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轫韧     
《新读写》2009,(10):17-17
韧,形声字,从韦刃声。韦是“违”的本字,后假借作“柔革”,即柔软的皮革。韦柔而刃坚,合起来产生了韧字的含义:柔软而坚固。常用词“韧性”、“韧劲”即用本义。  相似文献   

2.
周波 《班主任》2000,(1):21-21
韧,辞书释日:坚而柔,遇外力作用时不易折断之谓也。古人将其提高到个人修养与德的高度,即“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韧,在古人的思想中,已成为理想人格的重要标志。意志的坚定,思想的坚毅,无不以“韧”作先导。可以这么说,“韧”是个人形成良好精神品质不可或缺的一大要素。因此,让学生多点韧性,应该是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不能忽视的一环。  相似文献   

3.
坚如磐石,无所转移;柔似蒲苇,其韧如丝.每个人心中都有些坚硬的东西,无坚不摧,一往无前;每个人心中也都有一些柔软的东西,柔似水,软如雪,百情绕肠.坚有度,柔有道,自我才能和谐,人生才能成功. 坚硬好像是一把利剑,披荆斩棘,不为所动.人生需要坚硬,唯其如此,才能坚守信念,把定方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开拓出成功的道路. 柔软恰似一汪清澈澄明的流水,善利万物,真诚坦率.人生少不得柔软,唯其如此,才能有情有义,不急不躁,上善若水,打造出和谐的人生.  相似文献   

4.
管理中校长刚柔互济的辩证法○陈光军(山东教育学院诸葛亮说:“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克刚。纯柔纯弱,其势必削;纯刚纯强,其势必亡;可柔可刚,合道之常。”这句话的大意是:善于作统帅的人,他在刚强时不可摧折,在柔韧时不可屈服,所以...  相似文献   

5.
《道德经》充满了贵柔的生命哲学智慧:上善若水、专气致柔、柔弱胜刚强、守柔曰强。在生活中发挥柔性智慧的效用,修身、养性,柔而顺,顺而活,活而韧,韧而刚,以柔为用,以柔为刚,以柔为强,可使生命富有弹性空间,长久保持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复习“十戒十要”戒“偏”,偏则不达;要查漏补缺,扬长避短。戒“碎”,碎则不连;要求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戒“贪”,贪则不化;要克服盲目性,加强针对性。戒“厌”.厌则不坚;要树立信心,激发热情。戒“躁”,躁则不韧;要沉着坚毅,稳定情绪。戒“滥”,滥则不...  相似文献   

7.
韧性说     
韧性,大意志也。事业凭韧性而渐进,人才藉韧性而玉成。“积土成山”为韧;“水滴石穿”为韧;“春蚕吐丝”为韧;“皓首穷经”为韧;“面壁十年”为韧;“卧薪尝胆”为韧;“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为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为韧……至柔至刚为大韧。无形无色之水,无边无际之气,无影无踪之风,无名无欲之草,无声无息之根,皆藏锋守拙,以柔弱胜刚强。“韦”,熟牛皮也;“刃”,刀锋也。故“韧”乃刚柔相济也。人之处事,柔而不刚,难以有始;刚而不柔,难以有终。刚柔相济,方能有始有终,善始善终。人生常处逆境,百炼成钢…  相似文献   

8.
新 世 纪 的 父 母 ,首 先 应 该 培 养 孩 子 以 下 能 力 :(1)独 立 、自 觉 获 取 信 息 和 知 识 的 智能 ,对 周 围 世 界 具 有 强 烈 的 求 知 欲 ,有 敏 锐 、深 刻 的 认 识 能 力 ;(2)对 环 境 有 机 敏 、灵 活的 应 变 、应 激 能 力 ;(3)善 于 协 调 人 际 关 系 ,对 人 理 解 、尊 重 、宽 容 ;培 育 健 康 的 竞 争 心理 ,具 有 耐 受 挫 折 、承 受 失 败 的 良 好 心 理 素 质 ,不 嫉 妒 他 人 的 成 功 ;(4)具 有 奉 献 精 神 和责 任 感 及 优 良 的 意 志 品 质 ,具 有 坚 强 的 自 信 心 和 健 全 统 一 的 人 格 。 …  相似文献   

9.
<正>中职班主任在班级德育管理工作中创新了富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德育方法,有以下两点值得肯定:一、多重视角,着眼发展"柔、韧、精、美"的育人方法能够满足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柔"能满足中职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日趋成熟,自主意识进一步增强,重视自我权利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自尊心强、爱面子的心理需要。"韧"解决了中职生自我控制能力弱的问题,帮助学生形成好习惯。  相似文献   

10.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攻草书隶书,也善画画。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他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  相似文献   

