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去年,我们学校发生了一件“怪事”:高三有一名学生经常迟到,有时还无故旷课。班主任采取了一些帮教措施,如写检讨、个别谈话等都没奏效。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要求该生把家长请到学校来,试图与家长沟通。达到配合教育的目的。第二天,该生带着一位中年妇女找班主任谈话,称是自己的母亲。没想到,当这位“母亲”谈到该生情况时,却露了馅,她什么也不知道。班主任感到很意外。经多方面调查才得知,该生并没有回家找家长,而是在大街上花20元钱雇了一位临时母亲,来学校走一遭的。一时,花钱雇“母亲”的怪事成了师生们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姜桂芳 《班主任》2014,(9):35-36
学校清理财产时发现一名住宿生睡觉的席子坏了,要求该生照价赔偿。班主任通知学生赔款,该生不愿意。面对同样的情境,两位班主任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式,导致最后的结果不同。以下为处理过程。将学生叫到办公室后,A班主任说:“你自己睡觉的席子,为什么不珍惜还要弄坏?”学生不说话,歪着头,斜着眼,一副不服气的样子。A班主任没办法让学生开口,也就无法了解事情原委,只好通知家长来学校赔款,但家长觉得证据不足,不愿赔偿。A班主任没辙,以“该生没看管好财产”为由要求赔偿,家长不服。  相似文献   

3.
“怎么能让体育老师当班主任呢?”新学期开学当天,几位学生家长代表找重庆市巴蜀小学校长廖文胜“沟通”,他们刚刚得知新学年将由一位体育老师担任孩子所在班级的班主任,于是强烈要求撤销该项“任命”。时至今日,仍然有家长不能理解学校的做法,“你看哪所学校让体育老师当班主任呢?”一位家长向记者诉苦说,“体育老师怎么成?就从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方面想吧,也得由语文或数学老师当班主任。人在少年时期受班主任影响非常大,选择小学班主任可是关系孩子一辈子的事!”而在校方看来,家长们“体育老师不能当班主任”的观点可以理解,但并不正确。…  相似文献   

4.
一位学生的“劣迹”引起了全校老师的思考:初一一新生开学仅两周,作业就经常不交,经班主任和家长联手教育后,每天终于能及时上交了,各科老师和家长均很欣喜。两周后,一位数学老师在批改该生作业时惊讶地发现,该生作业的正确率仅为10%,所写的内容许多与布置的作业风马牛不相及,再详看以前及其他各科作业,一律如此。当班主任找该生了解原因时,该生说:“刚上初中,科目增加了许多,作业  相似文献   

5.
如此父母     
有句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我们痛心地看到,有少数家长,没有当好这位“老师”,没有用好这个“课堂”。某中学一位班主任给我讲了这样两件事。(一)一位女生和邻校一位男生谈恋爱。上课走神,无心向学,成绩直线下降。学校几经教育,她仍不肯斩断情丝。无奈之下,只好请出“法宝”──通知她家长来校,商讨解决办法。她的家长来了,来的是她的母亲。当教师把她不足15岁的女儿陷入早恋泥坑的消息告诉她时,这位母亲听后不是怒颜厉色,而是喜形于色:“好呀,老师,我女儿这么快就找到老公了,不用让我…  相似文献   

6.
潘学荣 《文教资料》2006,(7):186-187
由于家庭教育的失误,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学校教育行为的不到位等诸多因素,一个学校,一个班级难免产生学习上一时有困难的“学困生”。做好学困生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与学困生家长关系的处理得当更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那么如何解决好这一难点呢?笔者认为,必须注意以下“十忌”:一忌:繁复告状降灾难家长是班主任做好学困生工作强有力的后盾,班主任可以通过家访、书信、电话、家长会等多种形式联系家长。双方知彼知己,才可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现实情况是大多数学困生并不喜欢班主任接触家长,家长也在不知不觉中疏远了班主任,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7.
<正>想起前几天的那个情景,泪水就在眼眶里打转。那是一个星期五的下午,教导主任董晶晶过来找我,说有一个家长来学校闹事,赖在学校不走,实在是没有办法。我连忙问:"怎么回事儿?"原来,这位家长是一位离异的父亲,他的孩子在我们学校就读,他到学校来,想看看孩子。但是,这个孩子从小跟随母亲生活,母亲也已改嫁,孩子根本不知道这个亲生父亲的存在。出于保护学生的心理,班主任和教导处的教师不同意让他  相似文献   

