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其他民族语言不同,汉语中,"狗"的文化内涵以贬斥、否定为情感基调,"狗"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骂语词。这是汉民族文化心理特点决定的。在汉人眼里,狗,只是工具或玩物;狗,"性格"偏执,"品格"卑下,跟汉民族同情弱者、嘲弄权贵、贵和尚中、不偏不倚以及平均主义等文化心理要求相背离,因而让人厌恶和憎恨。  相似文献   

2.
<正>在不同的人眼里,一定有着不同的我。在同学眼里,我也许是一个热爱学习,乐于助人的好学生。在老师眼里,我也许是一个勤奋好学,聪明伶俐的好孩子。在父母眼里,我也许是一个乖巧懂事,讨人喜欢的乖女儿。可你们不会知道,在你们看来如此优秀的我内心埋藏了太多无法言说的苦衷。我并不是想让你们为我去改变什么,我只是想让你们知道:我,只是一个孩子。我同样渴望自由、渴望激情、渴望洒脱……可是,在这个"乖女儿"的头衔  相似文献   

3.
妙语圆桌     
都是国王罗伯特·科赫是德国著名的医生和细菌学家。有一天,他被召到王宫去为国王看病。"你给我看病,不能像看别的病人那样!"国王说。"请原谅,陛下,"罗伯特·科赫非常平静地说,"在我眼里,病人都是国王。"音乐皇帝据说,拿破仑在歌  相似文献   

4.
"场",<尔雅·释宫>说:"路、场、猷、行,道也."<说文解字>解释"场"字:"祭神道也.一日田不耕;一日治谷田也.从土,扬(去提手边)声."依据<周易>卦爻辞:易就是场.在古人的眼里"场"就是天下、世界与社会.在现代数学的场论中,"场"是一个关于时间和空间的函数.  相似文献   

5.
双面妈妈     
什么样的妈妈是你眼里的酷妈妈?要是你跟"大侠"金子光一样,很"庆幸"地碰上了一个双面妈妈,相信发生在你们家的故事也一样精彩。"话梅"们,一起给妈妈们提些金点子,但愿她们都能成为我们眼里的"晴朗"好妈妈,"绝世"好妈妈。  相似文献   

6.
<正>在"互联网+"时代,"风口"这个词近来频繁地被提及。"我们这代人整体来说都是很幸运的,所以不用找风口。"在百度CEO李彦宏眼里,"风口论"其实是充满了投机思维的方式。"其实互联网加任何一个行业都可以做很多花样了,如果你踏踏实实做,很可能做得越来越成功,如果天天想跟风,看见什么‘热'就跟着做什么,这样  相似文献   

7.
边勤燕 《教育艺术》2007,(12):22-23
人们常说:"千里马常有,然伯乐不常有."我们要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和赏识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这样,每一个孩子都是"千里马",或可成为"千里马".而在现实中,我们却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真笨,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所以在学校里就出现了快慢班,后进生;在家里就出现了"没出息的孩子".其实,一块石头在孩子眼里只是一件玩具,在建筑者眼里是一块没有用的废品,而在雕塑家眼里却将是可成就的一件完美的艺术品.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们也要以欣赏者的眼光去洞察孩子身上潜在的美.笔者结合自身实践,谈谈如何去赏识我们的后进生.  相似文献   

8.
大众化理论不仅仅是关于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量的理论,而且是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目标的一种预警理论,同时也是描述高等教育活动变化的一种理论。在西方学者眼里,"大众化理论"被认为是一个"学术概念",而非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依然是绵绵细雨的春天,在一个寻常的大山中一个寻常的泉眼里,"奔奔"便在这儿,从某个泉眼里出生了。这儿是个水潭,潭连着一条小溪,小溪之后是不知名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IN语     
"如果她在我眼里也是一个天后的话,那我每天听她的歌就可以了,每天说Hi就可以了,或者去喜欢或者去敬畏就可以了。"——在谈到如何看待王菲  相似文献   

11.
泰格特的《窗》通过一扇心灵之窗写出了人性的美丑与冷暖,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也看到了人性的卑劣,更看到了人性的冷漠。一个利他,一个利己;一个热情,一个冷漠。这之间的距离,就是一扇心灵之窗。"窗"在高尚者的心灵中幻化出了灿烂的生命之花。在他的眼里,"窗"的世界是充满着一方光明、美丽、令人向往的净土。他是用心去看世界,用感情来描述生活,所以看到  相似文献   

