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教师讲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课上得生动,学生在教师极富情感的循循善诱之下,倍受感染,沉浸在父子情深的氛围中,许多学生感动得流下泪来。没想到在课即将结束时,教师突然提出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情感陶冶法是指通过设置特定的情境让学生的道德情感与心灵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和教育的一种重要的德育方法,是一种暗示性的教育方法。初中阶段的德育教育最主要的途径是道德与法治课,运用情感陶冶法可以很好地让学生融入情境,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我们要大力提倡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上运用这一德育方法。本文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结合所查阅的参考文献,分析情感陶冶法在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语文学科是最富有情感的课程,它具有丰富细腻的情感,成功的语文课堂教学要求构建融合教师、学生、教材三方情感的情感场,在这个情感场中,教师要采用各种途径唤起学生对课丈情感的内心体验,使课堂教学中充满着教与学的成就感、满足感、快乐感,从而在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新的课改理念的实施,给了学生们广阔的发展空间,课上学生可以自由地提出自己的问题,这给教师把握课堂带来了不少麻烦:有的教师为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干脆视而不见,不给学生举手提问的机会,或者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理不睬或搪塞过去;还有的教师对学生的问题一一回应,这样做的结果无疑会严重影响教学进度,难以保证课堂教学任务的落实:更有个别教师,课堂调控能力不强,教师随着学生的问题越走越远、越陷越深,探讨的问题越来越与本节课的知识不相干。教育是为了发展学生,因此在课堂上,学生在想什么,有什么样的需求,教师要高度关注,教师的教学设计或教学活动要围绕学生的课堂感受来进行。但是,如果对课堂上有着不同智力水平、知识经验、认知风格和情感表达的学生所提的问题都一一回应,课将无法进行。  相似文献   

5.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督导活动中,我认识到一堂好的数学课应当是一堂问题课,一堂实践课,一堂答疑纠错课,最终是一堂学生认识的升华课。教学过程应当是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引导和启动过程,是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指导下得以锻炼的过程,是学生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学生学习和认知方法的养成过程,也是学生的收获过程。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一、一堂数学课应当是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问题课"数学离不开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为  相似文献   

6.
李亚丽 《四川教育》2004,(10):45-45
在所有的标点符号中,省略号是最意味深长的一个,在它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丰富的意义和作深厚的情感;它的使用,通常使章意犹未尽,读罢令人回味无穷。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省略号背后隐藏的内容和情感挖掘出来,促进学生理解课、读好课。  相似文献   

7.
一个优秀的教师往往总是想办法让每一节课都有很好的效果。这必须建立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之上,必须建立在较好的师生互动的基础之上。实践证明,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积极性的课是最有效益的课,也是成功的课。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让师生互动起来呢?这就必须具体研究和分析影响师生互动的一些因素。一、情感因素情感是影响师生互动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它可以决定教学的成败。小学教学的突出特点就是要重视情感交流,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教师对教材本身内在情感的把握、学生对老师的感情,都与师生互动的效果有很大的关系。师生之间的感情越亲密,教师…  相似文献   

8.
我听了一堂”分数混合运算”的复习课,师生在毫无课前准备的课堂里发出了最真实的声音,学生们活泼而又敏锐的智慧,铸就了他们至真至纯的情感理念,而这一切的关键恰恰在于教师教学评价的引导。  相似文献   

9.
一、教师情感的亲近功能。这是指教师对学生亲切之爱,对学生情感施于影响的效能。教师的爱使学生产生一种对教师的亲近感和依恋感,使得学生乐意与教师进行交往,产生情感共鸣。在德育中运用教师情感的亲近功能,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以情育情,即以教师的情感“感应”出学生相应的情感。例如,教师对伟人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行,学生也会随之“感应”于内心之中。二是以情动人,即以教师的真挚感情打动学生的心,来提高学生对教师教育的接受程度。如小学语文中《再见了,亲人》一课,教师在范读课文时,把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依恋之情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综观历史,学者研究道德情感的培养时往往只注重学生情感或学生道德感,而忽视了教师作为一个主体,他的情感对学生道德发展起着什么样的作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教师情感对学生道德发展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感对个体的认知过程具有重要作用,它能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课堂行为,并能改变其学习效率和质量。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一、情感的激发很多教师在导入新课时都很重视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教师走进课堂讲的第一句话,发出的第一个信号,做的第一个动作,便应当先声夺人,好像提琴的演奏,第一个音符就应当准确、清晰、悦耳。教师要善于用眼神、手势等形体语言和饱含情感的导语来吸引学生。如《草原》一课,课始,随着轻柔的音乐,教师热情地描述:“同学们,你们领略…  相似文献   

