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生态视域中的师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关系是教育大厦得以建立的基石,而理想的师生关系则是良好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当然要素。真正的教育意味着人和人心灵上有着最微妙的相互接触,而学校则是师生的心灵相互接触的世界。“文化生态”这一观念包含着对多样性、差异性、独特性、个体性和自主性的尊重。  相似文献   

2.
文化生态视域中的师生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文化生态学的意义上,班级是一个由教师和若干有着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所生活的不同社区文化背景、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气质的学生结合而成的文化生态组织。师生关系不只是一种单纯的私人关系,它具有公共领域中人际关系的特征。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把教师和学生看成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班级是一个社群,教师便是班级中的社群领袖。在教室这一文化生态圈中,自由表达、自主探索、协作生活应该得到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教育意味着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接触。学校是人们心灵相互接触的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学校人文环境构成因素之一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灵的发育成长必然产生直接的影响,而师生之间真诚的交流与沟通,就会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教育要以人为本,教师就要更多地了解  相似文献   

4.
在长年担任高中年级班主任的实践中,我逐渐对“文化生态”这个概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文化生态”这一观念包含着对多样性、差异性、独特性、自主性的尊重。这一术语力图标识群体成员之间在精神、心理、情感、价值观以及行为等方面的互动关系。从文化生态学的意义上来看,班级是一个由教师和若干有着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所生活的社区文化背景、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气质的学生结合而成的文化生态组织。如何在这一组织中,产生群体动力这种良好的生态现象,教师或者说班主任无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来“经营”这个生态圈呢?一是树立新型的适合学生心理的“互动性”教育观,二是树立新型的适合学生心理的“朋友性”教师观,三是树立新型的适合学生心理的“移情性”学生观。实验一:唤醒“赏识”有人说,我们不见得喜欢我们所赏识的人,但一定喜欢赏识我们的人。  相似文献   

5.
生态一词在生物学领域特指生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环境的坏决定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否和谐,而“文化生态”是指教师、学生之间在精神、心理、情感、价值以及行为等方面的互动关系。理想的师生关系是“文化生态”的核心,是良好教育的内在因素。布贝尔指出:师生关系本身既是人与人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更是教师和学生作为人而存在和发展的独特方式,具有无可比拟的教育力量。所以,“文化生态”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师生的身心健康和教育教学的效果。建立和谐的“文化生态”,教师的作用非常关键。笔者多年来就怎样处理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文化生…  相似文献   

6.
全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要搞好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关键,而课堂教学又是师生实现其生命价值的主要阵地。师生关系是教育大厦得以建立的基石,而理想的师生关系是良好教育的内在要求,学校、课堂则是师生心灵相互接触的世界。对新型的师生关系可表述为:首先,师生关系从实质上来说是受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现实的影响。其次,师生关系的内涵是师生关系为一种工作关系,即师生都应履行法律规定的社会职责和社会义务。教师的教是法律规定的教育下一代的责任,学生的学是法律规定的接受教育…  相似文献   

7.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从事比较教育研究也有一个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问题。目前,急需解决的是如何认识这个问题。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将是一个既相互竞争,又越来越互相依赖的复杂而多变的世界。目前的世界正处在三大变动之中:经济全球化、国际格局剧变和科技大发展。人类的交往不断增加,有着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接触的机会也随之增多;这就有一个需要了解多种文化,学会与不同文化的人相处并进行合作的问题。所以,世界各国都很关注多元文化的研究,并把加强多元文化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一大课题。日本称之为“国际理解教育”并把  相似文献   

8.
布贝尔曾说过:“具有教育效果的不是教育的意图,而是师生间的相互接触。”可见师生关系是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师生关系是由师生的行为因素、认识因素、情感因素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其中任何一种因素都会影响师生关系,最终不同程度的影响教学效果。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因此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克服自己的思想和知识局限,作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禅宗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中一经诞生,便与中国山水诗给下了不解之缘。在诗禅相互交替、洽融契合中,强化和浓缩了中国文化中本来就很发达的“悟”的因素,使山水诗走上前台,成为名旦,揖别了效颦自然的幼稚,出脱得令千古诗人们心荡神摇而苦苦痴迷。铃木大拙在《禅与生活》中指出:“禅就其本质而言,是人看自己生命本性的艺札”而诗歌,则是人在其本质力量对象化过程中生命意识的内敛与外释的艺术。这两种“艺术”,都属于真正的哲学意义肝的超越,都是建筑于超脱现实功利的价值体系之上、而潜入心灵和宇宙之内的艺术。最早也是最佳地以诗歌…  相似文献   

