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线记者写稿件时可能会经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许多正在召开的会议如果按常规来写,很难吸引读者的眼球,发表的内容也未必是读者想要知道的内容。而一些见报的动态消息也让读者感到意犹未尽。其实记者在写稿时完全可以创造出“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美文效果。记者在写稿件时应多思考、换角度、深挖掘、勤反思。写出吸引读者的靓文章。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新闻战线就记者的职业道德和诚信等问题,先后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学习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有少数记者不守“规矩”,在社会上、在被采访对象当中留下了不是太美的形象。具体有以下几种表现:一是“拿”的水平高。有少数记者不尊重业余作者,经常将人家的稿件“拿”来,使得不少业余作者碍于情面、有口难言。如某单位办公室的冯主任是个新闻爱好者,曾有不少新闻稿件见诸报端。不久前,他热情接待了两家媒体的记者,并把自己写好的新闻稿件呈了上去,几天以后稿件果然陆续发表。然而,面对稿件他却是哭笑不得,明明是自己的大作,而…  相似文献   

3.
张清华 《新闻知识》2003,(10):24-25
近些年来,我们在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记者以体验、暗访等形式进行的参与式报道,如有的报纸开辟的“记者换岗”、“记者体验”、“记者打工”、“记者暗访”等栏目,有不少记者“客串”当起了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记者在转型。在怎么转型呢?“文革”时代的记者不能有自己的思想,大都以当一名称职的宣传员为己任。改革开放后的前十年,报纸大都对开4版,一天容纳不了多少新闻稿件。许多新闻从业者以社会守望者为己任,追求酱专家型记者,采访收集新闻材料反复比对,写作编辑稿件精益求精,不少记者成为专业领域的权威和政府决策的智囊人物。新闻在读者心目中的可信度高,“报纸上是这样说的”。是那时候人们判断是非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5.
《新闻爱好者》2008,(7):35-35
撰写稿件的“十八项注意” 1.先定标题,再写正文。新闻标题是一个记者最高文字水平的体现,标题是文章的广告,能使文章引起读者的阅读欲。  相似文献   

6.
陈思宁 《新闻传播》2009,(12):35-35
在人们的印象中,编辑大都是坐在办公室里,等着记者拿来稿件,然后进行修改、润色,再组织编排播出,因此在新闻采编的领域,编辑通常都被人称为“幕后英雄”。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笔者认为,“幕后英雄”式的编辑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媒体激烈竞争的态势.时代要求他们必须把自己的位置前移,即在记者写稿之前就提前进入工作状态,帮助记者出选题、搞策划,从“幕后”走到“前台”,变“等米下锅”为主动策划。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许多科技新闻。这些科技新闻除珍闻和趣事以外,很大一部分由于新闻中的专业术语生僻难懂,可读性较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以为关键是要“软化”科技新闻的“硬”材料,将专业术语变得浅显易懂,让研究成果的价值和意义,更接近社会和读者。为此,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8.
有位新闻摄影工作者指出:“新闻照片是向读者谈自己的看法,我的看法是如果能和多数读者一致.它的感染力就出来了。我们记者到现场就是要寻找读者的感觉。”(贺延光《中国摄影》1996年第4期)“寻找读者的感觉”是绝大多数摄影记者在拍摄时考虑的重要方面。“寻找读者的感觉”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受众意识”。在大众传播系统中,新闻摄影与文字新闻一样,来自客观现实.又流向受众.供受众消费。传播是新闻的实质,也是新闻摄影活动必须注意的首要环节。研究新闻摄影的受众心理,能够更好的发挥新闻摄影的传播功能,增强新闻摄影在受众…  相似文献   

9.
典型报道是新闻宣传的“重型武器”。过去我们也经常组织策划一些典型报道,但是有些稿件见报后上级领导部门满意,群众不“感冒”,在读者中未引起预期的反响。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的记者习惯于从领导角度居高临下地观察分析问题,单纯为了完成宣传任务一厢情愿地选择和报道典型。  相似文献   

10.
美国新闻学教授卡罗尔·里奇早就说过:“做医药报道,你不一定要做医生,做环境报道,你不一定要做科学家,但你应该熟悉你所报道的专业的基本知识。报道专业领域的记者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要把事情讲清楚,并对专业术语进行解释,使一般的读者也能读懂报道。”  相似文献   

11.
编辑在处理稿件过程中,往往会遇见一些外文字符应如何处理的问题,如“加入WTO”和“加入世贸组织”哪个用法更好?因此,准确把握外文用法是保证稿件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一、准确翻译专业术语对于稿件中翻译不够准确的外文单词或短语,应该反复斟酌予以重新敲定。例如在一部关于列车运行的专业书稿中,将“directionofbranching-off”译为了“分歧点”。其实,对于列车运行而言,这个短语应译作“分歧方向”;对于车站而言,应译为“分界点”。再如,某科技书稿中将“reflectoscope”译作“反射测试仪”。实际上,此乃列检部门使用的仪器,译作…  相似文献   

12.
“新闻要好看”的提法错在何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要好看!”这个听起来不错的提法正在一些新闻单位内悄然流行.一些主管领导这样要求记者,记者为把新闻做得好看而冥思苦索。如果说.在保证导向正确的前提下,力求把新闻报道写得可读性强一些、趣味性多一些、文采美一些,使读者更加喜闻乐见.那么这个提法没有什么毛病。然而.不加任何前提.单纯提倡“新闻要好看”.把“好看”作为新闻的一般要求和普遍特征.甚至把“好看”作为衡量新闻价值、取舍新闻稿件的一个重要标准.那么这个问题就有些严重了。  相似文献   