12.
一、师生融洽交往 体现自主学习的开放性 一是教师要用引导、鼓励、赏识的情感和方式,调动学生参与学习,使学生愿意发言,踊跃发言,积极讨论,张扬起学习的个性,如在学习小学语言第九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教师要求学生抓住文中最动人、最有感染力的情节说出自己的感受,提出有真情实感和值得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大多数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初中学习过程中成绩并不优秀,通过几年的教学,笔者认识这是由于他们自身的情感障碍和认知障碍所导致。所谓情感障碍,是指学生的一种错误的情感体验。它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学习生活本身的错误情感,表现在对各科学习均缺乏兴趣,存在着严重的厌学情绪;另一种是有指向性的,即对学习某门课的错误情感,表现在对学习某门课或某门课教师的恐惧感,这在职业学校的学生中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14.
杨翻萍 《天津教育》2014,(17):106-106
一、引导学生主动萌生情感共鸣,焕发复习课的光彩 学生的情感资源需要教师的凋动,巧妙的课堂导入会拉开情感课堂这出大戏的帷幕:“今天我们要充当生活中语言的清道夫,上好这一课你定会成为其他学科教师的一字之师——我们来复习‘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读音和字形’。”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师生关系中否认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强调外部环境和力量对学生的作用与影响,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被动载体。这样的师生关系和学生观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更不利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是影响学生良好情感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教师的情感感染力不仅是一种无形的情感情境,而且是一种培养学生情感的心理力量。那么,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情感呢?  相似文献   

16.
张玉成 《辽宁教育》2010,(11):47-48
所谓课前谈话,是指教师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为沟通师生情感、活跃课堂气氛而设计的即兴式谈话。课前谈话这短短的几分钟,不仅让上课教师很好地了解了班级的学生情况,而且还是教师教学机智的体现,也是教师知识储备和人格魅力的体现。课前谈话的策略有很多,有的用丰富的情感消除学生的害怕心理,有的用幽默的语言融洽师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17.
如何提高思想教育课的教学效果沈阳黄金学院孙向阳一、教师要注意情感功能的作用对教师来说,最大的愉快和欣慰莫过于学生乐意听自己讲的课。在课堂上,如果学生认真听讲,秩序井然,教师讲课劲头就足,效果就好,教与学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反之,即学生不乐意听教师讲课...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我市在小学自然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自主体验,给学生以充足的研究学习空间,下面就《热胀冷缩》(一)一课谈一下我们的做法和体会。 一、在导入新课时,让学生自己捉出问题 一般的自然课教学,在导入新课时,都是由教师提出这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而这节课教学时,教师是这样做的: 1.教师首先让学生观察一幅幻灯片(在炉子上烧一满壶水,水还没开就溢出来了。)让学生观察这种现象,提出问题。 结果学生思维非常活跃,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主动提出了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文强 《陕西教育》2009,(10):26-26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教学目标自提。长期以来,教与学的目标都是由教师在课前精心制定,上课时向学生提出的。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转变角色,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个性发展的服务者。因此,教师必须“反其道而行之”。上课开始,就让学生进行质疑,学生畅所欲言,或是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或是说出自己最想知道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大学里,什么是一堂好课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一堂堂的课,承载着教师的基本使命,教师带进课堂的,不只是课本、情感和信心,而且要带着满荷包的问题。教学即教问。创造始于问题,探究式、研究性教学就是问题式教学。一堂能引发出学生许多问题的课是好课,能引发出难倒教师的问题的课是更好的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