8.
与家长联系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联系”二字有互通的含义,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教师找家长的多,家长找教师的少,互通也就成了单向的,要改变这一局面,就是要变“家校联系”为“家校合作”,在合作的基础上,把家庭和学校的两股教育分力拧成一股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9.
一些学习不好的中小学生怕家长参加家长会后遭到训斥,竟临时借“父母”开家长会。学校教师提醒一些家长今后应常与学校取得联系,以免受孩子欺骗。上周六,本市某中学召开的家长会上,初一某班班主任发现一名学习不好的女生的“母亲”与前些日子见到的有点不像。家长会后老师欲留下她准备说说她的孩子的功课等问题时,这位“母亲”早已无影。本周一早晨上课时老师再三询问,这名女生才承认,原来是她怕家长知道她自己学习不好后训斥或打她,便在马路上花了5元钱,央求一妇女代替她的母亲参加家长会。上周,在另外一所学校的家长会上,初二某班的班主任…  相似文献   

10.
其实我想留     
我找了很多要出去打工的理由,母亲终于成了我的支持者。一早,我和母亲就赶车到了学校准备退学。那些同学和送他们读书的家长也陆续地来到了学校,他们个个笑容满面。有位母亲对自己的女儿说:“娃,我们为你花这么多的钱,你在校可要好好学习哟。”那站在旁边的女儿冷言道:“晓得了,老说,烦不烦!”那母亲听后低头不语。我和母亲都看在眼里,默默不语,我不喜欢她对她母亲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以下是笔者亲历的几件事情:镜头一:一个滂沱的雨天,下午刚上课,办公室的门“哐啷”一声被撞开了。被推进来的是一位脸上布满血印的男孩,身后跟的是他怒气冲冲、手里还提着一段绳索的母亲。原来,连续一周来,儿子都是“按时”上学放学,直到今天早晨班主任打电话询问家长,孩子的病好了没有,单身的母亲才知道儿子已经一周都没有到学校了。跟踪之后,发现儿子在泡网吧。  相似文献   

12.
“怎么能让体育老师当班主任呢?”新学期开学当天,几位学生家长代表找重庆市巴蜀小学校长廖文胜“沟通”,他们刚刚得知新学年将由一位体育老师担任孩子所在班级的班主任,于是强烈要求撤消该项“任命”。时至今日,仍然有家长不能理解学校的做法,你看哪所学校让体育老师当班主任呢?”一位家长向记者诉苦说,体育老师怎么成?就从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方面想吧,也得由语文或数学老师当班主任。人在少年时期受班主任影响非常大,选择小学班主任可是关系孩子一辈子的事!”而在校方看来,家长们“体育老师不能当班主任”的观点可以理解,但并不正确。巴蜀小学主管教育教学工作的研发部部长杨泽平介绍,该校班主任实行双向选择,先由教师申报,校领导随即进行权衡和选择。引发争议的体育老师曾在其他学校当过校长,曾教过语文、思想品德、科学等课程。一位教育专家指出,认为体育老师不能当班主任的观点的逻辑起点是,体育班主任将影响到孩子的学业成绩,透过体育老师当班主任引起争议这件事,反映出人们对教育的理解过于片面;将教育等同于教学,将教学过程理解为升学时的成绩。体育老师当上班主任 学生家长纷纷反对  相似文献   

