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作者从引导学生重观察、启发学生重想象、指导学生重积累等方面,提出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点滴看法。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尽管各利,辅导资料铺天盖地,应有尽有;尽管老师耐心引导,但是学生还是觉得“无话可说,无处着手.无事可写,害怕作文”。如何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动脑、动口、动手和认真观察,并学会积累词汇和生活素材。因此,我在实践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尝试。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去把握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呢?我认为应鼓励学生多观察、多写一些自己亲身经历的感兴趣的事.并运用潜移默化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写作的兴趣,这样学生在创造情景美的同时也能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我们也应该多方而地考虑到孩子们所学所想以及所看到的事物,到大自然中去找一些他们喜爱的自然景物,激发他们说出自己亲眼看到的真实情感,消除学生的恐惧感和自卑感,使学生自强自信,不怕说错,敢于做驾驭语言的主人,  相似文献   

3.
一、作文离不开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石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要让学生广泛地阅读,不断增加词汇量,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积极引导学生到生活大课堂中学习生活的语言。把家庭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学校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班级和班级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当学生头脑中储存的材料与日俱增,学生对作文就不会再“望而却步”,“无米下锅”了。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习作教学一直困扰着我们。提到作文,教师怕教,学生怕学。学生作文成为敷衍老师的一种学业负担,教师苦口婆心,口干舌燥,劝说的语言车载船装也难引起孩子的作文兴趣。学生不知所云,两眼茫然,习作仍是假话连篇,语言干巴,令人沮丧。也许是我们教师指导习作时,让学生远离了丰富多彩的习作源泉——生活,我是一名在农村待过的小学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小学作文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将来的语言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推进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而我们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是,教师命题,学生苦于“无米下锅”,这种做法使学生作文水平难以提高。为设法摆脱小学作文教学困境,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20,(61):31-32
小学语文是基础性的学科,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关系到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极其重要的构成元素,教师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作文教学活动进行优化改革,能增强作文教学有效性,对学生的作文学习能力进行针对性训练。文章在简要分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要求的基础上,针对有效促进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措施进行了探究,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仅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掌握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最基础的知识;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初步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生产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为了使将来升入初中的小学生明确,中学数学教材和小学数学知识之间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统一性,自己在小学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和掌握的能力与中学学习具有密切的关系,小学数学教学还必须重视中小学数学教材在教学中的衔接。下面就这一问题谈些不成熟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作文是其它学科学习的基础,特别是小学阶段学生作文水平如何,关系到他们一生中的写作水平和学习情况。所以小学阶段抓好作文教学非常重要。那么,如何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呢?我们的点滴体会如下:一、细抓字。字是学语文的基础。一个人如果不识字,写不对字,不会用字,就...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习作教学一直困扰着我们。提到作文,教师怕教,学生怕学。学生作文成为敷衍老师的一种学业负担,教师苦口婆心,口干舌燥,劝说的语言车载船装也难引起孩子的作文兴趣。学生不知所云,两眼茫然,习作仍是假话连篇,语言干巴,令人沮丧。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害怕写作文,害怕上作文课,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一些教师脱离教材,脱离学生实际,提出过高的要求,使学生感到写好作文高不可攀,产生惧怕心理。笔者认为,清除这种现象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作文题目预告。许多教师把作文题目公布后,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常常弄得小学生束手无策。有的学生的作文即使能够完成,也大多是三言  相似文献   

11.
李强 《黑河教育》2013,(3):40-40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发生很大的变化,从教师角色、教学方式到学生学习方式都有不同程度的转变。笔者一直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在平时教学中累积了一些经验,现针对小学作文教学浅谈点滴体会。一、运用多种方式开展作文教学语文新课标指出:要珍惜小学生独特感受,为作文教学开辟新理念、新思维、新空间,注重对学生兴趣的激发,由要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中总遇到一些基础差的学生需要跳一跳,摘着果。如何在作文教学中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各自的起跑线上都有所长进,最终达到目标,这是语文教师多年的追求。几年来,我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体会。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7—9岁的儿童想象力最丰富,他们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新鲜感,总想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经历过的一切绘声绘色地讲给同伴听,兴高采烈地告诉大人们;同样,他们也对一切不能理解的事物产生好奇心,要向大人们发出天真、奇异的疑问,渴望得到满意的答案。如果能抓住这一阶段儿童的心理需求,提前进行适合儿童健康发展的作文训练,会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近十年来,我在小学低年级进行了面向儿童的提前起步、说话引路的开放式作文训练的尝试,收到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习作教学一直困扰着我们.提到作文,教师怕教,学生怕学.学生作文成为敷衍老师的一种学业负担,教师苦口婆心,口干舌燥,劝说的语言车载船装也难引起孩子的作文兴趣.学生不知所云,两眼茫然,习作仍是假话连篇,语言干巴,令人沮丧.也许是我们教师指导习作时,让学生远离了丰富多彩的习作源泉——生活,我是一名在农村待过的小学语文教师,多年来一直担任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对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做了一些探索,有几点体会写出来,以求教于大家.一、引导观察,顺“手”牵“羊”要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仅靠每学期的作文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指导学生练习把自己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自经历的事情,用生动流畅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在作文的教学工作中,我经常鼓励学生多练笔,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动手.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可是作文很难,特别是小学生作文更难,因为他们才开始写作文。因为难,学生写作大多是"为作文而作文",老师的教学则变成了"为高分而作文"。为了让学生得到高分作文,每次作文训练时,很多老师都喜欢弄两篇"下水作文",因而,越来越多的学生作文言辞相似,大意相同,千人一面,万人一腔。有些老师还教学生背优秀作文,考试考到了照着葫芦画瓢,致使假大空作文、"克隆"作文泛滥成灾。如何做好作文教学工作呢?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多年的我有些困惑,通过实践摸索,我对小学作文教学有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笔者从事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发现农村学生的作文水平不容乐观。一到作文的日子,学生们绞尽脑汁。有的苦于没有材料可写,有的不知道怎样把事情说具体,有的语言干瘪……学生为了完成教师的作文任务,说些与主题毫不相干的话,更不要说语言生动,结构合理了。其实,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生活之美每时每刻都存在着,只是这些学生不知道平平淡淡才是真;不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微小镜头;不明白从一粒沙中可以见世界,从平常中也可见特别;不善于用发现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所以在农村小学从教的教师们要善于引导小学生放亮眼睛去看,放大思维去想,放稳笔去写。还要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们的写作兴趣,始终注意通过多种方式,着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见闻感受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使他们乐于观察,乐于写作。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了“作文与做人的统一”,警示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力戒“千篇一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体验和感受,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情;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圈子,接触外部环境,培养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18.
小学作文如何教?如何按照新课程标准去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这一直是小学语文老师的孜孜追求。应该说,《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习作这一部分已经讲得十分清楚。踏踏实实地按照《标准》的要求去实践,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还是能做到的。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要从内容入手,指导学生选择有意义的具体内容和恰当的形式,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现笔者就结合作文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一、从内容入手,丰富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提高学生思维认识水平的重要途径,是为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师应使学生在快乐中轻松地掌握写作技巧,打破作文难、无内容町写的局面,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