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个月过去了,本该作为公开课小奖品下发的荧光笔还在讲台醒目的位置摆放着,它就像学生们给自己写的座右铭,诉说着一个故事,提醒着一个行为……抗议不公,集体质疑那是一个周五的上午,外校老师借我班学生上数学公开课。我提前把学生送进礼堂,学生坐好后,讲课老师对学生说会按照发言次数发小奖品。  相似文献   

2.
走进课堂,笔者遇到过下面的情景: 镜头一:公开课上,为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老师准备了很多小奖品,在课堂上发给了同学们,拿到奖品的同学在其他同学羡慕的眼光中兴奋不已.下课铃响了,老师大声对同学们说:"请刚才拿到奖品的同学把奖品还给老师,老师下节课还要用."  相似文献   

3.
走进课堂,笔者遇到过下面的情景:镜头一:公开课上,为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老师准备了很多小奖品,在课堂上发给了同学们,拿到奖品的同学在其他同学羡慕的眼光中兴奋不已。下课铃响了,老师大声对同学们说:“请刚才拿到奖品的同学把奖品还给老师,老师下节课还要用。”  相似文献   

4.
颜莹 《江苏教育》2007,(8):55-56
走进课堂,您遇到过下面的情景吗? 镜头一:公开课上,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老师准备了很多小奖品,在教学过程中一一发给了同学们,拿到奖品的同学在其他同学羡慕的眼光中兴奋不已。下课铃响了,老师大声对同学们说:“请刚才拿到奖品的同学把奖品还给老师,老师下节课还要用。”  相似文献   

5.
和许多老师一样,我喜欢听公开课。因为公开课是集一个学校一个地区学科智慧的课。与一般老师不同的是,我喜欢关注公开课上学生的思维活动,琢磨公开课上学生真实的“生存状态”。关注多了,作为一个一线的语文教师,我对公开课上大多数学生真实的“生存状态”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6.
【情景描述】案例一: 学生进行口算练习,答对。 师表扬:百发百中,祝贺自己! 生鼓掌:棒棒棒!我真棒! 学生算对一题,教师即送上一个小奖品,一个学生太激动了,上台领奖时差点摔倒。接着其他同学对拿到奖品的同学鼓掌表示赞扬:“棒棒棒!你真棒!”得到奖品,又受到同学的鼓励,简直是名利双收,于是举手的学生渐渐多起来,“老师,我来,我来”的声音此起彼伏,有的学生甚至把小手举到老师的眼皮底下。礼品快送完了,举手的同学越来越少了。  相似文献   

7.
某日,我去听一位老师借班试讲。课堂自始至终可谓精彩:重、难点突出,师生关系融洽,尤其贯穿整节课的奖励活动效果很好!当学生回答流利、精彩时,见解独特时,老师总是及时送上一份小奖品,如卡片、书签等,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起来了,课堂气氛一次次达到高潮。但就在要下课时,这位老师却说:“请小朋友把奖品还给老师。”小学生们很听话地将奖品交了上去。老师的这个意外举动让我产生了疑问。我带着疑问来到这位老师面前,她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说,因为这一节课是试讲,奖品下次正式开课还要派用场……我一时愕然。奖品真要还给老师吗?刚才在课堂上学…  相似文献   

8.
学校聘请了一位外籍教师教学生口语。我与外教在一个办公室,相处的日子久了,便发现一个特点:总有学生给老外送礼物,但很少见老外主动给别人送礼物。一次,老外买回一大袋小地球仪,准备当奖品发给学生。一个老师的小  相似文献   

9.
徐守娟 《江苏教育》2022,(15):75-76
<正>周一下午,学生们都去上体育课了。我在教室发作业本时,因生病而留在教室的小曹悄悄告诉我:“徐老师,我刚刚看见秋秋偷偷拿小箱子里的糖了。”我一愣,随即轻轻地摸了摸小曹的头说:“我知道的,是我让他拿的,但还是谢谢你哦。”小箱子里的糖是我买来奖励学生的。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在班上开展了一个集五角星兑换小奖品的活动,这些糖就是奖品。我设置的兑换门槛不高,三颗星就可以换一颗糖。  相似文献   

10.
当了十几年的校长,各级各类的公开课听了不计其数。其中,有一节公开课上的一个不经意的小细节,至今使我难以释怀。这是一节小学语文公开课,老师课上得精彩,不落俗套,无须赘述。“收官”阶段,老师出了一道题,请学生从“公共汽车、摩托车、自行车、小轿车”这四个词中找出不属于  相似文献   

11.
学校音乐公开课过半,我正在专心教学生唱《好朋友》,培智班的同学们都在投入地随着琴声高唱。突然,从学生中间传出一个声音:“老师,我可以指挥吗?”听课的20多位校内外老师和同学刷刷地把目光转向这个“肇事者”——小旭(化名),一个先天智障的小男孩。片刻后,听课的老师和同学们开始交头接耳,小声议论起来。  相似文献   