11.
论高校图书馆外文文献信息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高校图书馆外献信息开发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有效地开发利用外献信息资源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我们应采取更新服务意识;调整目标,拓展服务项目,深层次开发外献,加强网络外信息的检索服务;建立外献信息资源库;Internet外信息导航;互联互通,发挥信息平台优势,建立自己的英网站;增加外献信息开发人员等措施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12.
一项远程教育研究只有以国内国际最新的知识和最科学的研究方法作为研究的起点,才能使最后的研究结果起到增进远程教育领域的知识和改进远程教育实践的作用,这就要求研究在研究前进行全面的献收集和评论性综述。本旨在探讨远程教育研究中献收集和综述的策略与方法,包括献研究的价值、献收集的步骤、献资料的来源、献综述的方法以及献研究评价的标准。作特别指出,献综述应该包括三部分:对已有研究的综合;对已有研究的分析,特别是对研究设计、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及研究结论进行分析评论;以及献综述与新的研究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乐记&;#183;乐象篇》中说道:“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无论诗、歌或舞,都是由人的内心出发的,内心所指,然后才表露于外。艺术形象本于人的内心,然后才有乐舞的外在表现。舞蹈是一种美的教育,通过真、善、美的舞蹈形象浸透人们心田,感染着人们的思想、品质、情感。  相似文献   

14.
为 什 么“ 我 ”要 讲 个 不停 ? 李 老 师 是 一 位 教 学 经 验 丰 富 的教 师 ,正 在 给孩 子 们 上科 学 课 。当 讨论“ 物 体 的 沉 浮 和 它 的 大 小 、轻 重 有关 吗?物体 的沉浮 和它的 体积大 小有关吗 ?”等 问题时 ,学生的 发言一 不小心就 被他打 断了 。他急不 可待地 通过实验 来证 明:“相 同 大小 的物 体,轻 的容 易 浮 ,重 的 容 易 沉 ;轻 重 一 样 的 物体 ,大 的 容 易 浮 ,小 的 容 易 沉 ;体 积大、重 量轻 的物 体 容易 浮;体 积小 、重量 重的物 体容易 沉。”实 验之后 ,当他要求 学生再 讨 论时 ,学 生面 …  相似文献   

15.
楚辞校勘献是楚辞学献的基础。楚辞校勘献可分三类:一是善本,包括写本,刘本(影印本)、批校本等;二是校勘述,包括专、笔记、札记等;三是四部典籍所引之楚辞正及王逸注。兹对上述一、二类献略加整理。  相似文献   

16.
期刊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信息载本,是开发利用价值最高的一种信息源,而我国高校图书馆含期刊在内的献信息资源,其利用率仅为20%~30%,师专图书馆由于种种原因,期刊献的利用率更低。为提高期刊献的利用率,必须努力提高期刊献的搜集质量;善于使用电子期刊;馆企合作共同开发利用期刊资源;针对师专特点积极拓宽服务领域;做好期刊的宣传工作;加强期刊馆员的管理和培训。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图书情报系统发展主流模式正在逐步走向虚拟信息服务系统。这种基于分布式网络化资源系统的核心是书目数据库,而书目数据库的 建设和使用的关键是:一、书目信息资源管理;二、书目信息检索工具的统一;三、献编目的系统管理。因此,本综合国内图情界有关学术成果,指出我国图情系统亟需加强对书目数据库献编目的系统管理,对求细致分析编目数据流程、增加辅助标目工作功能、建立和维护规范档、仔细设计好书目规范数据库,加强献编目管理功能,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献编目管理系统,使献编目自动化程度得以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我爱山菊花     
我总忘不了奶奶家屋后的山菊花。我想对你说,山菊花,你虽然不像鸡冠花那样红得似火;不像月季花那样娇艳美丽;更没有兰花那样幽香;也没有君子兰那样珍贵,但我仍然喜欢你———山菊花。那是暑假期间,山野上很少看到鲜艳的花朵了,只有山菊花还开得灿烂依然,绚丽似锦。那天,我到奶奶家屋后的山上去玩,无意中看到了很多山菊花,我便被它们深深地吸引住了。山菊花的花瓣不粗不细;淡紫色的花蕊里那一颗颗露珠,悠悠地,娇滴滴,亮晶晶,就像纯情少女的眼珠儿;纤细的茎柔而韧,这一切都是那么富有神韵。乍看还真有点像狮子头,看着,看…  相似文献   

19.
章从以人为本及知识管理概念出发,阐述了“以人为本”在知识管理中如何体现育人的理念,在知识管理中如何实施“以人为本”服务理念。提出团队的协作是知识管理的最基本模式;激励机制是图书馆实施知识创新的有力手段;人力资源是高校实施知识管理最重要的环节;强化隐性知识的挖掘,是增强献信息中心竞争能力的基础保证;献信息中心储藏的献资源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评估条件;做好知识管理服务是高校献信息中心职能的体现等观点,最终为实现知识创新服务。  相似文献   

20.
墨香传爱     
杜冠楠 《家长》2012,(1):39-39
这个计算机和网络无处不在的时代,让我们这些成年人在不知不觉中忘记了浓香的墨汁味,忘记了柔而韧的毛笔,忘记了宣纸上那一圈圈逐渐扩散的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