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笔者昕了一些省、市、区级的公开课(含展示课、研究课、比赛课等)。总的来说。这些公开课融入了新理念、运用了新教法,三维目标基本落实到位,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成果,体现了上课教师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观念。但是,有一些公开课,体现出了一些不良倾向,即越来越“奢华”。这里所说的“奢华”不仅仅指投入的金钱过多,还指投入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过多。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韩智景 《辅导员》2014,(14):60-61
语文教师韩智景执教展示课 展示课虽然结束了,但备课、磨课直至公开课上的点点滴滴依然回荡在我的脑海中,促我深思。思考1:如何“让儿童站在课堂中央” “让儿童站在课堂中央”,这是偶然间看到的一句话,我特别喜欢,因为它体现了新课程下学生才是主体的教育理念。为此在这次备课、磨课的过程中,我也在一直思索着如何在这节课上凸显“让儿童站在最中央”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3.
在音乐课堂中,我听了无数次关于新课标解读的报告,也观摩了无数堂新理念下的音乐课,教师和学生的表现一律可用“完满”两个字来概括。激动之余,再走进我们平时的音乐课堂教学,想到一个问题:每位音乐教师每周有十二至二十节不等的音乐课,每堂课里都有不同的学生,还能做到堂堂课都那么“完满”?如果仅仅只体现在“公开课”、“展示课”、“亮相课”、“评估课”上,  相似文献   

4.
目前,一些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目标贪多求全、功能过多的现象十分明显,特别是在各种公开课中表现尤甚。上课教师似乎总想成为“融合高手”,让一堂课尽可能多地体现“课标”精神,尽可能多地展示全方位的教学预设,结果往往因承载的目标庞杂致使课堂失去亮点。正如特级教师高万同  相似文献   

5.
读了这个案例,我想表达三个观点。第一,支撑课堂教学质量的是常态备课。教学质量是在常态教学中一堂堂课地累积提高的。观摩活动要展示常态课,反对照抄名师教案,“拿来主义”;反对形式主义的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公开课实践的操作性要体现“绿色”特点:公开课要回归常态课,关注“素课”,避免失真、作秀.课力争上得自然平实,决不摆花架子,  相似文献   

6.
“文本解读个性化”的目标是什么?一些教师将其“一分为二”,即公开课上的“文本解读个性化”是为了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张扬学生的个性潜能;家常课上的“文本解读个性化”则是为了考试。公开课与平时的家常课风格迥异,公开课是为了展示,家常课是为了应试;有人听课就体现“个性化解读”,  相似文献   

7.
所谓公开课,即指在公众的场合,一人执教,让听课的教师“观而摩之”或“听而研之”,以达到切磋交流,进而改进教学之目的的课。常见的公开课类型大致有“示范课”“观摩课”“研究课”“汇报课”“实验课”“竞赛课”等几种。“竞赛课”算作一种特殊形式的“公开课”。  相似文献   

8.
心理教师在上公开课之前,都会经历一个“磨课”的过程。“磨课”是指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反复实践、琢磨及改进。通过回顾两节心理公开课的磨课历程提出反思:上好一节心理课,应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汲取整合及创新;心理课的“磨课”应关注学生主体地位辅导理念的实现,围绕核心目标开展活动设计,关注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最近,笔者听了一些省、市、区级的公开课(含展示课、研究课、比赛课等)。总体来说,这些公开课融入了新理念、运用了新教法,三级目标基本落实到位,展示了我省、我市、我区的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  相似文献   

10.
笔者所说的公开课,是指各个级别(低至校级、高至国家级)各种形式(传统式和现代式)、各种课型(新授课、复习课、综合课、实验课)的公开课、研讨课、展示课、示范课、观摩课等等。  相似文献   

11.
“骨干教师培训班汇报课”“、教坛新秀展示课”“、新课程培训示范课”“、名教师培养对象送教下乡观摩课”等等,这些年各种类型的公开课还真不少。听多了公开课忽然发现了一种现象,那就是公开课的内容似曾相识。初中语文公开课,总是离不开莫怀戚的《散步》、冯骥才的《珍珠鸟  相似文献   

12.
黄耀淦 《教书育人》2007,(10):40-41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引发了,一场语文教师思想的革命,使语文课堂教学异彩纷呈。然而“乱花渐欲迷人眼”,在这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打着“课改”的旗帜,把语文不当语文,把语文课上成了学科“综合”课,多媒体展示课等等。特别是在各种场合的公开课、评优课中更是大有“星火燎原”之趋势。  相似文献   

13.
荣文燕 《小学生》2012,(8):88-88
当前的公开课教学,可谓“花开满堂”。尤其是在新课改的春风下,更是“群芳吐艳”。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觉得:应该让公开课少一些热闹,让其恢复原来的真实。多给常态课一些关注,让课堂真正为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4.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各种各样的示范课、优质课、展示新课程理念的公开课越来越多。然而,反观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不禁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思考:什么样的课是“常态课”?如何在“常态课”中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如何使“常态课”教学也能产生与“公开课”一样好的效果,我们该如何去耕种好自己的这一亩三分地呢?  相似文献   

15.
在一些公开课、汇报课、展示课上,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无论学生读书、发言的情况如何,教师总是面带微笑地说:“棒极了!”“真是了不起!”“想不到你这么聪明!”……一节课中,赞扬之声不绝于耳。我们的学生需要这些赞扬声吗?答案勿庸置疑,教师的肯定和鼓励犹如阵阵春风拂面,学生得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信心。然而,当我们的课堂上充满着这些廉价的赞语时,那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16.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新的课程,开设之初没有太多的经验借鉴,因而以公开课为切入点就成了研讨教学、推动课程向纵深挺进的最佳途径之一.但因种种原因公开课出现了不少病症,失去了“可看、可学、可用”的价值.“做时间的主人”公开课中的一节“常态课”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引发了我们重新审视公开课、理性回归常态课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音乐新课程改革进行到今天,作为中学的音乐教师,看到了很多以体现“关注音乐,以音乐为本”的优质公开课。而笔者认为公开课是相胪常态课”而言的,只是一个教学“特例”。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不管是公开课,还是常态音乐课,要明确它的主体是谁?其本质都是体现授课教师对先进教学观念的课堂贯彻,如何启发和引导学生去感受音乐的情感之美,用什么手段来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等。  相似文献   

18.
时下,一提到公开课,便千夫所指,“演戏”、“作秀”诸如此类的词汇竟成了公开课的代名词。尽管如此,从全国到地方,每个层次的竞赛课、观摩课、研究课依然如火如荼。只要哪个地方有公开教学,教师们就会不远千里,趋之若鹜,争先恐后地报名参与。笔作为一名从公开课中成长起来的青年教师,很想替公开课说几句公道话。  相似文献   

19.
高洁 《教师》2010,(36):41-41
听过许多校级公开课和市、区级展示课,许多教师上的课确实有许多值得我们去研讨、总结的地方。每听完一节课,都让我们能够有所启悟,这些课渗透着新的教学理念,较好地体现了课改的精神,而这些示范课中的不足、缺憾,对于我们也是一种宝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新课程理念已深入人心,新的教学行为、方式、手段不断涌现,音乐课堂教学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纵观不少“公开课”“展示课”“优质课”“研讨课”,音乐课堂变得丰富多彩,目不暇接。但静下心来,认真思索,便发现,在貌似丰富多彩的美丽外表下,许多音乐课堂上充斥着越来越多的非音乐活动,偏离音乐,使得我们有必要回头审视,音乐课堂中“音乐”在哪里?学生学到“音乐”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