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个月过去了,本该作为公开课小奖品下发的荧光笔还在讲台醒目的位置摆放着,它就像学生们给自己写的座右铭,诉说着一个故事,提醒着一个行为……抗议不公,集体质疑那是一个周五的上午,外校老师借我班学生上数学公开课。我提前把学生送进礼堂,学生坐好后,讲课老师对学生说会按照发言次数发小奖品。  相似文献   

2.
许春苗 《教育文汇》2010,(12):35-36
这天我上公开课,好多同事、领导都来“捧场”。大约五分钟后,我觉得一阵头晕心悸,脑子一片空白,险些站不住脚。也许是我血压本来就高,此刻又太紧张所致。我扶着讲台勉强站好后,自感脸色非常难看,试着继续讲了几句话,依然进入不了状态。台下的老师和同学都在看着我。我顿了一顿,对后面听课的老师说:“算了,我不讲了,  相似文献   

3.
此前,笔者听过一节村小公开课.由于课前主办单位强调还公开课以严肃、科学、实效的真实性,换言之,维护公开课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因而,只允许讲课教师在课前与学生们见见面,并从原班班主任老师那里了解一下该班同学的基本情况,绝不允许讲课教师将授课内容提前向同学“公开”.于是,在授课过程中便出现了一位年轻教师所执教的一年级的小学生对陌生老师明显排斥的现象.期间,无论老师怎样“启发引导”,同学们就是不与教师配合.几经启发引导不见效果后,年轻教师的情绪随之滑落到了冰点,现场听课的老师也大有一种难以言状的压抑.大约上到第29分钟的时候,学生们的情绪才被刚刚调整心态的教师“千呼万唤始出来”.可惜,授课时间已接近尾声,教师原本设计好了的很有特色的教学环节、教学内容,都被这“冷”所左右,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4.
一、"过度包装"表现种种公开课上,我们看到的往往是这样的场面:教者指点"江山",挥洒自如;学生积极踊跃,巧问妙答;各种先进设备轮番上阵,异彩纷呈;下课铃声起,教学刚好结束;教者走下讲台,听者好评如潮。这是上课吗?这分明是上演一出排好的戏。让我们走进公开课的幕后,去看看它经过了怎样的"过度包装"吧。  相似文献   

5.
岁末年初,不少学校都给老师开了“公开课”,让老师有机会总结一学期教学,汇报成长心得。可有些公开课过于追求“新、奇、特”,有的老师还提前和学生打招呼“配合互动”,公开课成了“表演课”。一节语文课上,教学内容是《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相似文献   

6.
“公开课”,顾名思义,应是公开展示的真实课堂,不是“表演课”。通过对“公开课”的观察、分析,结合教学实践,以及对教学工作的感悟和反思,探讨要上好一节“公开课”,在教学方法上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刘慧 《辅导员》2014,(10):76-77
公开课上,我与同学们一起分析《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文中主人公张国强的烦恼:出出进进,总是他一个人,看着同学们勾肩搭背,有说有笑地走来走去,他感到很寂寞。正在这时,小豪突然来了一句:"老师,我就是那样的。"顿时,教室里一片安静。这可怎么办呢?后面还有那么多的听课老师,是装作没听见,继续进行下面的内容?还是停下要讲的内容,听小豪往下说?  相似文献   