13.
我在当班主任期间,因排座位曾遇到过挑剔的学生家长。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通过各种渠道以各种理由为其孩子择位。有的让本校老师打招呼,有的让有关方面的领导说情,有的干脆直接找班主任老师提要求。有一天,一个家长亲自找到我要为其女儿择位。他女儿本来个子不是太高,总是坐在第三排,这次排位置我让其换到了第四排,为此该生回家后对家长发牢骚说:“老师为啥让我坐在第四排?我在第三排坐惯了。×××同学凭啥坐我原来的位置?”该生家长近乎哀求地对我说:“王老师,还是让俺坐第三排吧。否则会影响她学习的。”我说:“这…  相似文献   

14.
上学期期末考前一周,我被学生处通知班里一名女生小付谈恋爱被举报。该女生是传统意义上的中等生,学习成绩一般但学习态度端正,课堂表现平平从不主动举手,也从不主动找老师问问题,但也从不惹事闹事,默默无闻在班里存在感不强。因此这样的“乖孩子”会谈恋爱我是万万没想到的,但事情已经发生,身为班主任我必须立刻着手处理。我马上联系了该生的家长,让他们速来学校。  相似文献   

15.
七月的一天,如东县马塘小学正在举行首期母亲学校结业典礼。天气热,人心更热。一位学员代表发言时激动地说:“母亲学校办得好,它是办在咱心中的学校,愿这株新苗与我们的子女一起茁壮成长!”话音未落,就博得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四个月一期的母亲学校赢得了众多家长的欢心,这里颇有一段缘由哩!马塘小学老校长是个有心人,她看到有的家长常常从单位请假来给孩子送早点,有的家长极力为孩子错误辩解,有的家长甚至来帮孩子做值日生……这些孩子妈妈围着“小太阳”团团转,认为这  相似文献   

16.
案例1:新学期开始,我担任了一个初一新生班的班主任。开学三天后下午放学时分,我在班上正准备放学,忽然发现教室外站着一位家长。不知谁说了一声:“是路路的妈妈。”我想,正好,我正准备找她,她今天却“自投罗网”!我简要强调了新生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后,就宣布放学,急忙走出教室叫住了家长:“路路的妈妈吗?您好!我是路路的班主任。关于孩子的事情,我想跟您谈谈,请您到我办公室来好吗?”“什么事啊?”到了办公室,家长没来得及坐下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相似文献   

17.
梁小红 《中国德育》2010,(5):65-65,93
【背景】为了保障学生在校内外的安全,促进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避免不良事故的发生,学校设立学校门岗“出门条”制度,要求凡是在校内请假外出的学生,家长必须找班主任开“出门条”,写清接走的具体时间、原由、返回时间、家长与学生的关系、联系电话等,并由家长和班主任双方签字,学校门口保安看到“出门条”后,家长和孩子方可离校。  相似文献   

18.
七月的一天,如东县马塘小学正在举行首期母亲学校结业典礼。天气热,人心更热。一位学员代表发言时激动地说:“母亲学校办得好,它是办在咱心中的学校,愿这株新苗与我们的子女一起茁壮成长!”话音未落,就博得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四个月一期的母亲学校赢得了众多家长的欢心,这里颇有一段缘由哩!马塘小学老校长是个有心人,她看到有的家长常常从单位请假来给孩子送早点,有的家长极力为孩子错误辩解,有的家长甚至来帮孩子做值日生……这些孩子妈妈围着“小太阳”团团转,认为这  相似文献   

19.
“叫你家长今天下午5∶00前务必到学校来。”时下,不少班主任,只要学生犯了错,就要学生把家长叫来。“叫家长”似乎成了不少班主任教育学生的一招“杀手锏”,解决棘手问题的一根“救命稻草”。
  固然,学生的健康成长,有赖于学校、社会、家庭的共同努力、全面教育。班主任常和家长联系,可以保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协调性,增进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感情。但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如果无论事情大小,犯错轻重,动辄“叫家长”,过多过滥了,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甚至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同时还会引起家长的恐慌与反感。  相似文献   

20.
《南昌教育》2006,(1):63-63
一名学生家长为了鼓励孩子,三番五次找到班主任李老师,想让老师给孩子个“官”当当。这令老师犯了难。日前,记者从武昌中北路中学昕到这样的一件怪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