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向心灵问好     
鲍罗是纽约贫民窟里一个快乐的孩子,父亲受过良好教育,但他过早离开人世,让鲍罗母子成了穷人。鲍罗爸爸给孩子留下了一笔心灵遗产——微笑着向每一个人问好。识字不多的母亲,一定要鲍罗坚持他家的良好家风。贫民窟都称鲍罗母子是没有钱只有一张嘴的“绅士”,故作多情的伪君子。  相似文献   

2.
原本认为家长与孩子能有一个共同爱好再好不过了,这不仅使家长与孩子多了一个沟通平台,还会使家长与孩子的心能拉得更近,但一次一对母子的对话打破了我的这个观念。  相似文献   

3.
母亲对婴幼儿是“一个世界”“一个他人”,母亲象征世界,母亲代表他人。母子依恋一旦建立,孩子就时常表现出欢快、活跃的情绪,喜欢操作物体,好探索,尝试接近新事物。所以母子依恋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健康的情绪情感,养成自信、勇敢、好奇、探索的良好性格,并促进孩子智力发展。  相似文献   

4.
俞君杨 《家庭教育》2007,(2X):24-25
母亲对婴幼儿是“一个世界”“一个他人”,母亲象征世界,母亲代表他人。母子依恋一旦建立,孩子就时常表现出欢快,活跃的情绪,喜欢操作物体,好探索,尝试接近新事物。所以母子依恋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健康的情绪情感,养成自信,勇敢,好奇的良好性格,并促进孩子智力发展。[编按]  相似文献   

5.
幸福的法则     
俊卿 《教育》2007,(36)
我小时候,生活在波士顿的一个贫民窟里。贫民窟的女人上班时只能把孩子留在家里。有一个慈善机构建了一个封闭式的操场,让我们这些没有人照顾的孩子也有地方安全地嬉戏玩闹。每天早晨,母亲们出门时,孩子们都集中  相似文献   

6.
商人出生在一个贫民窟里。和所有出生在贫民窟的孩子一样,他好争斗,爱喝酒、吹牛和逃学。  相似文献   

7.
财富的秘密     
佚名 《良师》2011,(12):10-11
狄奥力·菲勒出生在一个贫民窟里,和所有出生在贫民窟的孩子一样,他争强好斗,也喜欢逃学。惟一不同的是,菲勒有一种天生会赚钱的眼光。他把一辆街上捡来的玩具车修理好,让同学们玩,然后向每人收取十美分,他竟然在一个星期内赚回一辆新玩具车。  相似文献   

8.
王冠 《少年月刊》2010,(5):12-14
法拉第是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他小时候只上了两年小学,是著名的自学成才的科学家。 18世纪末,法拉第出生在伦敦附近的一个贫民窟中,父亲是一名铁匠,母亲是洗衣妇。法拉第小时候并不聪明,但也不淘气,是个规规矩矩的孩子,没有人认为他将来会有多大出息.  相似文献   

9.
这是个直实的故事: 在纽约一个叫大沙头的贫民窟里,生活着一群黑人孩子.他们旷课斗殴,甚至砸烂教室的玻璃.  相似文献   

10.
假文盲     
在滴水成冰、寒风呼啸的冬天,一位中年妇女抱着一个小孩子,急匆匆地向“母子上车处”走去。但是“母子上车处”已经站满了身强体壮的青壮年。这位抱着孩子的中年  相似文献   

11.
菲勒出身在贫民窟里,他和很多出身在贫民窟的孩子一样争强好胜,也喜欢玩,调皮甚至逃学。但与众不同的是,菲勒从小就有一种善于发现财富的非凡眼光。  相似文献   

12.
一位美国贫民窟的女教师在回答研究人员提出的:“为什么您的学生住在犯罪多发的地方却有这么好的成长纪录?”“您是怎样把良好的影响带给那些孩子的?”这样的问题时,竞自言自语地说:“我是很爱那些孩子……”  相似文献   

