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许多青少年朋友对参加创造发明活动热情很高,兴趣与很浓,但一接触实际就感到力不从心,有一位青少年朋友告诉我:“我很想搞一两项发明成果,就是想不出好的课题来,而别人搞的一些发明却又都是生活中随手可得的,为什么我就想不到呢?”还有一位初中生说:“我  相似文献   

2.
读者心声     
结合本职搞发明我是《发明与革新》的忠实读者 ,从1978年以来 ,年年自费订阅 ,从未间断 ,其中一些文章反复细读 ,学到了很多东西 ,受到了不少启发和鼓舞 ,自己也涉足发明领域。通过学习和总结这几年自己发明创造实践 ,有一个体会 :即结合本职工作搞发明是成功的捷径。拿我来说 ,我学的专业和从事的工作是热能动力方面。但一开始自己想的是在化学方面有所作为 ,但终究因为“外行”而屡遭失败。我接触的发明人中和我一样因为脱离本行搞发明而招致失败的不少。吴君是发明爱好者 ,他学的专业是电气 ,但他却一度热衷于研究如何降低汽车行驶中阻力…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朋友,你们可知道150多年前发明电报的人是一位美国的画家,也许你们会怀疑:不懂电学的画家怎能发明电报呢?其实,这也不奇怪。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要是勤学苦钻,不仅外行可以变成内行,而且还能创造出惊人的奇迹。美国画家莫尔斯发明电报的故事就是一个明证。今年4月,就是莫尔斯诞生208周年纪念日,又是他逝世127周年纪念日。  相似文献   

4.
我是退休公务员,也是一个搞过十多项发明、申请过六项专利的非职务发明者,我在经济上既没有致富,也没有致贫,但在发明的活动中,遇到过因发明而“致贫”的一族,也常见到因搞发明而致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报道。特别是看到《发明与创新》杂志刊登的两篇文章讲到的95%的非职务发明人处于贫困状态和在非职务发明人中形成的丐帮,这种状况确实不能让人平静。国家要富强,  相似文献   

5.
正最近一段时间,我常常因为一些琐事失眠。我向朋友抱怨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生活真的是一团乱麻,活着根本是一场苦旅!"朋友笑着说:"你应该学会给自己一个好梦。"朋友告诉我,她每天晚上临睡之前,都要清点一天的生活,想一些美好的事,让自己的情绪处在平和喜悦的状态中,这样就能很安然地进入睡眠状态,而且每夜的梦都是温馨的好梦。我叹口气说:"想要只记住美好的事,谈何容易?每到临睡前,那些烦恼就像波涛一样从头脑中滚滚而来,势不可挡,片刻都不能安宁。"  相似文献   

6.
发明与我     
没上小学之前,我就开始帮家里干活了,这使我变得心灵手巧起来。小学五年级时,家里买了自行车,不久我就能骑着自行车上学了。车坏了自己修,直到修好为止。这培养了动手能力,更使我对机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致于后来在大学可以轻而易举地拿下机械方面的课程。在学校里,有时听老师讲爱迪生的故事,心也痒痒的,但当时学校条件太差没有课外书,又没有辅导老师,不知从何做起和应该怎么做,只觉发明离我太遥远了。上大学后,随着视野的开阔,知识面的扩展,我对发明又多了一份了解。有一次,一位校发明协会的朋友聊起发明的话题,我那埋藏了多年的发明意识象火山一样也被激活了,弄得我几夜失眠。在那位朋友的介绍下,首先认识了《发明与革新》。在那几个礼拜,我整天都泡在阅览室里,把一本本《发明与革新》找出来,从第一本的第一页看到最后一本的最后一页。看到一些创造技法和别人的发明,再想想现实中的问题,令我兴奋不已的灵感不断地闪现。有时为了给一个问题找到好的解决方法竟想好几天,甚至做梦都在想。灵感固然好,  相似文献   

7.
真心为您     
眨眼间,《发明与创新·学生版》已风风雨雨地走过三个春秋。在各位朋友的支持下,她如一位跌跌撞撞的婴幼儿,成长为一位生机勃勃的青少年了!在此,再次感谢领导、老师、朋友们的关心与爱护。我急于想告诉大家的是,从2006年第9期开始,《发明与创新·学生版》听取了专家、老师、青少年朋友的各种意见,加以组合,进行改版,将原有栏目进行重组,使之更加贴近中学生读者,更加有用、有趣!  相似文献   

8.
贬低发明不是智者的作为李明芳读了贵刊1996年第1期刊登的《一位有功之臣的遭遇》一文之后,也想谈谈自己的看法。看到一个杂技演员技艺精湛的表演,人们常会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话一点不假,搞科学实验,历尽艰辛,10年、20年甚至奋斗一生,也不一定...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位中学教师,几年来与贵刊结下了不解之缘,贵刊的许多栏目对我们教育工作有许多深刻的启示和帮助,使我们站得更高,开阔了视野,促进了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同时,也带动了师生们对小发明的思维与追求。本人在贵刊的影响下,搞了几项小发明,有的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批准授予专利证书,有的正在审查之中。我感谢《发明与革新》帮助我走向成功。《发明与革新》助我成功@劢天德  相似文献   