8.
和许多老师一样,我喜欢听公开课。因为公开课是集一个学校一个地区学科智慧的课。与一般老师不同的是,我喜欢关注公开课上学生的思维活动,琢磨公开课上学生真实的“生存状态”。关注多了,作为一个一线的语文教师,我对公开课上大多数学生真实的“生存状态”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9.
多媒体课件的出现,为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平添了许多精彩。特别是在公开课观摩教学或说课中,大多数教师都喜欢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教学设计,阐释教学内容。应当肯定的是,大多数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课件讲课、说课时,都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也有部分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课件讲课、说课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纰漏,从而影响了讲授效果。闲暇之余,我收集了大家在运用多媒体课件讲课或说课时出现的一些瑕疵,进行了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故事一:窗外,那三双明亮的眼睛 这是一节二年级的美术公开课。学生一改两人一桌的坐法,变成四桌并拢,四生对坐。更不同的是桌中间摆放着黄瓜、西红柿、茄子、香橙、西瓜、苹果、樱桃等各种蔬菜和水果。孩子们小脸通红,激动而情绪饱满地听老师上课。讲台前,教师正在作示范,经他几刀,紫色的茄子变成了一只憨态可掬的企鹅,鲜嫩的黄瓜变成了一只面目狰狞的鳄鱼……孩子们紧盯着台前,不时发出欢呼和赞叹。我也深深地被执教老师娴熟的技艺所折服。猛然间,瞥见窗台外趴着三个小男生,小脸上红扑扑的,还有几道泥痕,可以想像出刚才课间时,他们嬉耍的是何等的痛快淋漓!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公开课“造假”现象严重,使课堂教学失去了真实性:导向上出现了偏差,应从由重“受术”到重“就道”,由看重“教”到看重“学”,由重“观摩”到重“研讨”三个变化入手,从学生发展及学科特点出发,摒弃“造假”,还课堂教学以真实。  相似文献   

12.
徐老师生病了。满脸倦容、面色苍白的她一走上讲台,同学们都发现了。听着她沙哑的讲课声,不时还夹着几声咳嗽,这节课,大家都听得特别用心,思考问题也很卖力。  相似文献   

13.
董苹 《天津教育》2008,(9):40-40
对于公开课这一形式,一直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本期“教学专题”就围绕“公开课”这个话题展开。我们并不想提供一个标准的答案,只是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得到些许启示,同时在具体的实践中去探索和思考,以使自己能够在公开课中真正在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4.
公开课是一种常见的教学研讨形式,为保持它的生命力,公开课应该呈现崭新的“公众形象”:求真务实,目标明确,富有新意和活力,立足师生发展,还要淡化评优,注重研讨。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课的公开教学,探索了在教学中精心设计的对比实验、探究实验、以及课外继续探究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由浅入深地获取知识,从而达到展现化学魅力,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梁凡 《学子》2012,(9):27-27
一、案例 徐老师去外地听了一节公开课,回校饶有兴趣地讲了一则课堂片段。听后受教于我,值得考究。上课铃响,某科学教师手提一只水壶登上讲台。师生礼仪过后,实验开始。他想通过用烧开水的这一生活常事,让学生明白什么叫"膨胀",进而引入课题。教师打开壶盖,  相似文献   

17.
课前,张祖庆老师说要“上一堂地道的家常课”。联想到老师们对时下许多公开课的评价“只可赏不可学”,我非常赞同。果然,这节课没有深挖博引的牵强附会,没有炫目的技巧,没有只可观赏不可效仿的华丽演绎,正如听课老师的评价:“朴实,扎实,能学。”  相似文献   

18.
此前,笔者听过一节公开课。由于课前主办单位强调还公开课以严肃、科学、实效的真实性,换言之,维护公开课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因而,只允许讲课教师在课前与学生们见见面,并从原班班主任老师那里了解一下该班同学的基本情况,绝不允许讲课教  相似文献   

19.
“公开课”的最初出现,是作为一项教学教研活动,用以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最佳方法策略、推广教学经验。然而,由于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职能,“公开课”的功利作用被强力扩张,“公开课”也逐渐演化成“表演课”、“形象课”,甚至还出现了“公开课”作假的现象。但是,对“公开课”的评论多以“公开课”的实效作用为焦点,“公开课”的德育意义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鉴于“公开课”具有的导向性、示范性和推广性等特质,笔认为对其作德育价值层面的思考更为重要和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20.
学校刚分配的新老师在听了许多节公开课后无限惆怅地说,听不懂!不知道执教的老师如此设计的初衷是什么,感觉人家的课堂上是热热闹闹,自己却无从学起。反倒是家常课中能学到不少!唏嘘之余开始留心于我们的语文公开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