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产性服务业具有高科技含量、高渗透性、高附加值、高产业带动力、高开放度、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等特征,并呈现出规模化、国际化、融合化、集群化、虚拟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近年来,青岛市生产性服务业有了较快发展,但是与先进国家和国内先进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从青岛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视角,分析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建议应突出“蓝色、高端、新兴”制造业转型升级为生产性服务业开拓发展空间并提供政策支持,从而加快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
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举措。综述学术界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研究成果,揭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通过供需循环体系和创新循环体系形成内在互动关系,但也存在制约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有效互动的瓶颈因素,从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制造业服务外包化等方面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3.
当前,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出现了融合发展的势头,主要表现为第三产业向制造业渗透,制造业为现代服务业提供广泛的发展空间。文章以河南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及发展现状为背景,探讨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信息化融合发展思路和融合路径,为我省政府及相关部门推进信息化与制造业、服务业的融合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能有效提升产业竞争力,进而促进现代产业结构体系的构建和优化升级,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通过分析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产业融合的现状发现融合的速度、范围和深度有待加强。针对融合现状,从政策环境、平台建设和技术创新、集群式融合以及结合区位优势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6.
目前,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首先应该解决的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方向问题。国外对生产性服务方面的研究较早,主要集中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促进因素、与制造业的关系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生产性服务业等方面。而我国关于生产性服务的研究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主要集中在生产性服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在经济结构转型中的作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建议等方面,尚缺乏关于面向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方向的深入研究。本文将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方向进行研究,并结合具体实例对面向制造业生产性服务的几个主要类型的发展方向进行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   

7.
8.
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发展的重点,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在分析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发展关系的基础上,论证了走集聚化道路是加快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速度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制造业生产过程融入越来越多的服务要素,服务业与制造业出现了融合互动的态势。唐山市作为典型的工业基地,其制造业快速发展和升级,但缺乏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为其提供战略支撑。因此,唐山市需大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深层融合,依托深水港口和基础产业优势,以唐山湾"四点一带"和"四大主体功能区"为布局重点,推进现代物流、专业服务、会展服务等关键领域的发展,以增强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长三角地区的服务业和制造业关联度较高,但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依赖度有下降趋势,且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长三角地区一体化程度在不断加强,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服务中心,周边城市和地区为腹地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体系,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商务中心的地位已初步确立。  相似文献   

11.
在产业融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本文依托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基本概念,研究辽宁省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一体化协调程度。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对辽宁省两业融合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到以下结论:辽宁省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综合发展指数呈现出显著下滑和缓慢下滑的态势,辽宁省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耦合度较好,协调度一般。针对结论提出建议:强化综合素质教育、提高企业的信息化和自主创新能力、做好地区计划以及实现两业融合。  相似文献   

12.
利用回归分析与灰色关联法对佛山近十年来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的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目的在于进一步明晰佛山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间的发展关系,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我国产业融合程度不断加深、融合趋势不断增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但“两业”融合水平不够高,政策落地难,资金、人才、土地等要素不足。厘清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作用机理,探寻深度融合的实施路径,有助于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激发企业创新发展内生动力、推动产业链提质增效升级、促进我国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群是建立在相互依赖基础上并体现整体协同优势的企业群落系统。产业集群理论的应用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从分析发展区域钢铁产业集群的重要意义入手,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探讨鞍山发展主导产业的具体思路,以期思考方向、指导实践,提高鞍山钢铁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部分,一方面,吉林省拥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另一方面,省内制造业的发展也存在着诸多瓶颈,其中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互动程度不够已成为阻碍我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但国内外对吉林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以及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研究尚不充分,因此迫切需要开展这方面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7.
根据泉州制造业基地的发展现状,构建先进制造业基地评价指标体系,测评泉州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分析泉州制造业基地建设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泉州向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的途径.研究表明泉州已经具备发展先进制造业的良好的物质条件和产业基础,但先进制造行业所占比重偏小,外向度较小,产品国际竞争力较弱.泉州应培育新兴产业,扶持企业技术创新,打造产业集群品牌,以加快泉州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现代服务业既包括新兴服务业,也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其本质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分析保定市服务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快保定市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明显滞后于制造业发展,应该通过实现协同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借鉴美国、日本、英国、意大利、韩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上海、北京、香港、台湾、广东、江苏等省市促使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实现融合发展的相关经验,从通过技术升级换代来提高竞争力、加强不同制造业的联系以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组建跨行业的共享研发机构和技术创新平台、鼓励制造业进行产业分离、培育适合于制造业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支撑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实现两者协同发展的措施安排。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辽宁生产性服务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逐年提高。但随着辽宁制造业改革升级、结构调整,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发展水平已经不能适应制造业发展要求。积极探索辽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共生融合,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为新一轮经济增长奠定基础,是今后辽宁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