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成语云“形影不离”“如影随形”,意思是说有形就有影。比如人,只要在有光源的地方,就会产生阴影。人的阴影是客观存在的,不能因为阴影是黑的,便心生厌恶,甚是不喜欢,总想千方百计去抹掉。其实,阴影的出现,正好说明人接受了某个光源的洗礼,光源越强阴影便越强,人的立体感也就越强。  相似文献   

2.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结尾部分有几句话:“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明明白白地写着。那“阴影”是“紫色的”,“那就是哲尔赛岛”,所以,很多人就很自然地滑读过去,不去关注这个“阴影”有什么特殊意味了。其实,这“阴影”是别有意味的,我们不妨品味一番。  相似文献   

3.
厚与薄读书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书越读越多,眼界就会越来越阔,知识就会越来越丰,积累就会越来越富,于是书便越读越“厚”了———原来这“厚”是指装在脑子里的聪明才智。另一种说法是:书越读越多,水平就会越来越高,理解就会越来越深,能力就会越来越强,于是书便越读越“薄”了———原来这“薄”是指书提供给我们的营养变成的知识才干,数学家华罗庚说:“书要多读细读,由厚到薄;然后总领全书,由薄到厚。”金玉良言!博与专读书要“博”。鲁迅说:“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可见,“博”方能开阔视…  相似文献   

4.
也谈职称评定●陆强拜读了96年第5期贾永生先生的《职称评定应注重正确引导》大作,颇有同感,很多单位确实是“越评越影响团结,越评越妨害工作,越评越抹煞是非”,“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不服不行”。面对职评,很多人越来越困...  相似文献   

5.
在父母看来,厨房里的电、气、火和刀、叉、锅、碗都充满了不安全的因素,是轻易不让孩子涉足的“危险重地”,而在孩子眼里,越是“危险”的地方越让人感到好奇,越想去探究一番。于是便有了父母对孩子的种种限制。其实,父母只要每天利用5分钟时间,厨房就能成为很好的家教课堂。  相似文献   

6.
逆反心理是一种情绪厌烦或情绪对立状态,是人感情上的反感或烦闷的体验。它可以说是“常见病”、“多发病”。比如,保尔、张海迪本来很受学生的崇拜,可一旦教师讲他们讲得太多,学生便开始产生反感;本来,学生对某个现象很想发表意见,甚至大有不吐不快之感,可一旦老师将之引入主题班会,大家便畏惧、厌烦起来;一个同学本来不受大家欢迎,可老师一批评,他她反而获得了众人的同情……逆反心理既是客观存在,那就回避不了,就必须认真对待。那么,在教育教学中该如何防止和疏导学生的逆反心理呢我以为,注意以下几点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将心理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是时代的要求,素质教育的呼唤。英语教学是小学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这就有必要对学生学习英语存在的许多心理阴影进行剖析,对症下药,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阴影,从而更好地学习英语。一、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潜在的心理阴影探究阴影之一:胆怯心理。由于英语是一门外国语,不同于汉语,缺少一种语言环境,而这种语言环境对于一个学外语的人来说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就使刚接触英语的小学生来说有了心理负担,产生了胆怯心理。阴影之二:自卑心理…  相似文献   

8.
读书忠告     
好书读得越多,人就越有智慧,便越有本领和教养。培根就说过:“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相似文献   

9.
国民总体品德发展规律可以归结为四条。(1)德富律: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越快,物质财富增加的越多,对于这些物质财富的分配越公平,人们的生理需要、物质需要的相对满足的程度便越充分,因而人们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和欲望便越多,人们的品德便越高尚。(2)德福律:一个国家的政治越清明,人们的德福便越一致,人们做一个有关德的好人的道德愿望便越强大,他们的品德便越高尚。(3)德识律:一个国家的科教文化越发达,该国国民普遍的道德认识水平便越高,国民的品德便越高尚。(4)德道律:道德越优良,它给予每个人的压抑和损害便越少,而给予他的利益和快乐便越多,于是人们遵守道德从而做一个有关德的人的动力、道德欲望和动机以及道德意志便越强大,因而他们的品德便越高尚。基于国民总体品德发展四大规律,国民总体品德培养方法便可以归结为“宪政民主”、“市场经济”、“优良道德”和“思想自由”四大制度建设。因为一个国家的制度越接近四者,该国的政治便越清明、经济发展便越快、财富分配便越公平、科教文化便越繁荣、所奉行的道德便越优良;这样一来,国民的德福便越一致、物质需要的相对满足的程度便越充分、做一个有关德的人的道德欲望和道德认识以及道德意志便越强烈,从而国民的品德便越高尚。  相似文献   

10.
人越老越好     
《成人高等教育》2005,(1):47-47
“人越老越好”,这是美国人提出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1.
不尽人意词文不通刘盛嶷兴许是有“差强人意”(原意是还算能振奋人心。“差”,稍微、大致;“强”,振奋。现用以表示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一词,于是有人便来了个“不尽人意”,近来一些报刊上也赫然出现“不尽人意,”仅以《重庆晚报》为例,就多次出现“不尽人意:”...  相似文献   

