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当今社会,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在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着不良品德行为的问题。这必须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研究青少年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成因及应对措施,以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当前,在青少年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不良品德行为的问题:有的学生盗窃、抢劫、或是敲诈勒索,所得钱物挥霍一空,用于出入游戏机室、歌舞厅;有的学生坑蒙拐骗,打架斗殴……凡此种种事实,触目惊心,确实应该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觉醒及深刻反思。必须认真研究青少年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策,以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刘文学 《甘肃教育》2011,(14):29-29
行为不良学生是指在校内外多次发生违反校规校纪、违反社会公德且在群体中表现较差的学生。只有做好这些学生的转化工作,才真正体现了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社会发展越迅速,对人们的思想影响也就越大、越深刻。“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学生的可塑性很强,最容易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所以,他们也就特别容易受到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产生不良行为。形成学生不良行为的主要原因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客观因素,如错误的家庭教育,不良的社会环境,片面的学校教育等;二是主观因素,如学生自身对正面教育的逆反心理,动荡偏激的思想情绪,不良习惯,脆弱的自制力等。  相似文献   

6.
7.
预防和矫正农村初中问题学生课堂不良行为必须坚持的原则有爱心灌注、坚信问题学生能够变好、长期坚持持之以恒、因人而异反复矫正原则;可以采用的方法有纪律强调、精彩吸引、旁敲侧击、佯弃、爱心提醒、激将、惩罚、学法指导、表扬感化、家庭配合等方法。要坚持不懈的预防和矫正农村初中问题学生课堂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8.
未成年人犯罪是影响社会安定的突出问题。大量事实证明,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犯罪行为,往往是未成年人犯罪经历的三部曲。因此,为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发生,学校必须首先预防未成年学生不良行为的产生,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9.
一、中小学生不良行为的形成原因1.家庭的影响。①父母、长辈教育方法不当,正确引导不够。有的家长教育子女贪占便宜,避重就轻,"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其做法养成了青少年的自私;有的家长对子女过分宽容,不分是非曲直,偏袒护短,忽视对子女团结、协作、助人等意识的教育;有的家长教育子女投机  相似文献   

10.
论学校在预防青少年不良行为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少年不良行为关系到每一个青少年的切身利益,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家庭、学校和社会要了解青少年不良行为的特点,要关心学习困难学生,注意学生同辈群体的影响等,努力从源头上减少青少年不良行为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到教师是他们的“自己人”,使我们的工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人”效应呢?  相似文献   

12.
李少林 《广西教育》2007,(10A):12-12
一、青少年犯罪的现实分析 今天的青少年是未来国家的主人、民族的希望。他们当中绝大多数是优良的,但是大量的事实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的趋势。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以盗窃、抢劫等侵财型为主,此外是伤害、故意杀人、聚众斗殴、诈骗、强奸、流氓等类型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13.
金永余 《现代语文》2006,(8):99-100
我校属于公立职业高中,去年高一新生招收150名,总分平均317分(包括素质、美术、体育分),我兼两个班语文课。学生平时的行为习惯偏差,出口成“脏”、抄袭作业、学风懒散、上课发短信、夜间不睡白天睡、上网吧等等恶习见不鲜。我认为造成这些不良行为有以下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14.
徐新 《教育现代化》2006,(7):126-126
法国学者孟德斯鸠曾经说过人要受三种教育:父亲的教育、老师的教育与社会的教育。任何孩子的发展脱离不了特定的时空。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教育构成了孩子活动空间与受教育的环境。当前由于三方面教育的不协调与价值冲突,对学生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职业道德教育特别是学生的养成教育,愈来愈为广大教育者所关注。当代职高学生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他们绝大部分思维活跃,乐观自信,有较强烈的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但也毋庸置疑,由于少数学生认知和自控能力的偏差,存在着种种不良行为,如上课好动分心、迟到早退,课后谈情说爱、打架斗殴,有的还吸烟赌博、迷恋网吧,等等。这些不良行为,不仅干扰学校的正常教学,更为严重的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准确把握和认真分析当前部分职高学生的不良行为,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矫正,对于促进职高学生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中日青少年不良行为数量不断增多。"非行"这个词很长一段时间也成了日本社会的流行语。由于青少年的这种"非行"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危害,所以这个词也倍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那么,我们该如何来看待这种"非行"呢?让我们从以下几点来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17.
陈培 《教书育人》2002,(11):41-42
班务工作中,我们常发现一些学生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良行为。此时,如果一味地加以批评指责,不但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有时还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但是,如果能在批评教育的同时,讲点技巧,变换变换角度,针对不同的对象,运用灵活的方法,努力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然后把老师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运用迂回法教育学生高三班主任陈老师,对班上一名刚刚受到学校处分的后进生非常关心,他多次找该生谈话,并帮助他制定了早日撤消处分的计划。一个月下来,该生确实有了一定的进步,学习…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青少年学生致人死亡事件接连发生.不说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亲生子女用刀砍死、毒死父母的案件,仅仅去年十月一个月就发生了三起在校学生杀死无辜的老师案件.此后这段时间又发生多起类似事件.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为什么未完全进入社会的青少年学生--祖国未来的花朵,会采取如此狠毒的手段把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给毁损呢?我们又该怎样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呢?本文将从青少年暴力行为的成因出发,提出自己的预防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己成为现代社会犯罪中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犯罪率的居高不下现状,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以此为基础,对于当前青少年犯罪的成因进行分析,并从成因中得到预防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抛开来自同伴压力和流行文化的消极影响。很多父母对子女具有不可思议的巨大影响作用。最新的研究表明,父母借助自身的巨大影响力能够有效抑止孩子们接触不良事物,比如饮酒、吸烟和使用非法药品。同样,父母还可以借助自身的影响和努力以确保孩子在学业和未来生活中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