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农林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是农林类高校的重要任务。农林类高校要依托科技特派员制度,深挖制度育人价值,在产教深度融合育人体制机制、专业学位导师队伍和场景化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形成农林类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新范式。  相似文献   

2.
《中国高校科技》2017,(Z2):79-80
现阶段地方高校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亟需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办学模式,将产教融合理念贯彻于教学的全过程。高校科技特派员制度有效实现了产教融合,为农村的创新创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制度的实行也从另一个侧面提高了高校教师的实践能力。通过探讨科技特派员工作对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的影响,旨在促进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王晓  赵红琼  高志涛  李斌 《大学教育》2023,(24):131-133+140
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而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我国农林类高校肩负着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重任。农业和畜牧业是新疆的支柱产业,发展好农业农村经济对于当地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具有重要意义。新疆农业大学是新疆农林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科技创新等的重要基地,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建强师资队伍、改革教育教学体系,铸牢校企合作“融通点”、畅通乡村振兴“保障线”、拓宽科教成果“应用面”,形成了“点、线、面”人才培养途径,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为新疆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和科技保障。  相似文献   

4.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责任担当,也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当前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和适应性的关键所在。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共建订单班、产品开发工作室和实训室,实现了培养过程中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理论与实践对接、实习与生产对接、完成了通用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和专向型人才的分类培养。建立“一班二室三型”多路径育人模式,对高职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进一步推进,国家对涉海人才的社会需求日益迫切,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得海洋信息类人才更加重要.所以如何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满足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的海洋信息类人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开设海洋科学专业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广西区内海洋信息类人才培养情况进行综述,旨在为各高校提供海洋信息类人才培...  相似文献   

6.
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的使命和责任。在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浙江农林大学集贤学院强化教学管理工作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创新教学管理理念、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改进教学管理手段等,进一步提升了教学管理工作服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初步探索出一种有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教学改革的重点,探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突出学生动手能力,以适应当前社会对软件信息类专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农科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专硕生”)培养过程中存在培养方案与目标定位不匹配、产教融合长效培养机制缺乏、“三农”情怀缺失等问题,浙江农林大学基于科技特派员模式培养农科类专硕生的创新性实践,实现了导师、研究生、产业发展三者需求的统一。该模式通过聚焦一批“三农”技术难题,建设一批创新性实践基地,组建一批科技特派员导学团队,形成一套人才培养方案,厚植一份“三农”情怀,创新了基于科技特派员的产教融合协同培养人才长效机制。通过深度分析该模式在浙江农林大学余杭基地的实践成效,发现农科类专硕生的创新性实践能力、发展能力和职业素养得到了有效提升,该模式也被多所高校借鉴并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针对制造产业升级下的当前智能制造人才供需两侧脱节的问题,提出了"三融"模式的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基于"五链"衔接融合的产教融合机制和平台建设,"双元"融通的协同育人模式创新以及"多维"融汇并行的社会服务体系打造。通过实践探索,形成了中德合作办学的标准化体系,成为可推广的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新范式。  相似文献   

10.
在高等教育竞争加剧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人才培养水平与质量逐渐成为学校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将成为决定学校服务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核心要素。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在人才培养与教学管理中,应明确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内在联系,深入分析并探究产教融合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所存在的问题,结合产教融合及其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分析经济管理类专业融入产教融合模式的必要性,探究出科学合理的培养模式改革策略,以期提升学校竞争软实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培养出更多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1.
校企合作的方式很多,如何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研究与实践的重大课题。本文提出以教师入企承担企业科技指导员职责,帮助小微企业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开展科技指导与新产品、新工艺研发,进而开展学生生产性实习的方式,构建校企合作关系,实现产教融合。  相似文献   

12.
基于深度合作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的创新创业育人模式,适应当前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需要,对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也符合创业型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文章对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定位不准确、与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融合度低、与专业内涵建设脱节等现实问题进行了分析,从产教融合视角提出了创业型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为职业教育创业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校普遍存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导师产业实践经验缺乏、校外导师专业指导能力偏弱、校内外双导师制协同指导效益难以有效发挥等问题,浙江农林大学基于科技特派员制度优势和科技下乡、人才下沉、深入“三农”的实践特性,建设农林专业学位研究生特派员导师队伍,在解决产业实际问题进程中,提升校内导师实践指导能力与校外导师专业指导能力,并通过机制体制改革创新,激发双师协同指导内生动力,探索出一条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的“双师双能”导师队伍建设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构建地方区域大学应用型实践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产教融合的专业群建设与地方产业群建设对接和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对接的方式与途径;创新性地引入国家职业标准和行业岗位标准,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与企业无缝对接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行业、企业、高校联合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满足区域应用型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15.
文章首先分析了基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理念的工程造价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意义,然后提出了基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理念的工程造价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包括校企协同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协同推进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等。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制度以及高职院校正积极践行的"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使得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更具个性以适应学生来源的多样性,以及服务学生技能提升的长期性。在校内打造技能创新服务课程计入学分,让职业教育成为经济活动的内生变量,更好地服务于迅速发展的区域经济。构建产教融合、实现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最终学生受益的"校企生"三融合命运共同体,是职业技能类型教育高质量提升的关键点,也是构建公民职业技能终身发展的重要举措。以基于"学分银行"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为例,探索学校、企业、学生三融合的协同共赢育人机制,促进职业类型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18.
产业变革和教育改革持续推进,建设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当前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为重要途径。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背景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不仅是摆在职业院校面前的一道难题,同时也是企业发展需要解决的一大挑战。基于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内涵与特征,分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重点从政府部门、职业院校及企业三个层面出发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旨在为高职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创新化培养提供依据,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促进中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跨境电商人才短缺的背景下,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基于“订单班”与企业深入合作,将“双标准”融入课程教学,将真实项目引入创业实践,通过“课程共构、资源共建、师资共训、人才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良性互动的长效合作机制,以提高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20.
旅游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对涉外旅游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在分析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涉外旅游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校企共促教育供给侧改革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提出持续打造互利共赢的产教融合生态圈等深化涉外旅游人才培养的建议,为当地行业企业培养更适配的涉外旅游人才,推进旅游类专业的产教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