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开学了,朋友读五年级的儿子琦琦兴高采烈地回家告诉父母:"你们猜今年是谁当我们的班主任?"朋友诧异地问:"谁啊,看把你乐的?"琦琦自豪地说:"是刚刚调来的刘老师,她长得真好看,有点像电影明星刘亦菲!她一进教室,我们班的同学就悄悄地说‘小龙女来了’,哈哈……"。  相似文献   

2.
一个多月前的一天,孩子放学归来,一进门就兴奋地说:“我们班主任今天实行一项‘新政’,改站着发言为坐着发言。老师说今后只要他上语文课,他点着谁发言,谁坐着发言就是了。”好。好。好。我一连说了几个“好”。心想这个“改良”,也许在全国都是值得推广的。以后一连几天里,我总是问孩子怎么样?你们班主任坐着发言的“新政”怎么样了?孩子总说:“我们老师一点哪个同学发言,哪个同学就总是情不自禁地站起来。老师也总是说,请坐下,请坐下发言。”后来,我也懒得问了。近日,我又想起那个“坐着发言”的“新政”来,于是问:“怎…  相似文献   

3.
“班主任做得好,学生一生难忘,做得不好,学生终生遗憾。”我们常常用这句话来鞭策自己。两年前,有位老师和我们说过一件事,他受远方朋友的委托给一位学生填报高考志愿,按她父母的意向,叫她填报师范专业比较理想,但总是动员不了她,她说:“只要不当老师,什么我都可以报。”问她为何不想当老师,她笑着说:“看到我们班主任做工作那么辛苦,背后许多学生还恨他,想到这我们就不想当老师了。”这件事对我们触动很大,深感做班主任工作责任重大,班主任的言行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如何在做班主任工作中减少学生的“恨”,如何使学生对老师的“恨”转变为“钦敬”,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我们认为可以从改变我们工作的方式方法,从“以人为本”找突破口。  相似文献   

4.
一个多月前的一天,孩子放学归来,一进门就兴奋地说:“我们班主任今天实行一项‘新政’,改站着发言为坐着发言。老师说今后只要他上语文课,他点着谁发言,谁坐着发言就是了。”好。好。好。我一连说了几个“好”。心想这个“改良”,也许在全国都是值得推广的。以后一连几天里,我总是问孩子你们班主任坐着发言的“新政”怎么样了?孩子总说:“我们老师总是一点哪个同学发言,哪个同学就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老师也总是说,请坐下,请坐下发言。”后来,我也懒得问了。近日,我又想起那个“坐着发言”的“新政”来,于是问:“怎么样,…  相似文献   

5.
一个多月前的一天,孩子放学归来,一进门就兴奋地说:“我们班主任今天实行了一项‘新政’,改站着发言为坐着发言。老师说今后只要他上语文课,他点着谁发言,谁坐着发言就是了。”好。好。好。我一连说了几个“好”。心想这个“改良”,也许在全国都是值得推广的。以后一连几天里,我总是问孩子,你们班主任坐着发言的“新政”怎么样了?孩子总说:“我们老师总是一点哪个同学发言,哪个同学就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老师也总是说,请坐下发言。”后来,我也懒得问了。近日,我又想起那个“坐着发言”的“新政”来,于是问:“怎么样,你们…  相似文献   

6.
换老师     
“妈,我今天流眼泪啦?”李丹仔细地看了看邵宇的脸,真的,眼睛红红的,脸颊上还有用手擦泪水的黑印呢。 “怎么?跟人打架了?”“嗨,我多会儿会因为打架掉泪?太小瞧我了。”邵宇摇着头说。“中午我们看见王老师了。” 王老师?李丹当然知道王老师了,她是邵宇二年级的班主任。邵宇他们班,一年换一个班主任,先是张老师,王老师,三年级一开学又改李老师了。当时,李丹还跟儿子开玩笑呢:张王李,就缺赵老师了。“看见王老师干嘛要哭呢?” “中午在食堂,梁林一眼就看见了王老师,于是他大喊了一声,我们班的同学就全都扑了上去。看…  相似文献   

