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为现代学科,档案学与历史学两者之间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现代历史学是从阅读和利用档案开始的,而历史档案整理尤其受到19世纪历史主义等史学思潮的影响,并以此为思想动力,从中发展出档案整理的经典理论,即来源原则.立足于数字人文推动下历史档案整理的时代转型,通过对历史档案整理理论和实践的追溯,尤其以德国布伦内克自由来源原则为分析重点,得出历史档案整理走向单个文本并将历史档案整理视作历史解释的理论指向,以及史学研究对历史档案文本作细化描述的利用需求.但在历史档案整理实践上,由于档案数量庞大,深入文本的理想及对文本内容的细颗粒描述,不得不因条件制约而止步.这是中外历史档案整理史上曾面临的共同困境,而必待时代孕育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3.
本土社会工作档案的整理和开发,对于积极探索社会工作本土化知识体系、工作模式和发展道路殊为必要,也将有助于我们当前创新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事业。  相似文献   

4.
5.
6.
历史档案资源是重要的数字人文实践对象,而众包是聚合与优化历史档案资源的信息组织形式。数字人文项目前端的历史档案资源众包具有面向项目需求贡献和转化资源内容、在网络环境下开放和共享资源与成果、基于共同目标实现全景式协作等特点,同时具有网络平台存在安全隐患、用户行为和任务质量难以掌控等风险。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发包方是历史档案资源众包风险控制的实施主体,从历史档案资源众包和数字人文项目的前后端关系出发,可以规划基于历时视角的众包风险控制路径:在前期阶段设计和构建平台并实施用户准入控制,在中期阶段进行指导协调并监督任务执行,在后期阶段检视、审核并发布众包成果。控制成效可在后端的数字人文教学和研究中得到检验。  相似文献   

7.
数字人文中的文本挖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数字人文的概念、研究内容和现状,指出文本挖掘方法是数字人文研究的一个研究热点与趋势。在综述文本挖掘在数字人文各个研究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基础上,重点介绍欧美发达国家文本挖掘应用于数字人文研究的前沿实践,以期为我国人文学科研究方法与范式的转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多个经典历史档案专题知识库案例进行分析,梳理总结出历史档案专题知识库构建的思路脉络、叙事主题、实施流程、技术应用、可视化展示和人文关怀的共性特点,并提出当前历史档案专题知识库建设中面临的困难以及应对策略,旨在为历史档案专题知识库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融入数字人文思维与方法开发历史的文献可助推历史档案文献被传播、被发现、被理解、被应用。文章运用质性的文本分析方法及归纳法,从国内外98个基于数字人文的历史档案文献开发典型项目中提取实践要素,从主体、对象、过程、成果、保障维度解析其跨领域跨机构的协同化、博专兼具的深度化、知识发现流程的规范化、知识内容的多元可持续化、实践支持措施配置的全方位化五个实践要点,并就其持续纵深推进的可能路径作出前瞻性展望。  相似文献   

11.
数字人文作为一门计算机与人文学科交叉研究的新型学科,可以利用数字化的技术解决人文学科的问题,创新研究方法,丰富研究内容。为纪念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本文从数字人文的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计量与信息可视化的方法,对莎士比亚学术传播的时空分布和传播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和内容挖掘,探究莎士比亚学术传播的区域特色。研究结果表明:(1)莎学研究从空间上来看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欧洲集群研究和以美国为中心的北美洲集群研究,从时间来看可以分为3个阶段,1975年是其转折点;(2)莎学研究的传播内容主要集中在莎士比亚的作品研究以及作品反映的主题研究;(3)莎士比亚学术传播有着鲜明的区域特色和地方性,如英格兰的舞台表演与版本研究、美国的平等精神与数字人文等。本文作为数字人文应用的初步尝试,可以为莎士比亚学术传播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标记事务影响着学者们对思考与写作系统的采纳使用。程序性标记和表示性标记会阻碍这一进程的发展,描述性标记则通过简化机械性任务,让学者们将注意力集中于内容上的做法,以加快这一进程。  相似文献   

13.
标记事务影响着学者们对思考与写作系统的采纳使用。程序性标记和表示性标记会阻碍这一进程的发展,描述性标记则通过简化机械性任务,让学者们将注意力集中于内容上的做法,以加快这一进程。  相似文献   

14.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针对近年来收集的地方历史文献开展了数字化加工工作。如何有效地提取文献蕴含的地理信息并使其标准化,最终实现数字化的展示、利用与分析是工作的难点之一。地理信息经由人工获取,根据研究需求按照分段揭示的原则著录到地域相关的元数据字段中。基于可统计的文献来源,分布集中的文献优先编写代码转换规则,可机读代码避免了语义识别等程序的繁冗。鉴于明清时期行政区划的特点,代码采用"省-县-都-图-村"五级格式,遵照标准化、兼容性、求同性与扩展性的编制原则,以期实现文献关联聚类、信息自动获取与空间可视化等数据化效果,还原地域视角下的历史原貌。  相似文献   

15.
利用文献调研、数据建模、比较研究、实验研究等方法,在调研和比较CBDB项目、复旦大学史地所、台湾地区“中研院”GIS研究中心等中国历史地理数据库的建设及利用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图书馆数字人文项目建设中涉及历史地理数据时遇到的困境、目标和需求,探索在图书馆的数字人文项目建设中引入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利用知识组织和规范控制方法重组历史地理数据,实现历史地理数据在图书馆领域开放应用的目标,拉近历史地理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等图书馆用户之间的距离。本文重点研究历史地理数据在图书馆领域内的开放共享以及提供数据开放应用服务的方法,探索更为通用和大众化的时空数据模型及基于知识本体和关联数据技术的实现方案。图4。表3。参考文献24。  相似文献   

16.
17.
随着数字人文在档案学领域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与路径已经无法适应数字人文研究的需要。本文从主客体入手,梳理出在数字人文视角下档案资源开发主体呈现多元化的变革趋势,而档案资源开发客体则显示出数字化的变革态势。在上述主客体双重变革的影响下,探究出面向数字人文的档案资源利用新路径,即用户研究分析、反馈协作体系、档案资源查询利用服务平台与档案可视化及虚拟现实服务,为数字时代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美国数字人文研究发端较早,与档案领域的交流互动频繁。本文通过梳理美国数字人文与档案领域的合作历程,把握两者的研究趋向及发展环境,总结出美国数字人文对档案理论研究、档案业务实践、档案教育培训三个维度的影响。同时,指出我国档案领域可借鉴美国经验:从思想层汲取并融合数字人文理念;从业务层开展"档案+数字人文"基础设施建设;从人才层注重培养档案人才的数字人文素质;从平台层打造特色的涉档数字人文中心。  相似文献   

19.
以CSSCI收录期刊代表性论文为对象分析出国家数字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的研究涉及4个方面内容,整合与服务的机制类型可归纳为7种,对国家档案资源概念的认识我国存在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目的来看,现有资源整合与服务的研究视角有3种。作者提出广义档案资源观和协同创新视角的资源整合与服务更符合未来需求,指出现有研究存在6个局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研究的4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