10.
贵刊引我走上发明路3年前,我在同事那里偶然见到一木《发明与革新》,当时的随手一翻,竟使我成了贵刊忠实的订户和学生。其实当时只是觉得有意思,不敢想象自己会去搞什么发明创造。但是慢慢地我变了,我这个毕业于大学数学系、从教十余年的中师教师竟然喜欢起修自行车...  相似文献   

11.
科技发明活动课上,著名科学家、发明家的重大发明,让我心驰神往;那些普通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以及青少年的实用小发明,也让我羡慕不已。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发明兴趣更加浓厚,甚至有时做梦,都梦见自己成了机器人、航天器……可一觉醒来回到现实,自己感到很着急:因为学校许多同学都有了自己的发明作品。怎样迎头赶上呢?去年下学期,我悄悄地制定了一个计划,就是自己在学好文化知识的同时,课余找到发明课题、完成发明课题的研究,让梦想变成现实,使自己的创新素质在实践中有较大的提高。于是,我特别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并尽可能的收集一些人…  相似文献   

12.
朋友之间──我与《发明与革新》攀登编者按:本文是作者参加交通大学作文竞赛的习作,评审老师的评语是:“该文把《发明与革新》杂志当作自己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并以自己成功的经历表达了对这份杂志的深切情感,最后以自然的笔调将这位朋友推荐给交大的其他同学。文...  相似文献   

13.
我的杂志被人“偷”编辑同志:在一位朋友的影响下,我喜欢上小发明并开始自费订阅《发明与革新》杂志,并参加了《发明与专利》函授班学习,至今已有四年时间,是贵刊的忠实读者,每期收到后总是爱不释手。几年来,我搞成了三项小发明,申请专利并且都已授权,更值得高兴...  相似文献   

14.
我反复研究制作的防雨防锈挂领,不久前提出专利申请,并被专利局受理,这是我首次取得的专利项目。以往,我压根儿屯没想到去搞发明创造,更没有想到去申请专利。总认为搞发明创造是“家”们的事。他们是科学头脑,并依托科研院所的优越条件,专门从本专业研究发明工作的。发明是得出的科研成呆,是经他打1反反复复探讨、研究出来的,是一般人难以涉足的事。两年前,我有幸得到发明与革新杂志,人人一接赶到这份杂志,就更不释手,每期到手就一气看完。杂志中介绍了很多动人的本这,我发现不少成功的人物,原来并不是科学家、专家、发明家…  相似文献   

15.
朋友陈先生是位很不幸的人,大学毕业时,被分配在县城一家即将倒闭的企业工作,单位不好不说,还得不到重用.后来,一位好心的朋友过意不去,把他调进局机关,当了名公务员.然而,在局机关又怎么样呢?一张报纸一杯茶,清闲是清闲,可收入很低,根本就不足以养家糊口,与他的目标也相去太远.  相似文献   

16.
大学毕业后的一个冬天,我去拜访一个朋友。当时这个朋友也是刚参加工作不久,住的是简易的平房,房里寒气袭人。朋友知道我喜欢搞点小制作小发明,提议自己动手做一个电热器。说干就干,我们买回了电热丝,找了一些瓷管做成框子,将电热丝竖着排列在框子里,一个简易的电热器便成功了。通上电后房子确实暖和了不少,美中不足的是电热丝经常烧断。我提出能有个电风扇吹着就好了,又能散热,又能使房间热量均匀。朋友立即从床下找出一个旧的台扇。一吹果然就不再烧断电热丝了。闲暇之余议及此事,认为如果将电热丝装到风扇网罩里,电风扇便可…  相似文献   

17.
快乐     
去一位搞收藏的朋友家中做客.见他3岁的儿子正兴致勃勃地玩着一张纸币。细看那张纸币.不由得大吃一惊。纸币是朋友十几天前从一个币商手里买的,虽然花掉3万元钱。但朋友仍然认为自己捡了大漏。建国初期的纸币.再放两年.至少也能值10万元呢!可是十几天过去,他竞将这张极其珍贵的纸币给他不懂事的儿子当玩具.他的举动令我迷惑不解。  相似文献   

18.
由于职业的缘故,我时常翻阅专利文献。时间一长,浏览的多了、也能从枯燥无昧的说明书中悟出一点趣昧来。如中国人搞发明.只顾埋头于,很步去管别人,至少不怎么利用专利文献,而外国人搞发明则不大一样,不仅着眼于实际问题。也注意别人在解决同样的同题时有什么别出新裁的办法;又如中国人搞发明较注重个体,而外国人则较注重整体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所根植的不同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9.
蒋骁飞 《知识窗》2011,(11):29-29
一位心理学家发明了一种自测“人缘”好坏的便捷方法。举个例子说明这种方法吧:假如你是一个大学生,在你的寝室里还住着另外3个同学,在这个小环境中,如果你想知道自己受欢迎程度如何,你不必委托第三者搞问卷调查,只要问问自己——3个同学中,我喜欢(或者讨厌)几个人?如果你喜欢的人越多,表明你的受欢迎程度越高,你的人缘就越好:反过来,你讨厌的人越多,你的人缘就越差。  相似文献   

20.
都说学中文的人喜欢写诗,可我却喜欢搞发明,可谓“不务正业”。其实,写诗与搞发明的都是些喜爱幻想的激情勃发的人,诗人遇美好事物,总是容易触景生情,产生灵感,于是浮想联翩,佳句喷薄而出;我也有爱幻想的习惯,但喷薄而出的不是诗篇,而是一些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奇思异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