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前在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重新展出的《总统府文物史料陈列》,其中的第七、八展厅,以丰富的展品和珍贵的图片,再现了1948年蒋介石、李宗仁竞选中华民国总统、副总统这一民国历史往事。  相似文献   

2.
梁茂芝 《档案天地》2013,(11):26-29
1949年初,中国共产党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大获全胜,中国国民党在东北和华北失去全面控制。1月21日,总统蒋介石宣布下野,由副总统李宗仁代理总统职务。李宗仁代理总统职务后,决定4月1日起与中共在北平进行谈判停战。国民政府和谈代表团由张冶中任团长,其成员有邵力子、黄绍兹等人,中共方面则由周恩来任代表团团长。  相似文献   

3.
《湖北档案》2004,(4):17-23
1948年春,在白崇禧的鼎力帮助下,李宗仁在国民党第一届国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副总统”。李宗仁从北平来南京上任之际,蒋介石决定将白崇禧外放,让他离开南京。5月25日,当翁灏组织行政院时,蒋介石写了一个手令,提名何应钦任国防总长,调白崇禧为华中“剿总”总司令。美国人对这一人  相似文献   

4.
胡适是中国最著名的自由主义者,他做梦都想着中国有一天能够实行欧美式的民主政治.1948年初,似乎这样的机会终于来了.蒋介石宣布要结束“训政”,实行“宪政”,将于3月29日召集行宪国民大会,选举总统、副总统组织新政府.这一消息在报上披露后,并得知李宗仁也将参加竞选时,胡适十分兴奋,于1月11日写信给李宗仁,抄录了自己从前做的《中国公学运动会歌》第一章,进行鼓励.  相似文献   

5.
王熙兰 《出版参考》2010,(11):24-26
1948年.南京的“行宪国大”竞选落下帷幕,李宗仁当选为中华民国副总统。蒋介石视李宗仁为眼中钉,决意拔掉这颗钉子,一场秘密的暗杀行动由此展开……  相似文献   

6.
困鸟出笼坐镇华中 1948年3月,国民党人在南京召开了第一次国民代表大会,表示实施宪政,选举总统和副总统.结果,一场勾心斗角的选举下来,总统一职,非蒋介石莫属;副总统一席,则落在了蒋某人既恨又惧的桂系领袖李宗仁名下.  相似文献   

7.
1948年3月,国民政府在南京召开闹剧百出的第一届国民大会,根据忡华民国宪法》选举总统、副总统。众所周知,蒋介石当选为国民政府第一任总统,似乎顺理顺章,无可争议。其实是有“选”而无“竞”,形式重于实质。而副总统的竞选,群雄角逐,竞选十分激烈,成为国内外人士关注的焦点,在民国政坛上演绎了又一出闹剧,尤其是孙科的加入,更使竞选增添了一份戏剧色彩。 不当“吃闲饭”的副总统 当时公开参加竞选者,有国民党的李宗仁、于右任、程潜,党外人士有莫德惠、徐傅霖,各位候选人为竞选紧锣密鼓,积极筹备。国民政府副主席、立法院院长孙科最初无意竞选,但后来成了半路杀出的程咬金。孙科态度的大转变,反映了国民党内部的倾轧和斗争的剧烈。  相似文献   

8.
李宗仁想让蒋介石流亡 1949年1月,内外交困、走投无路的蒋介石决定下野,把包袱甩给副总统李宗仁.1月21日,蒋介石带着儿子及少数随从离开南京,22日回到奉化老家.  相似文献   

9.
散木 《湖北档案》2013,(5):44-46
1965年7月18日,原"中华民国代总统"李宗仁结束了在美国16年的寓公生活,冲破重重险阻,在曾任李宗仁秘书的政治活动家程思远等人的陪同下,偕妻郭德洁回到祖国大陆,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这在当时是震惊世界  相似文献   

10.
1948年,蒋家王朝面临军事、政治、经济总崩溃的前夕,千方百计拼凑了一副班子,在南京召开了所谓行宪国民大会。会前,兴师动众,大肆宣扬搞了什么“普选”,“选”出了一批“国民大会代表”;会上,由“国大代表”选举了“总统”、“副总统”,这就是当年国民党宣传机关大吹大擂的东西。他们说什么蒋介石“还政于民”了,中华民国要“结束训政、实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以原清两江总督署为总统府,以煦园中的西花厅为总统办公室。孙中山就职后,第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事,就是组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关于部长人选的激烈争论早在武昌起义后的1912年12月3日,各省代表会在汉口通过《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曾明确规定中央政府设立5个部,为外交部、内务部、财政部、军务部、交通部。  相似文献   