12.
班干部是班级的骨干力量,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一个班级教育管理的质量,往往与班干部力量的强弱及其发挥作用的大小有密切关系。因此,班主任在接班后,就应重视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让他们在班级里充分发挥作用。班主任要做到“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就必须努力避免以下四种心理效应。一、晕轮效应“晕轮效应”又称“光环作用”,是指看待一个人时,由于他的某一特点十分突出,于是在观察者眼里,他就被一种积极或消极的“光环”所笼罩,这一突出特点便掩盖了其他的特点和品质。这种在认知上先入为主、“顾此失彼”的“晕轮效应”,…  相似文献   

13.
许多事情往往过犹不及。就说人的行为,没有目的当然不行,目的性太强了更不行。目的性太强了.就会出现“目的颤抖”。什么叫“目的颤抖”?有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被试者给小小的绣花针穿上线,事先激发他们不同强度的目的性,比如设置价值不同的奖品。结果发现,被试者目的性越强,越全神贯注地努力,手就越颤抖得厉害,线越不容易穿入。  相似文献   

14.
“蒙怨”,是指学生蒙受委屈,心中怨恨没有及时得到疏解而形成不良的情绪。“蒙怨”现象一旦在学生尚未成熟的心理上留下阴影,就会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5.
高源 《中学生百科》2023,(18):22-23
<正>有段时间,朋友得到了一大袋西葫芦。她不想浪费掉,便使出浑身解数,换着花样一天两顿每天吃:清炒、凉拌、水煮、煎、炸、烤,或擦丝做成糊塌子……她哭着说她已经把这辈子的西葫芦都吃够了,以后再也不想看到这种浅绿色的东西,甚至看到“葫芦”两个字就反胃。这心理阴影,可真够深重的。心理阴影太普遍了,每个人肯定都会有那么几个,毕竟生活中让人郁闷的事物还是蛮多的。我呢,则是对大写字母“E”有心理阴影,  相似文献   

16.
语感的形成取决于人们对于自然、社会等客观事物的认识与改造的心理体验。人类语言正是人类在与自然社会交际中产生的用以表达自身这种心理体验的一种方式。一个人的这种心理体验越丰富,其表现出来的语感也越强。鲁迅曾经说过:“文学虽有普遍性,但因读者的体验不同而有变化,读者倘若有类似的体验,它也就失去了效力”。  相似文献   

17.
教学《越巫》时,与学生一同疏通文意后便有笑声不绝于耳。于是我便乘机问学生文章中哪里值得笑。学生答曰:越巫“善驱鬼”,结果却被假鬼吓得胆裂而死。于是把“越巫该不该死”的问题抛给学生,教室里一下子热闹非凡。“越巫该死。因为他装神弄鬼,蛊惑百姓,骗取钱财,而且‘至死不知其非鬼矣’。罪有应得,死有余辜。”“越巫不该死。孟子不是说:‘人恒过,然后能改’吗,教训教训他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致人于死地。”“越巫该死。因为他用迷信骗人,他不死,他的行为将被仿效,泛滥以后很难控制。”“越巫确实罪不可恕,但并没有到必死的地步。因为骗人…  相似文献   

18.
羞怯心理。过惯了被人“伺候”的日子,忽一日要自己动手找饭吃.便手足无措,脑袋一片空白,迟迟不敢踏步前进,求职现场结结巴巴、面红耳赤,这样的“特保儿”自然难受用人单位赏识。  相似文献   

19.
叛逆心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由于青少年正处于心理“过渡期”,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逐渐变得喜欢独来独往;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很多事情采取批判的态度。喜欢模仿,看到一些行为,自认为是“酷”是有个性的表现,便盲目模仿。  相似文献   

20.
学生上课睡觉,与同桌或前后排说话;在教师讲课时突然插话故意绕开教师讲课主题或让教师难堪;……课外抽烟、酗酒、赌博、打架、夜不归宿……并且“屡教不改”,当着老师的面驯服,背过老师便“旧病复发”;当着班主任一个样,在其他课堂又一个样,使得教师十分的头痛,便忍不住要问“你们到底整天在想什么!”“……”这部分学生大约要占到班级的60%。“他们到底在想什么”——在想如何表现自己,让同学看重自己,敬佩自己。就是一种狭隘的英雄主义在作祟。这些事情看似一种坏现象,实则是一种“个性”和“人格”“自尊自信心”形成初期所不可缺少的土壤。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学生这种“表现”。这种土壤的形成需要一定的环境,环境不允许它就会出现“强拧”的表现。要克服这种强拧性的“表现”,①是在形式上改“大班”为“小班”;②在观念上应该创造全面的素质教育评价和实施体系;③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清教徒形象,大胆的融入到学生中去,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感化他们;④加强反面教训教育,一切都在“游戏人间”的美梦中去培养人才,笔者认为是不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