12.
这是我担任某次教学比武的评委时,亲眼目睹的一件小事。 一位老师将制作精美的小五星作为奖品,奖励每一位答问正确的学生。小五星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大家争先恐后地举着手。  相似文献   

13.
有人问我,作为一个中学生,你最反感什么?我反感的东西可多啦,如:老师体罚学生,迟到了罚站,做错事揪头发什么的;上课老拖堂,咱莘莘学子膀胱告急,也没个工夫解救;经常占用本已少得可怜的活动课。作业一布置一大堆,让我们都成了小老头、小老太;个别老师有事没事地找家长告状。似乎非弄得学生的皮肉受点苦他(她)心里才好过些……不过,我最反感的还是那种不便公开的“公开课”。记得还是上初二的时候,我们学校对全城各初中同时开设五门公开课,分给我们班的任务是语文。语文老师平时的课我倒还感觉蛮  相似文献   

14.
说起奖品,有哪个人不喜欢?对学生而言,能得到老师的奖品更是一件乐事。如今不少教师都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奖品上“大作文章”。有的教师为了学生配合他上好一堂“表演”课,奖给学生贴纸、卡片等小礼物差不多花了半节课时间。整堂课看起来轰轰烈烈,然而牵引学生的心不是老师,不是知识,而是那些令他们着迷的奖品。奖品的诱惑力真的如此之大吗?我班的学生小周,原来的学习成绩并不是很好,在一次考试中他居然跃了上来,家长决定奖一辆自行车给他。谁知道,他不但不高兴,反而嫌弃自行车便宜,非要一台电脑作奖品不可,气得父母又打又骂。那天,他…  相似文献   

15.
学校聘请一位外籍教师教学生口语。一次,老外买回一大袋小地球仪,准备当奖品发给学生。一个老师的小孩看见,便想请他送一个玩玩。他不肯。小孩把当老师的母亲请来。同事不好意思开口,便让我“代劳”。我对老外说:“这是本校老师的孩子,你送他一个吧,反正你的地球仪最后都要送出去的。”他仍然不肯。我“开导”他:“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讲究一个‘情’字,送礼是联络感情的重要方式。你在外国任教,要入乡随俗。一个小地球仪不值什么钱,但作为礼品送出去,那就是礼轻情义重。”说到这个份上,他仍坚定地摇着头。我生气了:“你真不给面子,一个小…  相似文献   

16.
学校聘请一位外籍教师教学生口语。一次,老外买回一大袋小地球仪,准备当奖品发给学生。一个老师的小孩看见,便想请他送一个玩玩。他不肯。小孩把当老师的母亲请来。同事不好意思开口,便让我“代劳”。我对老外说:“这是本校老师的孩子,你送他一个吧,反正你的地球仪最后都要送出去的。”他仍然不肯。我“开导”他:“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讲究一个‘情’字,送礼是联络感情的重要方式。你在中国任教,要入乡随俗。一个小地球仪不值什么,但作为礼品送出去,那就是礼轻情义重。”到这个份上,他仍坚定地摇着头。我生气了:“你真不给面子,一个小地球…  相似文献   

17.
费慧 《教师博览》2004,(11):7-7
学校聘请一位外籍老师教学生口语。一次,老外买回一大袋小地球仪,准备当奖品发给学生。一个老师的小孩看见,要求送他一个玩玩。老外不肯。小孩把当老师的母亲请来。同事不好意思开口,便让我“代劳”。我对老外说:“这是本校老师的孩子,你送他一个吧,反正你的地球仪最后都要送出去的。”老外仍然不肯。我“开导”他:“中国人讲究一个‘情’字,送礼是联络感情荥教师博览……………的重要方式。你在中国任教,要入乡随俗。一个小地球仪不值什么,但作为礼品送出去,那就是礼轻情义重。”到这个份上,他仍坚定地摇着头。我生气了:“你真不给面子,一…  相似文献   

18.
有人问我,作为一个中学生,你最反感什么?我反感的东西可多啦,如:老师体罚学生,迟到了罚站、做错事揪头发什么的;上课老拖堂,经常占用本已少得可怜的活动课,作业一大堆,让我们都成了小老头、小老太;个别老师有事没事的找家长告状,非弄得学生的皮肉受点苦他(她)心里才好过些……不过,我最反感的还是那种不便公开的“公开课”。  相似文献   

19.
案例: 语文公开课过半,张老师正聚精会神地指导学生认真写字,教室里鸦雀无声。“老师,我可以唱歌吗?”一个尖叫声打破了沉寂,  相似文献   

20.
徐莉 《教育文汇》2004,(9):35-35
公开课上,为了教学和听课的方便,上课的老师大都佩带着一个无线话筒;条件好的学校,学生的课桌上也配有话筒。我和大家一样非常清楚话筒的功效,然而听了三节公开课,我对这不起眼的话筒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