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中一天水经济区是国家新确定的重点发展区域,是西部大开发新的经济增长极.通过历史考察、对比分析和综合分析,深入研究了关中一天水经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发展路径选择.认为: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应当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强大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基地,加强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集成发展,推进军工经济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打造寻根祭祖和周秦汉唐特色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2.
秦历史环境变迁与关中民族传统体育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取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秦由部落生活、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历史环境变迁及其在关中的民族分布状况,从而探析秦关中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结果表明:秦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曲折发展及社会形态的演变,以关中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建都570余年,最终统一全国,实现民族大融合,关中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随着秦的历史环境变迁而变化.  相似文献   

3.
2009年6月,国务院《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甫一颁布,作为经济区西部和甘肃陇东南地区唯一一份本科院校学报,《天水师范学院学报》就开始发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章,并从2010年第4期开始正式开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研究”专栏,刊发了一批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研究成果,产生了一定影响。该专栏旨在给有志于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新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内外学术界的交流乃至经济的互动,为本区域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服务。依托区域内高校及研究机构,与刚刚成立的天水师范学院“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研究院”密切合作,建设作者队伍,研究和关注区域内省市各级政府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及科研项目的进展情况,挖掘最新科研成果,精心策划热点选题。定向约稿,增强交流,扩大“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研究”专栏在区域内各类组织机构中的影响力,培养定向读者群,争取学校办刊经费及政策支持,是《学报》继续办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研究”专栏的有效途径。同时,专栏运行模式的制度化、专栏文章的专题化、专栏参与区域经济理论建设的力度与深度不够等问题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4.
国家把天水纳入关中构成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点区域,旨在将关中—天水经济区打造成为西部大开发一个新的增长极。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战略地位主要体现在它是欧亚大陆桥的中心和西部的核心枢纽,是成渝经济区和兰州—西宁—格尔木经济区的联结点与过渡带,是西北地区通向中原的东大门。促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甘肃自身来看,战略意义都十分巨大。要实施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就必须进一步明确《规划》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在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域规划》过程中,应该注意处理好地域和发展两个方面的关系,树立知易行难、敢于创新和崇尚实干的观念,用好用足《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陕西省、甘肃省各级政府促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各项政策。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晋察冀边区经济的基础,是战时财力、物力的主要来源.为确保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边区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条例,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农业法规体系.边区的农业立法,规范了农村社会经济秩序,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减轻了农民负担,为今日中国法制农业的实现和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农村经济的繁荣积累了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6.
关中-天水经济区是2009年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重点经济区,占据重要的地理区位,具有显著的经济战略价值。关中-天水经济区凭借区位和资源优势,创建了以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现代农业和文化旅游业等为主的优势产业。如何处理好优势产业内部、优势产业间以及优势产业与区域外部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探索出一条适合经济区优势产业的协调发展模式道路,是关系到关中-天水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天水市是旱作农业大市,农业人口比重接近90%,新农村建设任务艰巨而复杂。天水市被纳入关中——天水经济区之后,宏观发展环境有了积极变化,新农村建设也面临新的机遇。近年来,天水市新农村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落后还在制约着天水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以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为契机,从六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可以加快天水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8.
关陇军事贵族集团是西魏、北周、隋、唐四朝的统治者,左右中国政局数百年,本文专论该集团之初期构成,包括成员的来历、族属、数量、居住分布及其权力地位状况等,拓跋鲜卑占数量和权力优势,其中六镇军人特别是武川镇军人据垄断地位;关陇五胡能跻身上层者为数甚少,但在下层势力较大;汉族士族包括关陇土著、迁徙关中的原关东著姓和江南降人,其地位颇重,权势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9.
无公害农产品是无污染的安全、优质食品,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产物。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能够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是提升农业产业层次,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效益农业转变的捷径,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潞西有着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优势条件。立足优势,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培育"绿色"生态农业,努力把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做强做大,对于加快潞西农业经济增长,实现市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出土《周故大将军西阳昭公墓志》与北周庾信撰《周大将军赵公墓志铭》分别记载了宇文廙和宇文广的生平及家族世系.两位志主为北周皇族嫡亲,曾任秦州刺史一职,其家族对北周王室立下过赫赫战功,与陇右秦州有着很深的渊源.据墓志记载,志主宇文廙籍贯为河南洛阳,与北周皇族出身武川不符,通过考证可知,宇文泰通过建立府兵制、改变皇族及士兵的郡望姓氏,广幕关陇贵族,使得北周在和东魏与梁的斗争中脱颖而出.墓志对于宇文廙籍贯的交代,是北周皇族改郡望之历史确据,和北周建国前期种种政治行为相暗合,为我们深入了解北周的历史提供了可贵的资料.两通墓志的记述较《周书》本传更为详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家庭成为一个个独立的经营主体和农村市场主体对象,建设统一的农业服务体系是现实的需要.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滞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政府主导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较为完整,但机制不活、投入不足.近年,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较快,但整体规模小、层次较低.落实政策、加强扶持是提高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水平的重要措施,产业化是农业服务体系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
唐代关中人才之盛唐群唐代的关中①,不仅政治、经济、军事在全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且在人才方面也名列前茅。唐代近300年间,关中不仅人才辈出,而且又多栋梁之才,这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然而,史家所看重的是其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于人才则绝少论及,...  相似文献   

