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法国著名哲学家、文学家。以他为代表的存在主义思潮,曾经在许多国家发生过广泛的影响。他企图以存在主义去结合和补充马克思主义,西方一些人们称  相似文献   

2.
存在主义的产生及其主要代表存在主义是当代西方哲学中最主要的流派之一。它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产生于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流传到法国,战后,又在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和日本广泛传布。在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它成为西方世界最时髦的哲学,甚至形成了所谓存在主义运动。七十年代以来,虽然有结构主义等哲学流派兴起,但存  相似文献   

3.
1943年11月,《明日文艺》刊载萨尔脱(萨特)短篇小说《房间》译文。1947-1948,中国早期对存在主义作品集中介绍时期。1955年9月,萨特与波伏娃作为“进步作家”应邀来华访问。60年代至文革结束,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在中国受到批判。1978年,《外国文艺》发表林青翻译的《肮脏的手》,这是进入新时期最早的萨特译作。1980年,萨特逝世,柳鸣九应《读书》之约,写《给萨特以  相似文献   

4.
存在主义者萨特有句名言:"文学要介入生活。"所以,"吃"文化的源远流长与文学大师的推崇不无关系,也使这种俗文化更为优雅、更富有文化气息。  相似文献   

5.
韩毅 《大观周刊》2012,(43):245-247,241
存在主义大师萨特的哲学生涯是从对意识与自我问题的关注开始的。现象学也是密切关注意识与自我的,萨特研究现象学并从中吸取契合其自身思想的养料。作为存在主义者的萨特是在继承前人的条件下,通过进一步对意识与自我问题的深入探究与理论发展来奠定自己思想理论的基础的。这种探究体现在他的最早的哲学著作《自我的超越性》中。在这部著作中,他通过对意识与自我的考察,“实现了先验领域的解放,同时也实现了它的纯化过程”,发现了“自我的超越性”,强调了意识具有的首要性,基本奠定了他的存在论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6.
现代派现代派(又称先锋派或现代主义),是现代西方文学中富有时代特征的重要流派。它是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荒诞派、存在主义、黑色幽默等流派的总  相似文献   

7.
近一二十年的中国社会发展,跟西方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有类似之处,但西方人产生了《在路上》《等待戈多》等文学哲学社会学巨著,产生了“存在主义”思潮、“垮掉的一代”……而我们中国几乎交了白卷  相似文献   

8.
根据美国 2 0世纪 6 0年代的思潮影响 ,本文分析了新新闻主义的出现与存在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 ,并从叙事的角度分析了新新闻主义所提倡的主观性新闻的合理生 ,并由此重新认识新新闻主义的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9.
马丁·布伯(Martin Buber)是当代著名的思想家,与祁克果、尼采并列为存在主义思潮的鼻祖。他以对话、相遇、关系独特观点所提出的哲理,有助于明了你我关系,提供广告传播者和广告接受者和谐相处之道,对于当代日益疏离的世界,无异于一针强心剂。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从文革噩梦中走出的中国人,充满着兴奋与激情,急切地想了解外面的世界。整个知识界都在探索着从西方寻找资源和改革的动力——萨特的存在主义、弗洛伊德的性欲论、尼采的超人哲学等等都成了人们的讨论热点,大量西方著作被翻译和出版。  相似文献   

11.
日前逛新华书店,一本题为《关于“自我”的是非论》的新书吸引了我,买回后一口气就读完了。这真是近年来通俗理论读物中一本少有的好书,值得青年人一读。现代西方哲学特别是存在主义的渗入,一段时间内,在我国部分青  相似文献   

12.
自上世纪80年代存在主义盛行以来,存在论哲学就作为一个独特的部分被引入中国,并成为当代中国哲学、美学理论研究的热点课题,其理论的方方面面,几乎都为当前的理论研究者有所涉及。然而如果以一种挑剔的、历史的眼光来审视,就会发现,中国理论界中对于存在论  相似文献   

13.
朱灵 《东南传播》2021,(3):73-74
《邦尼与克莱德》作为新好莱坞的电影的开山之作,成功颠覆了经典好莱坞时期的类型片,作为美国现代电影的里程碑,以"反传统、反文化"的形象改变了观众对于好莱坞的认知.存在主义思潮、反类型化的人物设置、电影语言三方面讲述新好莱坞电影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桂晓璟 《大观周刊》2011,(25):41-41,45
本文从存在主义主义大师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的思想,解读麦卡勒斯的最后一部作品《没有指针的钟》,挖掘出麦卡勒斯对人生最深层次的孤独-死亡的理解和界定,在积极乐观的态度中寻找自我实现的生存价值,有助于理解麦卡勒斯小说的艺术魅力,同时也给现代人以生存启迪。  相似文献   

15.
赵勇 《中国图书评论》2006,(10):103-105
因为帮人做一个存在主义的课题,与萨特相关的书就读了一大堆。这一堆书中,以下三本印象深刻,值得一提。第一本是西里奈利的《20世纪的两位知识分子:萨特与阿隆》(陈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此书从萨特与阿隆的中学时代说起,客观呈现了两位知识分子大半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闻周刊》2006,(12):79-79
话剧《死无葬身之地》改编自法国存在主义的代表作家萨特作品。该剧描写二战期间,在民族解放运动战斗中,不幸被捕的几名游击队员在临刑的前一夜,面对由各方面原因引发的恐惧,以及每个人表现出的彷徨,无助、绝望等心态。萨特把人性最深处的美丑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7.
马丁·布伯是现代德国最著名的宗教哲学家、宗教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我与你》是其重要作品之一,其优秀和重要意义无需在此赘述。论文试图将该书中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性的思想与传播学思想史和当下传媒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相对照并进行讨论,以期从中得出一些对传媒业发展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刘远军 《编辑之友》2011,(12):79-81
网络空间又叫赛博空间、虚拟空间等,指人、计算机、信息相互沟通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人际交往与互动的虚拟社会。"赛博朋克"小说中,赛博空间通常指一种"交感幻觉"。"人诗意地栖居",是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海德格尔借之来解读存在主义,借诗的多维语言去诠释隐藏在万物深处的神性,去揭开所谓"存在之真"的  相似文献   

19.
本世纪2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陆续出现了一些与所谓“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截然不同的新马克思主义思潮。其中主要包括以卢卡奇、葛兰西、柯尔什为代表的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先驱,以霍克海默、马尔库塞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和以列斐伏尔、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0.
以姜文、伍迪艾伦两位作品风格分别在中西方文化环境下富有代表性的导演为例,立足存在主义视角,从两者在各自文化体系中以电影台词创作素养较高这一特点闻名的导演作品风格进行论证。两者的台词虽然都颇具深意,但又极具不同。而导致两者之间差异最大的原因,除去对电影艺术的认知不同之外,更多的则是源自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