7.
一天午睡时,我和往常一样,督促孩子们赶紧进寝室脱衣服休息。当来到琦琦床前时,我发现他比往日动作快,已经在脱衣服了,我就笑眯眯地边用手拍了拍他的小脸蛋边说:“琦琦今天真乖,好样的。”没等我说完,琦琦就口齿不清地说:“说我乖,还打我。”听到他的话,我心里很生气,就问他:“你说老师打你,那你脸上疼不疼?”他说:“有一点点疼。”我说:“那好,以后老师再也不碰你了。”说完,我气呼呼地离开了他的床边。那天晚上,我失眠了,觉得自己很委屈。我平常喜欢亲亲、拍拍孩子的小脸蛋,逗着他们玩的举动,竟让一个孩子误以为不…  相似文献   

8.
一天下午,我下课后,刚走出教室,后面一个女生就紧随其后出来了,手里拿着书和笔,叫了一声:“老师。”我突然想起,她前几天没来上课,班主任说她家里出事,请假回家了几天。于是我就问她:“家里怎么样,还好吗?”她说:“谢谢老师,还好,没事了。我想请老师帮我补一下课好吗?”  相似文献   

9.
一堂小学语文公开课,老师问学生:“花为什么会开?”A孩子说:“她睡醒了,想看看太阳。”B孩子说:“她一伸懒腰,就把花骨朵顶开了!”C孩子说:“她想和小朋友比比,看谁穿得漂亮!”D孩子说:“她想看看,小朋友会不会把它摘走?”突然,E孩子问了一句:“老师,您说呢?”老师想了想,说:“花特别懂事,她知道小朋友都喜欢她,就仰起脸笑了!”老师的回答,让人感慨万千。要知道老师原来准备的答案是:“花开了是因为春天来了。”可听到孩子们充满灵气的回答后,老师急中生智,把答案给改了。这位老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不惜放弃…  相似文献   

10.
我的两个小孙子都在小学读书,一个在三年级,一个在二年级。一天中午,别的孩子都放学回家了,惟独不见上二年级的孙子出来。怎么回事呢?他爸爸到学校去找,原来他正在老师办公室接受班主任的批评呢!经过了解,事情是这样的:他的一个同学不断地偷拿他的铅笔,他回家就跟他妈妈说了此事。他妈妈顺嘴就说了一句:“再拿,你就打他!”果然,这天这个学生又偷拿他的铅笔时,他就把那个同学给打了。老师批评他,他就说:“是我妈妈叫我打他的。”老师听完这话,非常生气:“你父母哪能这样教育孩子呀?。去把你妈妈叫来,我要好好跟她谈谈。…  相似文献   

11.
快乐岛     
虚惊 课堂上,小明睡觉了。班主任将他叫到办公室,小明惊惶失措。老师问:“小明,是不是昨晚熬夜看世界杯了?” 小明诚恳地认错道:“是的,今后不再看了。”老师一把抓住他的手急切地问道:“南斯拉夫和德国队谁赢了?” 老师不识牛 金虎放学回家,说老师太差劲儿。 妈妈问:“有什么理由说老师呢?” 金虎说:“老师连牛都不认识!” 妈妈问:“不可能吧?” 金虎说:“怎么不可能?今天我画了一头牛,老师不解地问‘这是什么’。” “而”是什么 老师说了一条谚语:“猫在老鼠眼里是老虎,而在雪…  相似文献   

12.
我做班主任工作已经十余载了,同事们总是奇怪地问我:“杨老师,这么多年来,你怎么跟学生父母相处得这么好?从未见学生父母对你有意见。”我听后,总以一句话对答:“因为我和学生父母是一艘船上的两只桨。”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要重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使教育工作更顺畅。我经常对学生父母说:“我是您孩子的老师,我更希望我们做一对亲密的朋友,做一条船上的两只桨,让我们荡起双桨,配合默契,使我们的小船不偏离航线,又快又稳地在知识和智慧的海洋中遨游。”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比喻呢?这其中还有几段小故事…  相似文献   

