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季为民 《新闻战线》2023,(21):75-77
调查研究报道是媒体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记者要端正态度,“甘当小学生”做好调查研究,要深挖内容,将调查采访与分析研究相结合,推动报道差异化、精品化、品牌化,更要创新形式,善用新技术创新调查研究报道和传播手段。  相似文献   

2.
孙贵田 《新闻世界》2014,(11):23-24
对于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内参类刊物有责任把其实施情况、基层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决策层,为领导下一步的决策部署提供参考。写作此类报道,非常重要的几点就是,真调查、说真话、有思考、要及时。  相似文献   

3.
袁德玉 《传媒》2017,(22):48-50
普利策新闻奖调查性报道奖设立于1985年,是为通过长期积累起来足够的新闻素材和一手资料,向受众提供对某一话题或事件全面客观、权威有力的调查解释的优秀作品设立的奖项。将社会的黑暗面挖掘并呈现给受众,是调查性报道的根本宗旨所在。正如普利策所讲的,"新闻记者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暗礁险滩,及时发出警告。"这无疑是对调查性报道价值最精准的诠释,  相似文献   

4.
《新闻导刊》2006,(2):56-56
深圳市委宣传部近日提出要形成“大阅评”格局,即除了对本市媒体进行阅评外,还要及时掌握中央、省、各地媒体以及香港主要媒体对深圳的报道动态:除了新闻阅评外,还要对媒体的理论版、文艺、体育报道,以及广告导向等进行全方位阅评。对主要广播、电视节日进行全天候监督;对媒体新闻报道。特别是重大宣传报道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估,及时反馈。同时提出。要建立阅评案例制度,对重大报道成功或失误的策划进行案例分析。并及时通报有关新闻单位,同时为新闻通气会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5.
好的经济报道是在新闻现场跑出来的,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编出来的。做好新形势下的经济宣传,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注重把握舆论导向,稳定社会预期,巩固发展信心,增强经济报道的科学性。强化舆论引导针对性,及时发声,理性发声,有效发声,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相似文献   

6.
郭秦 《新闻知识》2004,(8):27-28
对于重大突发性事件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是提高主流媒体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最近,新华社“舆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研究”课题组对2002年我国发生的一些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进行了调查,发现凡是主流媒体及时、充分报道的重大突发性事件,都取得了很好的报道效果,起到了有效控制谣言,维护  相似文献   

7.
记者文摘     
记者文摘把握好下岗与再就业报道的度张希祥在《报改探讨》1998年第4期撰文指出,报道下岗与再就业要准确地把握“度”,做到:一、及时准确报动态。在对动态活动的把握上,要及时准确,不说三道四,更不指手划脚。即:1、采用跟进式报道下岗与再就业事件。2、全面...  相似文献   

8.
辛文 《新闻知识》2005,(1):61-61
(一)及时主动、准确客观,正确引导舆论。报道要注重社会效果,有利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理。(二)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要充分报道党委、政府对事件的重视和对人民群众的关心,报道党和政府所做的工作,报道社会各界的积极反应和行动,  相似文献   

9.
王智  闫伟奇 《新闻战线》2023,(11):24-26
做好调查研究,才能找到改革发展的“金钥匙”。做好经济领域调查报道,要准确把握党中央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对经济领域热点问题全面看、深入看、辩证看,及时观察了解行业新现象、新问题,准确把握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推进解决。  相似文献   

10.
陈隽 《声屏世界》2009,(11):34-35
电视调查性报道中的冲突要做到既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又张弛相间、合情合理,除在制作前对冲突的各个环节和发展节奏进行整体把握和精心部署外,要考虑如何运用一些艺术手段和技巧来巧妙安排、合理设置这些冲突。目前电视调查性报道中常用的冲突设置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1.
来搞撷英     
经济报道与“市场” 伊丁 以市场为突破口改进经济报道,具体而言: 其一,党报要勇于调查市场,善于研究市场,掌握市场第一手材料,为政府工作、读者及时提供真实可信的资讯。经济报道不能仅仅习惯于或者满足于找省长、市长、县长,找政府部门就工作谈工作,就生产谈生产就完事了;而要多从读者的角度,想方设法跳出工作框框和生产的圈子,到广阔的市场上去调查研究,去分析、发现有价值有意义的新闻。这样党报的权威性、指导性、可读性都增强了。前几年《经济日报》就开拓  相似文献   

