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大学生知识与能力不和谐发展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它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既有学校方面的原因,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要根本改变这一状况,需要加强学生实践性教育环节,多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和条件。使其知行统一,不断提高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研究者往往也是教育教学或管理领域的实践者,他们负有将自身的研究成果(知)转化为相应的教育教学或管理实践(行)从而使知行统一起来的责任。知行统一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就高等教育研究队伍中的大学教师而言,其必要性在于教师的角色要求、根除教育研究成果与实践不一致的弊病、推动教育实践发展以及研究成果发挥作用、检验、完善、丰富与发展之需要;而研究成果的可转化性、高等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双重角色则为知行统一提供了可能。但实践转化的意识缺失、教育责任感不足、研究质量的制约、自主权缺乏以及评价制度的消极导向等原因制约了高等教育研究者的知行统一。为此,大学教师应树立既要求"知"也要求"行"的观念、强化教育责任感、提升研究质量;同时,大学应保障教师的教学自主权、改革重科研而轻教学的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3.
关于知行的关系问题,毛泽东同志作了经典性的表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73页)但近年来,随着认识论研究的深化,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其中知和行的关系问题,以及知行最终统一于什么,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本文就知行系统的规定、知行相互决定及知行最终统一于需要,谈一些粗浅看法。一、知行系统的规定知就是认识,行就是实践。知行各自组成为系统。认知系统是包括人类全部观念的知识体系及一切意识现象。对这个系统可以  相似文献   

4.
对天津市6个区县94所学校415名数学教师,天津市4个区县11所学校440名学生的调研,发现:(1)学生方面,对"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自我认知随年级的增长呈下降趋势,同时,在学习主动性与思维能力表现上存在不足;(2)教师方面,在自我反思、引发学生独立思维与变式教学上存在问题;(3)相关性方面,第一,班级规模与"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效果息息相关;第二,补课次数越多,学生越倾向于过多记忆数学,教师对学生"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方面的指导就越弱;第三,教师越不重视每节课的"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教学活动,学生自我感知学习的压力越大,也就越不喜欢该教师;第四,教师布置课下作业越多,课上越不重视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也就越不重视引发独立思考与实际应用等"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教学活动;第五,课上,教师越不重视让学生上讲台向全班同学阐述各自的观点或解题方法,越不重视数学实践活动,布置给学生的课下作业就越多,学生也就越不喜欢数学学科.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深度分析"诚实的复杂性"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社会生活的需要,也是初中阶段学生成长的需要。对诚实的复杂性进行深度分析,要从学科概念、社会生活以及知行统一的角度进行分析,从而形成对诚实复杂性的深刻认识,以此来实现深度教学、促进学生成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没有热情就没有教育"。热情,是教师从事教育职业的内驱力,也是教育事业对从教者最基本的要求。它决定了教师在前行之路上,将无怨无悔地如园丁细心呵护、培育一棵棵稚嫩的幼苗,点燃学生们求知的渴望。它体现在优秀教师的知行统一的实践和细致入微的关爱之中。因此,引燃和保持教师的热情就成为关乎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7.
促进大学生"知行合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问题,也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必然要求。面对当代大学生存在的知行脱节、知行背离的现象,通过理论梳理与教学实践研究,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在理论教学中坚持"以知导行":培养理性、纠正偏差、提升认知;在实践教学中促进"知行转化":培养情感以强化行为意愿、加强实践以巩固认知状态、锻炼意志以促进知行统一;在考核评价中推崇"知行并重":考核内容上理论与品行并重、考核主体上教师与学生结合、考核方式上静态与动态互补。  相似文献   