13.
关中—天水经济区要建成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人力资本是关键.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投资,创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模式,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把经济区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高质量的人力资本和现实的生产力,是加快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步伐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4.
北周虽统治时间短暂,但其间佛教发展尤为迅猛,这与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及民众信仰有关。其艺术造型已基本摆脱了北魏、西魏的"秀骨清象",而创造出鲜明的方圆健美的北周风格。  相似文献   

15.
经过秦汉时期的10余次移民,大量的关东移民被迁入关中地区。在迁徙的人口中以六国贵族后裔为主体;六国贵族后裔中,齐楚两国是主体;齐楚贵族后裔中,齐国诸田是主体。同处于齐鲁文化圈内的齐国诸田再加上齐国诸姜、鲁、宋、邹、卫等国移民人口在迁关中的移民中占了绝大多数。迁徙手段主要采取政令强迫,同时也以赐钱、赐物、赐田宅以及免除赋税等优厚的经济利益以诱惑;迁徙的目的主观上起到了增加关中人口、充实诸陵邑、加强对旧贵族势力控制的作用,客观上发展繁荣了关中经济,促进了东西部文化融合,尤其是奠定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大一统"国家意识形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渭河水运和关中漕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渭河水运和关中漕渠在我国水利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渭河水运是诸大河流中发展航运最早的河流之一。关中漕渠不仅有航运之利,而且还用于灌溉,也是最早把运输和灌溉结合起来的著名水利工程之一。关中漕渠又支撑了我国历史上汉唐盛世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说,它又是汉唐长安城的生命线。今天,探讨关中灌渠的兴起和发展,对展望未来关中水运及其与渭南城市发展的关系,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隋朝 开皇元年,隋文帝杨坚夺取北周的政权,建立了隋朝.八年之后,隋灭掉了陈,结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近四个世纪的分裂割据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为中国的封建文化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陵寝制度的复兴与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18.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是实施国家<"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规划>的核心内容.陕、甘两省现有区域创新体系有以下内在缺陷:国家科技力量强大,地方科技力量弱小;研发能力较强,产业化和市场实现能力弱;国有大中型企业研发能力强,外资和民营企业研发能力弱;中心城市西安市科技能力强大,其他市县区科技能力弱小.为此, "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创新体系路径的构建应分六步走:第一步,创设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领导机构;第二步,制定统一的科技创新路线图;第三步,降低科技创新活动的城市首位度,均衡科技资源的空问布局;第四步,打通地方科技与国家科技之间的联系,借用国家科技力量发展区域经济;第五步,进行体制、机制创新,转变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第六步,大力发展科技创新的中介服务,组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创新网络.  相似文献   

19.
北周隋唐时期,位于今陕北黄土高原腹地的延州在拱卫长安的都城防御体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治城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中心城市。在北周隋唐400多年的历史中,在延州先后设置延州总管府、延州都督府、鄜州都督府、渭北鄜坊丹延节度使司等地方高级管理机构,其管区随着形势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变化,并奠定了如今地级延安市的雏形。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北齐、北周时期的推行胡化反对汉化政策进行了仔细的分析,认为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胡化”不是“反汉化”的逆流,北齐、北周统治者为了稳固地立足于中原,他们都要在“胡化”的前提下,走“汉化”之路。“胡化”在这里已不是本性使然,而是为了维护其特权地位,“汉化”是为了适应封建制的发展,从而巩固其统治地位。“胡化”和“汉化”是这两个政权发展过程的两个方面,“胡化”的本质是走“汉化”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