13.
于向阳 《青年记者》2006,(18):22-22
在最近的城市信报上,我们做了一个专题《火火小店排排队》,写的是济南有哪些餐饮店消费者经常排队等待吃饭,济南人请客到什么地方最好。见报后,这篇稿件在读者中叫好声不断。为什么?因为对于经常外出就餐的读者来说,找几家有特色的小店对他们来说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在济南,有一批非常有特色的小店,像山大路的雅士聚、木材厂的莆田饭店等等,但大多数读者对此知之甚少。为此,我们的记者经过长时间准备,把济南生意火爆、时常有人排队的小店推荐给读者。专题的成功,意味着读者对我们的支持与肯定。但这背后体现了“报纸回归生活,记者深入生活”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4.
3月1日.晨报A2版关于温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的新闻报道在市属报纸中独具特色。一是有自己记者撰写的自采报道:二是以“关键词”突出温总理在线谈话的要点.如“在线交流,第一次的事情难免有点紧张”“金融危机.对中国的经济和资本市场有信心”“反腐败.正积极准备官员财产收入公开工作”等.既令人一目了然,又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三是在“访谈花絮”中.以记者采写的“网民留言请总理喝水”和“追访主持人的感受”等细节报道,为主报道锦上添花,增强了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巩向红 《青年记者》2007,(12):73-73
一篇新闻稿件,如何找出自己的卖点,激起读者的兴奋点,把读者牢牢地抓住?这就需要记者写的稿件,编辑编的稿件,要“短下来、活起来、亮出来。” “短下来”。老一辈新闻工作者早就提出,新闻要“短些,再短些”,而现在有些人步人一个误区——喜欢长。这一方面来自作者本身,认为写短了显得自己没水平,还生怕读者看不明白,一句话分成三句话,文风不正;  相似文献   

16.
编辑做久了,心里会大概给身边的记者定个等级.有时单单看到名字,就对稿件的质量有了心理预期.有的记者写起稿来如文豪附体、汪洋恣肆.虽说文似看山不喜平,但若把意气放错了位、情怀用过了量,反倒本末倒置,失掉了新闻的本真.有的记者倒是行文流畅、几无瑕疵,可稿件索然无味.硬着头皮把千字甚至几千字的文章读下来,记住的似乎只有零星的事实和不痛不痒的观点.有的稿件—读就知道出自年轻记者,虽说遣词造句上努力向成熟靠拢,却总会在细微之处露出马脚,知识、逻辑、观点上都有待打磨.有的稿件读起来东—榔头西—棒子,八成是记者偷懒,七拼八凑出一篇“四不像”文章.这些“攒”出来的报道,或许骗得了编辑、骗得了读者,总归骗不了自己的职业良心.  相似文献   

17.
在实际编校、排版过程中,经常遇到外文单词、缩写词、人名和地名、数字、标点符号、科技符号、单位等的断字转行排版(简称“断排”)问题。在众多书刊中,我们也经常见到一些不规范的断排版式。一般地说,对于不要求行间右齐排的书信或公文函件,可采用整词(如外文单词、缩写词、人名和地名、数字、标点符号、科技符号、单位等)转行。书刊一般都要求行间右齐排,以保持版式的整齐、雅观,为此,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其一,利用北大方正排版软件中的行齐注解、盒子注解、撑满注解或紧排注解,实行整词转行。这种版式的优点是保持字词意义不被分割,因而…  相似文献   

18.
记者:从1992年下半年起,中国报纸掀起了扩版浪潮。扩版后,如何增加信息量的问题是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可以说,扩版前,由于版面不足,有些很有价值的稿件被挤掉了。现在版面扩大了,载体增加了,读者仍然批评我们的信息量不足。这是什么原因呢? 教授:你所说的被挤掉的有价值的稿件是些什么样的稿件,又是被些什么样的稿件挤掉的呢? 记者:有价值的稿件是从读者角度说的,它比较贴近群众生活,群众比较关心、比较感兴趣。不得不发的稿件是指某些“带指令性”的稿件,例如有些会议报道、领导活动和讲话,没有多少新意也得“例行公事”地见报。还有些是某些生产进度、企业家风采、“铸风流”、“造辉煌”之类歌功颂德式的东西,也在“正面宣传为主”的幌子下刊登出来。其实,你说不清它们是新闻还是广告。  相似文献   

19.
<正>新闻,每天都会发生。有些记者为什么发现不了新闻,每个月可写的稿件屈指可数,而有的记者稿件量却大得惊人?相较而言,就是不擅于捕捉新闻,缺乏新闻敏感性。全媒体时代,记者要炼就“一身汗两脚泥三只眼”的精神和素质,更要具有一双发现新闻的“慧眼”。这样走进基层,扎根基层,才能带回读者喜爱看、愿意看的“脚底沾满泥土”“带有露珠”的新闻。  相似文献   

20.
民生新闻看似简单,但在采访技巧和事后服务等细节上如何体现“民意”则大有讲究。例如,有些记者在接到突发事件的线索时,会有意或无意地问“:车祸死了几个人啊?”“还有几个没死的啊?”等,这是对新闻当事人缺乏应有的尊重和关心。在报道交通事故、凶杀案件、火灾等灾难性事件时,镜头画面都要特别注意处理,如特技处理、马赛克等的遮挡,对死者或者伤者的画面少用特写镜头等。这些点滴的细节,都暗含了记者对采访对象的尊重。做投诉方面的报道,有的记者经常会在稿件的结尾加上一句——“某某部门目前已经介入到某某事情的调查中”。但不能因此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