13.
假文盲     
在一个寒风凛冽的大冬天,军嫂阿秀带着九个月大的儿子急急忙忙往车站赶。原来,她当兵的丈夫还没有见过孩子,这回要她带孩子去探亲。车站里人可真多,有点人山人海的味道。还好,售票员告诉阿秀,车站为了方便带孩子的妇女搭车,专门设了个“母子上车处”。阿秀挤出人群,好不容易找到了写有“母子上车处”五个醒目大字的标牌,正要吁一口长气,但很快发现本是供母子上车的通道里已经站满了身强力壮的男子汉!他们衣着高档,表情冷漠,有的看书,有的低头看地,有的直视前方,来稿快评似乎都不认识“母子上车处”这五个连一年级小学生都认识的字,心安理得…  相似文献   

14.
商人出生在一个嘈杂的贫民窟里,和所有出生在贫民窟的孩子一样,他爱好争斗、喝酒、吹牛和逃学。惟一不同的是,他天生有一种赚钱的眼光。他把一辆街上捡来的玩具车修整好,让同学们玩,然后每人收取半美分,他竟然在一个星期之内赚回一辆新的玩具车。他初中毕业后,真的成为了一个商贩。他卖过小五金、电池、柠檬水,每一样他都做得得心应手。其中让他发迹的是一堆服装。  相似文献   

15.
淘猫妈 《家长》2009,(2):15-16
原本认为家长与孩子能有一个共同爱好再好不过了,这不仅使家长与孩子多了一个沟通平台,还会使家长与孩子的心能拉得更近,但一次一对母子的对话打破了我的这个观念。那是去年暑假里的一件事,周六,一位朋友约我吃饭,好久没见,我这馋猫便被美食所吸引,忙不迭地跑到约会地点,谁知道是酒无好酒宴无好宴!她哪里是请我吃饭,而是想让我帮她解决她与孩子之间的沟通问题。  相似文献   

16.
鼓励     
在纽约一个叫大沙头的贫民窟里,生活着一群黑人孩子。他们旷课斗殴,甚至砸烂教室的玻璃。校长为了教育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每天在课堂上,都要为孩子们看手相,预测孩子们的未来。  相似文献   

17.
罗杰·罗尔斯是纽约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他出生在纽约一个声名狼藉的贫民窟,在这儿的孩子长大很少能找到体面的工作,然而,罗杰·罗尔斯却成为了纽约州的州长。他的成功是从一个小小的信念开始的。  相似文献   

18.
狄奥力·菲勒出生在一个贫民窟,和很多出生在贫民窟的孩子一样,争强好胜,也喜欢逃学。但与众不同的是,菲勒从小就有一种发现财富的非凡眼光。他把一辆从街上捡来的玩具车修理好,让同学们玩,然后向每人收取0.5美分。在一个星期之内,他竟然赚回一辆新的玩具车。菲勒的老师深感惋惜地对他说:“如果你出生在富裕家庭,你会成为一个出色的商人。但是,这对你来说已是不可能的了,你能成为街头商贩就不错了。”菲勒中学毕业后,正如他的老师所说,真的成了一名小商贩。他卖过电池、小五金、柠檬水等等,每一样都经营得得心应手。与贫民窟的同龄人相比,他…  相似文献   

19.
<正>印度的《儿童之声》是一份由流浪孩子创办,并由流浪孩子撰写和编辑的报纸,是世界上非常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报社设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一个贫民窟里,报纸每月出版一次。16岁的查德尼是《儿童之声》报的创办者兼最初的主编;同时他还有另外一个令人惊讶的身份—新德里街头的一名流浪少年。  相似文献   

20.
作为母亲,都希望与自己的孩子建立一种亲密的关系,而众多的事实和相关的研究也表明:良好的母子关系对于孩子的个性形成及社会性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1958年,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贝最早提出用“依恋”这个词来形容一个人对与他关系最亲近的人的那种强烈而深厚的情感,而这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