12.
褚沙舟 《新闻世界》2010,(6):157-158
调查性报道的主要特征是要揭露事实的真相,但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其时效性比之网络传播要滞后一些。因此调查性报道应以网络传播的重要信息为"由头",借鉴和利用网络传播为调查性报道服务,履行调查性报道的职责和使命。  相似文献   

13.
调查性报道是一种以揭示真相为宗旨的报道方式,是新闻工作者针对被掩盖或者被忽视的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以及社会问题,通过独立、系统、科学、有针对性的调查而完成的。它被称作媒体的利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当前媒体上呈现的一些调查性报道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选题不精、调查不深、批评监督没有威力,致使利器不利,成为无查处结果、问题得不到解决与改进的烂尾新闻。如何使调查性报道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提高媒体的公信力、权威性、指导性和服务性呢?以"中国新闻奖"作品为例,调查性报道应遵循选题的新闻价值要高、调查要深入、叙事要完整、逻辑更缜密、言辞要有度五大方面的采写要求。  相似文献   

14.
刊林漫步     
年初,人民日报推出一组五篇东西南北中报道,受到广泛好评,原因之一,是作者下去作了比较深入的调查、采访。 现在人家都在思考和摸索如何加强报道的力度。这里涉及一个衡量力度的标准。我看最重要的要看稿件是否深刻地体现了党和政府正确的指导方针,及时地抓住了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矛盾,真实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案件报道正以其特殊的报道内容日益引起读者和舆论的关注。但时下也有些报道为满足少数读者的猎奇心理,单纯注重商业效益,使案件报道应有的积极作用大打折扣,甚至造成了诲淫诲盗、污染视听。腐蚀社会的恶果。作为党报的政法记者,结合自身采写经验,我认为一篇合格的案件报道,要避免上述不良倾向,就必须强调案件报道的社会性与新闻性的高度统一。新闻性,是指案件报道在遵循新闻规律的前提下,及时、生动地把新近发生的重大案件真实地展现给读者。社会性,则是指案件报道与其他报道相比较所特有的社会意义和鲜明特点。具体包括…  相似文献   

16.
怎样才能在调查性报道中避免引发新闻官司?笔者结合一些重大调查性报道案例,从报道心态、证据意识、写作技巧和发稿窗口四大方面,浅析调查性报道的"四要四不要".  相似文献   

17.
调查性报道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进入颠峰时期,此后就一直作为一种重要的深度报道形式见诸各种媒介,被称为“报纸的希望”。1985年,普利策新闻奖开始设立调查性报道奖,目前,调查性报道的比重约占整个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的三成左右,与解释性报道和客观报道三足鼎立。  相似文献   

18.
纪楠 《青年记者》2007,(14):53-54
调查性报道是一种以较为系统、深入地揭露问题为主旨的报道形式。在新闻界,调查性报道是备受重视的新闻品种之一。以美国为例,在1917—1992年颁发的580项新闻奖中,调查性报道摘取了40%的奖项。目前,调查性报道的比重约占整个普利策奖获奖作品的三成左右,与解释性报道和客观报道三足鼎立,稳稳地奠定了其在新闻报道中的主流地位。  相似文献   

19.
黄钦 《新闻窗》2010,(4):25-26
调查性报道是一种对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不曾披露的事实的调查,调查对象多指向权力、利益集团。其调查过程是相对独立的,调查方法客观公正、系统科学,调查结果具有原创性。它不仅是一种报道方法、报道形式.更是一种报道的理念和追求——对真相的探求、对正义的呼唤。  相似文献   

20.
地方党报重视、关注“三农”报道责无旁贷。那么,怎样搞好“三农”报道,使之更好服务于农村工作呢?笔者认为,“三农”报道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给农民提供感兴趣的、有价值的信息,及时总结农民致富的典型,反映农民的忧虑、困惑,才能深受农民的喜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