12.
曾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偏科"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数学偏科生说:"英语老师眼里的宝,数学老师眼里的草."英语偏科生说:"数学课上站C位,英语课上胆小鬼." 对于每一个偏科的同学来说,这种体验真是难以言说的"痛"! 或许很多同学都听说过"木桶效应":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 同样,"木桶效应"在学习上...  相似文献   

13.
数字0     
在小朋友的眼里 0是一枚圆圆的硬币 在树叶的眼里 0是虫儿咬的一个洞 在小草的眼里 0是一颗晶莹的露珠  相似文献   

14.
王阳明的"去人欲而存天理"来自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且二者又存在诸多差异,主要有三:其一,朱熹讲"性即理",既讲人之性又讲物之性,并且认为人、物之性都是禀赋天理而来;与此不同,王阳明讲"心即理",以为天理即人之道心,人之良知。其二,朱熹认为,"存天理,灭人欲"首先在于"即物而穷其理""格物致知",然后"为善以去恶",从而"克尽己私,复还天理";与此不同,王阳明反对朱熹所谓"即物而穷其理"之说,认为"去人欲而存天理"只是就心上讲求,"存天理"只在于"去人欲"。其三,朱熹认为,"存天理"与"灭人欲"是先后不同且又相互统一的两种工夫;与此不同,王阳明认为,"去人欲"与"存天理"是同一的,"去得人欲,便识天理",并且特别强调去除人欲。然而,他们都讲天理与人欲的对立,要求去除人欲,因而又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正>可以辽宁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刘昕:在父母眼里,好学生是不能和"差生"来往的,因为父母们怕"差生"把自己的孩子带"坏"了。可是,"差生"也是人,一个成绩差的学生已经感到很自卑了,如果周围的同学  相似文献   

16.
作品信息     
<正>●毕飞宇推出首本随笔集《写满字的空间》毕飞宇第一本随笔集《写满字的空间》日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我的第一部散文随笔集子,散文主要靠你和生活的关系,要去感受和判断,它离作者特别近,所以你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它会将你全部暴露出来。我比较害怕这个,所以散文在我眼里是  相似文献   

17.
汉语里,"光"象征梦想、远方、未来等能够吸引和指引人前进的事物。一个人眼里有光,心里才会亮堂;一个人心里亮堂,才会对未来充满期待和向往。正所谓:心怀光亮,才有远方。教育是指向未来的事业。这或许意味着:第一,教育本身即有"趋光性",教育应该是"向光而行"的;第二,教育的目的,是培育"有光"的人,能够"发光"的人——因此与其说"教育照亮未来",不如说,"有光的教育",才能照亮未来。  相似文献   

18.
正数字"9"一向耀武扬威,因为在数字0、1、2、3、4、5、6、7、8中,9最大,而且,9还可以"分身"成0和1。但是,一件事情之后,"9"突然变得谦虚起来。事情是这样的——这一天,"9"来嘲笑"3"了:"小子,你不但是我的三分之一,还连特长都没有。看,哥哥我都能分身成0和1,你真的好惨啊!我建议你去幼儿园补习一下吧!""3"气得上气不接下气,经过思前想后,"3"决定去投奔"标志王国"。  相似文献   

19.
<正>近十余年,"文化"在教育界也成了个摩登的词儿,"校园文化""教研文化""学校文化""教学文化""班级文化""育人文化",不一而足,想起个词儿,要做个事儿,似乎不挂上"文化"二字就显得没文化。"文"者,文理、花纹也。《易经·系辞下》:"物相杂,故曰文。"《礼记·乐记》:"五色成文而不乱。"后引申为文字、文辞,在儒家眼里,"文"是一脉相传的礼乐、典章制度及伦理、价值观。"化",是指变化、教化,《周礼》中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用一整套的礼乐典章制度和价值观去教化人、改变人,从而达到社会治理之目的。"文化"说到底是用一些精神规范去教化人、规范人、改造人。  相似文献   

20.
里尔克1902年在<图像集>中说:"你是一朵花,却在做着果实的事;你是一杆枪,却在行子弹之意;你的情绪属于蔚蓝,人却在飞翔……"在里尔克的眼里、或者说赞美里,"飞翔"是蓝色的第一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