13.
市电视台要给初二(1)班演讲比赛录像。教室里却拥进了十几个聋哑学生,这给班主任老师措手不及,她皱着眉,小声嘀咕:“这可上哪找打哑语的,这可上哪找打哑语的呀?”坐在后排的商雀,两只手不停地绞着,此时此刻,她比老师还焦急。她能帮老师这个忙,但怕同学耻笑她。商雀顾不得那么多了,她站了起来,老师以为她有事呢,就冷着脸问:“你有事吗?”“老师,我……我会打哑语!”班主任老师怔住了,她扑哧一笑,轻蔑地问:“你懂哑语?” 商雀没吭声,埋下头,两只手仍不停地绞着。“好吧,你来试试!”老师半信半疑地说。演讲比赛开始…  相似文献   

14.
曾听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家长叙述,她的儿子上六年级,朋友和邻居都喜欢他,因为他的嘴特别甜。可是有一天,儿子问她:“妈妈你猜,我最不愿意打招呼的人是谁?我最不愿意打招呼的人是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可又不能不喊,真别扭!”  相似文献   

15.
夸美纽斯曾说:“太阳底下再没有比教师更高尚的职业了。”她的高尚就在于:她所从事的工作,塑造的是青少年的灵魂,谁赢得青少年,谁就赢得了未来。说她伟大,她像一面镜子,在与学生朝夕相处中,告诉学生如何做人,学生是老师的影子。说她光荣,她像一把尺子,衡量着做人的标准,鞭挞丑恶,把美还给学生。说她无私,她倾自己的所有知识想方设法教会学生;她像父母,以培养出超越自己的学生而自豪;她像兄长,与学生平等、友爱、亲密无间。做一名班主任,就要为了孩子,奉献一片爱“为学生奉献一切”,这是我在实践中信奉的准则。1994…  相似文献   

16.
三道考题     
周鹏 《师道》2002,(10):30
中专的最后一年,有一门课程叫《人生》,是当地教委编写的。对于枯燥的说教,我们并无多大兴趣,倒是授课的李老师教导有方,她善于联系教材内容,结合社会现实,抒发独到而精辟的见解,每每引人入胜。最后一节《人生》课,李老师说要考试。奇怪的是她并没有带试卷。“三道题目,都很简单。”李老师笑眯眯地说:“你们记得父母的生日吗?”同学们不禁哑然失笑———这能算是“考试”吗?李老师笑说:“记得父母生日的同学请举手!”片刻,女生都齐刷刷地举起了手,有几个男生畏畏缩缩的,举起了又放了下去。李老师并不作评论,继续问道:“…  相似文献   

17.
输·赢     
喜讯传来,我们班的王珊珊同学被评为“县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了1这一年来,她一直是同学的“小老师”,我的好帮手。荣誉当之无愧属于她。当我郑重地把大红奖状呈给王珊珊母亲时,她不以为然地撇撇嘴说:“奖状?老师,你来得正好,我要向你告状!”我懵了:“告谁的状?…‘告王珊珊的状呀。”我简直难以置信了。  相似文献   

18.
学会放弃     
一位从国外归来的朋友,让我回答一个问题:“皮球掉进洞,你该怎么办?”我不假思索地说:“这还不容易,往洞里灌水,皮球不就浮上来了吗?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就讲了。”朋友听了哈哈大笑:“单向思维!这是我们处理问题的一个误区。”接着,他开始复述国外一位教师的讲课——  相似文献   

19.
阿雨热线     
原来心与心可以如此贴近98距离是爱情的杀手阿雨:四年前我考入了一所大学,并在那里与外地的女同学恋爱了。我爱她,她也爱我。毕业分配时,由于当时的思想不太成熟,就谁也没说怎么办,便回到了各自的家乡。现在,毕业已经两年了,但我们的关系丝毫没受影响,并感觉谁也离不开谁了。她父母同意把她调到我这儿,但为了调工作,我们费尽心思也没办成。现在我们很苦恼。难道命运注定要让我们伤心一辈子吗?你能帮我们想想调动工作的办法吗?正阳县章建军王红娟老师:散文家张晓风讲过这样一个小故事:天热了,学校离海不远,老师就把学生带…  相似文献   

20.
最近看到这样一段章:笔的孩子放学回家,一进门就兴奋地说:“我们班主任今天实行一项‘改革’,改站着发言为坐着发言。老师说今后上语课,他点了谁发言,谁坐着发言就是了。”笔认为这是个好的改良,应该值得推广。以后几天里,笔问孩子“改革”怎么样了,孩子总说:“我们老师一点哪个同学发言,那个同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