8.
"知"主要指人的道德认识,"行"主要指人的实际行动,"知行统一"就是道德认识和实际行动的统一。当前初中学生在思品课的学习中懂得了道理,却不能很好地把它转化为实际行动,知行不一,导致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差。如何才能帮助学生真正做到知行统一,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谈谈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9.
道德"知"、"行"是德育过程中的两个关键阶段。二者关系密切,道德认知是道德行为的基础和先导,道德行为是道德认知的产物和外在表现。近期,高校加大了对大学生道德知行的培养,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导致人们道德知行之间产生矛盾,出现言行不一现象,严重影响到德育的实效性。解决当代大学生道德知行矛盾必须在深入分析其形成原因的基础上,优化社会环境,形成道德知行统一的氛围;引导教育对象自觉进行自我教育,最终形成道德习惯;以实践训练的方式搭建内化与外化的桥梁;加强民主法制与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巩固道德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社会对大学生寄予厚望,而当代大学生生存在文明行为知行不统一现象,其原因有社会方面和教育方面的。要建设好社会大环境,加强教育指导力度,强化实践操练环节,使学生全面掌握文明行为知识,知一行一,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11.
数学理论脱离实际一直都是小学数学课程中所存在的严重问题,小学生无法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应用数学知识,无法处理认知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也是"应试教育"遗留下来的令人担忧的问题。在素质教育中,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已经不再是"知识本位"的学科,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逐步成为数学课程的主流教学思想。因此,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都应该树立知行统一的教学思想。对知行统一思想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论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的知行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大学生的知行统一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终极目标。恩政课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必须反思思政课教师对实践教学的“知”与“行”问题。思政课教师对实践教学的“知”与“行”有机统一后,能更好促进学生的知行统一,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思想品德课教学强调联系实际,这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是新时期学生发展和思想品德课发展的需要。打通课堂与现实生活界限,带上学生熟知的社会生活现象,促进学生感悟、体验、思考和成长,就是"生活即教育"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理论只有实践,才可能产生行为,才可能知行统一。将思品课堂与变化、动态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是高效思品课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需要努力学习教师道德理论,树立人民教师道德的理想人格;需要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知行统一;需要学习先进教师的优秀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5.
有这样几个人,他们学习最前沿的科学知识,身处象牙塔的顶端,却一次次走访大大小小的工厂,与一线的工人面对面。有这样几个人,他们本应待在宽敞明亮的实验室内摆弄实验仪器,却一次次穿上防护服,亲身接触工厂中以脏乱和危险著称的工业废水处理排放环节。他们是谁?他们属于一个团队——南开大学"知行南开"研究生社会调研项目土著微生物处理化工废水的可行性调研与实践探索团队。精诚组队,深钻一线"知行南开"研究生社会调研项目土著微生物处理化工废水的可行性调研与实践探索团队的负责人李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从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到毛泽东知行统一观形成的思想史.揭示了中国知行关系演变过程中所体现的文化发展规律,并认为从知行合一到知行统一也是一个实践与认识的唯物辩证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7.
<正>一、教材分析《哲学与人生》第七课侧重点是"如何在知行统一中提高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其中第四框题内容是"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着重阐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引导学生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因此将本次德育实践活动课主题设计为"让成功之花为我们常开",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形成信念,践行成功教育。二、教学目标1.以学生的点滴"成功"以及相关评价为引导,增强  相似文献   

18.
热情,是教师从事教育职业的内驱力,也是教育事业对从教者最本真的要求。它决定了教师在前行之路上,将无怨无悔地如园丁般细心呵护、培育一棵棵稚嫩的幼苗,点燃学生求知的渴望。它体现在优秀教师的知行统一的实践和细致入微的关爱之中。点燃和保持教师的热情就成为关乎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9.
教育过程是一个知行统一、情意结合的过程,教育细节是教育过程中有待开发的教育资源。学生的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手势都有可能成为让我们为之一振的教育细节;教师的一声问候、一个动作、一次表扬也都有可能演绎出精彩的教育。只要我们敏锐地抓住它,深入地挖掘它,  相似文献   

20.
贵在知行统一政治课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阵地,要发挥好它的作用,首先要在“知”上下功夫,即引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这是政治课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然后要在“行”上做文章,即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付诸于社会实践,落实在行为上,做到知行统一,这是政治课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