10.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它是一个涵义复杂的概念,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这一点在中外电影中也有体现。中国电影中“师道尊严”和外国电影中“交流”、“对话”的师生关系形成鲜明的对比,从对两者的差异性比较分析中,希冀能对新课改教育环境下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有所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古往今来,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在开启民智、弘扬道德与科学等方面发挥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教师的人格力量及其对学生的影响。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和人的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在这“相互接触”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人格对于青少年学生心灵的成长和人格的形成无疑具有深刻的影响,这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以及任何奖惩制度都无法代替的。荣格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也表明,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精神和人格的个性化发生着极大的影响,对学生人格的形成能起到培育、引导、感染和…  相似文献   

12.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一组最基本的关系,它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文化的影响更加深刻。文化背景不同,所产生的师生关系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体育教学的和谐,首先是师生关系的和谐,也就是指师生关系融洽,和睦相处。正如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纯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体育创新也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创新教育,本身是教育技术创新、优化组合教育资源,把人才学、教育学、创造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析了宋明两代与清代命字的不同特色及其思想文化渊源。宋明两代在继承传统命字方式之外,因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制约,还创造出“×臣”、“×叔”、“×夫”、“×人”等命字新格式,即以“人”为宇这一最突出的特点。清人则以居所建筑、地形地貌、田园村野、风光景物、四时天象等命字,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而这一特色正源于清代的社会文化背景。可见不同的社会思想文化土壤,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命字现象。  相似文献   

15.
“真正的教育意味着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接触,学校是人们心灵相互接触的世界。”因此,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师生间流畅、有效的沟通是理想教育的应有之意。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咨询专家高顿(Thomas.Gordon)认为接受他人是培育良好关系的重要因素。接受令儿童深思,敞露自己的情感;不接受则使儿童焦虑不安,导致反抗致使交流滞塞、终止。但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如果你接受一个孩子,他会保  相似文献   

16.
关爱与体罚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和人的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教师法》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然而有的教师却背其道而行,对学生缺乏关心爱护,甚至施以体罚。这样做既违犯了《教师法》又违犯了《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既有损教师的形象,又妨碍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在教师中开展文明从教、依法执教已刻不容缓。广大教师必须清醒认识到,关爱与体罚在学生教育中有着完全不同的作用。关爱学生直接体现着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相互交往的机会将越来越频繁,这对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跨文化沟通和协调的问题,我们对此应早做充分必要的心理准备。人们往往容易轻视社会生活的文化因素的影响,以为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沟通,只存在一个语言障碍,只要克服了这一关卡,就可以像同“自己圈子里的人”一样交往。实际上,跨文化沟通和协调要复杂得多。美国的绿色贝蕾帽部队经常会被派遣到世界各地执行特殊任务。特殊的职业要求他们必须熟悉不同的文化环境,要求不论在任何文化环境中,都要做到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看起来像个当地人,被称作“文化变色龙”。由于我国对外开放的时间还不长,普通国民与异文化背景的人实际交往的机会不多,跨文化沟通的复杂性还不易被人们意识到,这种局面应该改变。邓小平说,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学习必要的有关异文化的知识和跨文化沟通与协调的知识,应该是教育面向世界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通过相互交往和影响而逐步形成的人际关系。教师和学生是教育领域中的两大社会角色,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分别占据不同的位置,履行着不同的职责。由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文化、年龄经历、认知方式和个性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之间的交往存在一种无形的屏障,而一切教育活动的组织、安排、进行和效果都取决于师生的交往情况。可以说,教育过程实际上也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的过程,相互沟通的过程,在学校中,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只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情感气氛,才能提…  相似文献   

19.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教育技巧的顶峰即师生之间心灵交往的和谐境界,它深刻地表明和谐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在老师的面前无拘无束、畅所欲言,语言上的沟通则是心灵上沟通的前提。确实,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听其教”。  相似文献   

20.
班级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基层单位 ,而班主任则是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班级面貌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工作态度、教育艺术水平、教育方法、组织管理能力以及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 ,一个班级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是 :“师道尊严” ,所谓“一日为师 ,终生为父”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不但是绝对的思想权威 ,而且是绝对的道德完人。封建传统教育在本质上是奴才教育 ,教师的地位与权威依附于对统治者的神化之中。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朋友”关系 ,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