12.
刘力硕 《兰台世界》2016,(22):93-96
自从以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三巨头"为代表的"新桂系"统一广西全境,登上中华民国历史的舞台以来,蒋介石与"桂系"既有合作又有对抗,甚至一度兵戎相见,恩恩怨怨长达数十载,而"蒋桂"之间微妙的关系也是民国时期各大军阀既相互利用又相互对抗的一个缩影。与此同时"蒋桂矛盾"也是国民党政权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国共内战时期二者的矛盾积累到了最大化,直接导致了国民党在东北战场的失利,以及后来李宗仁"逼宫"蒋介石更是加速了其政权的衰败。  相似文献   

13.
一九三五年,蒋介石在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指导下,一面对加紧发动对华侵略的日本帝国主义暗送秋波,一面诱罗湘、黔、川、滇地方武装对红军进行围堵,以收一箭数雕之功。当时的两广势力陈济案、李宗仁等,因早已窥破蒋介石险恶用心,对其围剿红军虚与委蛇,而实则多方打探情报,充实军备,以待时机。到一九三六年日本增兵华北时,陈济棠察觉蒋介石将决心结束两广半独立局面,便与桂系联合,通电反对日本增兵华北。六月一日,西南执行部和西南政务委员会决议,是请南京国民党中央及其政府领导抗日。二日,通电全国。四日,陈济棠、李宗仁以第一、四集团军总司令名义率西南将领三十名通电响应,并将军队改称“抗日救国军西南联军”。六月八日进军湖南,公开与南京国民党政府采取对立态度。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六·一”反蒋事变。现从省政府秘书处档案中选出事变发生前龙云在蒋介石、陈济棠、李宗仁之间奔走斡旋的来往文电,予以发表,供研究现代史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一、电线走火,内宅尽毁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死后,黎元洪出任总统.10月冯国璋被选为副总统,在南京宣布就职,仍兼江苏督军.冯以原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为其副总统府,并以国家元首的姿态公开接见中外记者,大谈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15.
刘维荣 《档案天地》2006,(5):22-23,20
蒋介石于1927年4月担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后,曾三次下野。第一次是1927年8月13日至1928年1月4日.第二次是1931年12月15日至1932年1月28日.第三次是1949年1月21日至1950年3月1日。蒋介石每次下野.都要回家乡奉化溪口作或长或短的停留.第三次下野停留时间最长,共3月余。当时主管蒋介石警卫和侍卫工作的总统府军务局局长俞济时记录下了不少珍贵档案资料。  相似文献   

16.
1944年底,抗日战争即将结束。蒋介石担心李宗仁为首的桂系力量壮大,煞费苦心地将李宗仁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的位置调升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驻汉中行营主任,名义上是让他指挥第一、五、十3个战区,实则是虚设机构,削其兵  相似文献   

17.
正1949年初,国内战局急转直下,中共武装在各个战场进展迅速,南京民国总统府中人心更加不稳。总统府军务局接到指示,必须每天24小时值班,有情况务必随时通报。当时,国民党军的战场起义不断,军务局每天都要接到这类"令人揪心"的情报。一旦接到,即火速转送蒋介石黄埔路官邸。后来,这类情报太多了,连军务局的人都看烦了,干脆一搁了事。更有甚者,有的总统府官员在私下议论说,我们  相似文献   

18.
《北京档案》2005,(7):43-43
《改变,才有希望》一书是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的代表作,由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问世于2004年2月20日,即岛内政党轮替后第一次“大选”前的30天。当时,国民党与亲民党联合推举连战为“总统”候选人,宋楚瑜为“副总统”候选人,连战“2000年大选失利后,历经沉潜、反省和提升,再度披挂上阵”。  相似文献   

19.
1928年8月8日,国民党在南京召开二届五中全会,通过《军事整理案》。翌年1月1日至26日,在南京正式召开军事编遣会议。蒋介石、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胡汉民、李济深等60余人出席。这次会议实际上是蒋介石为削弱异己军事力量而举行的会议,  相似文献   

20.
1944年底.抗日战争即将结束。蒋介石担心李宗仁为首的桂系力量壮大.煞费苦心地将李宗仁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的位置调升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驻汉中行营主任”,名义上是让他指挥第“一”、“五”、“十”3个战区,实则是虚设机构,削其兵权。李宗仁深知蒋介石的用心,然而胳膊拧不过大腿,李宗仁只好牙齿掉了往肚里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