及贵州省省情,采取发展传统工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提高开放型县域工业水平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德育主要是围绕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组织其教学内容,忽略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及生态的关系,面对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此起彼伏的环境问题,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这种新型的德育活动的提出,弥补了大学德育内容的空缺,同时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6.
生态安全是我国新时期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安全教育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时代背景,以发展生态安全观为素养目标,以生态安全知识、技能和伦理为内容要素,具有社会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特点。中学生物学课程在素养发展、核心内容和实践形式三维向度上展现了生态安全教育的现实价值,承担生态安全教育是生物学学科育人的应然诉求。在生物学课程与教学中渗透生态安全教育应注重顶层设计,构建生态安全教育的育人体系;统整生物学课程资源,建立生态安全教育资源系统;明确教师责任担当,引领生态安全教育落地实施;纳入生物学学业质量评价,强化生态安全教育评价反馈。  相似文献   

17.
云南彝族支系繁多并具有多样的图腾崇拜 ,如原始氏族的图腾 ,史诗中的图腾 ,自然崇拜 ,多神崇拜及现实中的图腾崇拜。对山、水、动植物的崇拜实际上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及彝家的生态环境。彝族古老朴素的崇拜和相关的禁忌 ,有利于物种保护及群落形成 ,有利于自然环境及生存环境保护 ,且蕴涵着生态道德的精神和对自然尊重的意义 ,对当今保护自然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 ,维持生态平衡和自然运转 ,以及倡导生态道德、生态良心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这是党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提出的人类文明转型的创新理念。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教育的支撑和引领,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类型要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职业教育的生态功能主要表现在:传播生态文化,培养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开展生态技术研究,发展生态产业;设置生态专业,培养生态技术人才。职业学校通过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化校园建设和生态专业设置,提高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培育生态文化,发展生态技术,培养生态专业人才,从而实现其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20.
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首要问题。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分析方法,在深入批判资本主义生态弊端的基础上,阐明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唯物辩证法,为当今探索人类走出发展困境的道路、建设生态文明打开新视野,提供哲学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