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朱自清先生在谈到《背影》时说:“我写《背影》,就是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这句话所指的虽然只是《背影》这一篇文章,但同样告诉了  相似文献   

2.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经典散文,也是一篇记事散文。先生在后来写道:“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写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  相似文献   

3.
作在1947年7月1日答《艺知识》编问中说:“我写《背影》就因为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二般无二,我这篇只是写实。”  相似文献   

4.
朱自清先生在创作《背影》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写《背影》,就因为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的那句话。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只在真实。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从先生的一番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只在真实”的重要。  相似文献   

5.
唠叨进行曲     
自从读了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后,我脑海里总是闪现着“父亲”那蹒跚的背影,还有那袋蜜味芬芳的橘子。“父亲”那笨拙的脚步虽然有点滑稽可笑,可那却是父亲对儿子爱的丈量。  相似文献   

6.
《背影》“表现了父亲爱护儿子的深挚情感和儿子对父亲关怀的感激之情”①的经典主题,多年来已在诸多的文学史和中学语文教材中成为定论,文本中的父子亲情被渲染的天衣无缝,而现实生活中,朱自清和父亲朱小坡之间却存在着长时间的、尖锐的矛盾冲突。当《背影》已问世22年后,朱自清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②。仔细品味这段话,我们会发现其中大有蕴意。“泪如泉涌”真切地写出了父子…  相似文献   

7.
背影     
目前几日读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我一直心绪殷殷。一股无可名状的情感把我的情怀拖得老远。我,也是那难忘的父亲的背影……父亲是个普通农民。年轻时,他有着大山般宽厚的胸膛、铁塔般健壮的体魄。那胳膊上勃起的坚实的肌肉。脸膛上健康的黑红颜色,  相似文献   

8.
母亲的背影     
读朱自清写父亲的那篇散文《背影》时,我年纪小,只觉故事极平淡。父亲给儿子买橘子也值得感动?估计同学们跟我情商差不多,没人能理解一个背影所能承载的人世悲欢离合。人与人面对面时习惯戴上面具隐藏内心,转过身面对自己的时刻,无需再掩饰,所有真情都会在那个默默无言的背影里赤裸流露。  相似文献   

9.
您的《背影》的创作过程是怎样的 ?怎样发现题材 ?怎样产生意境 ?怎样写成的 ?我写《背影》 ,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 ,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 ,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 ,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 ,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困苦的生活会不会扼杀写作的灵感 ?在工作中学习写作是否可能 ?困苦的生活中吃饭第一 ,说不到写作。古人说“穷而后工” ,那“穷”只是不“达” ,就是做不到大官 ,并不是穷得没饭吃。不做官 ,有了闲暇 ,写作起来可以专心致志 ,自然就容易“工”了。怎样润…  相似文献   

10.
这篇文章让我立刻想起了朱自清的《背影》,父亲那肥胖蹒跚的背影被永远地铭刻在儿子的心中同样的,母亲那慈祥而沧桑的双手也让作者流下热泪。两篇文章都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可都表达了浓浓的亲情。  相似文献   

11.
父亲的眼睛     
您从罗中立的《父亲》中走来。您在朱自清的《背影》里定格。每当看到父亲的眼睛,我就感到两颗心在相互碰撞,相互倾诉……这也许就是我最喜欢父亲眼睛的原因吧!因为那双眼睛所容纳的那份情是那样深厚。记得小时候,我放学回家,父亲就用那慈祥的目光来迎接我,里面送着温  相似文献   

12.
母亲的背影     
<正>读朱自清写父亲的那篇散文《背影》时,我年纪小,只觉故事极平淡。父亲给儿子买橘子也值得感动?估计同学们跟我情商差不多,没人能理解一个背影所能承载的人世悲欢离合。人与人面对面时习惯戴上面具隐藏内心,转过身面对自己的时刻,无需再掩饰,所有真情都会在那个默默无言的背影里赤裸流露。这种感悟来自于我再次见到  相似文献   

13.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几乎识字的人都读过。文章结尾处又一次写到背影,差不多是点题的意思:“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儿子像父亲,印象中,朱自清也应该是这么一个背影。我见过他写《背影》时的照片,胖胖的,很憨厚的样子。他的朋友说起来,总说他不高的个子,白白的,人长得结实,  相似文献   

14.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差不多是识字的人,就一定读过。文章结尾处又一次写到背影,差不多是点题的意思,“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儿子像父亲,印象中,朱自清也应该是这么一个背影。  相似文献   

15.
上课了,老师没有及时到班。我坐在靠窗的位置,瞥了眼摆放得正正的语文书,《背影》这一题目深深刺痛了我。背影,父亲的背影,父亲——一个多么可笑的名词。父亲在我的生命中缺席了十多  相似文献   

16.
这篇《背影》,大家说是朱自清先生的好文章,各种初中国文教科书都选了它。 这篇文章把父亲的背影作为主脑。父亲的背影原是作者常常看见的,现在写的却是使作者非常感动的那一个背影。那么,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见那一个背影,当然非交代明白不可。这篇文章先要叙明父亲和作者同到南京,父亲亲自送作者到火车上,就是为此。  相似文献   

17.
父爱无声     
提起父亲,便想起了朱自清的《背影》。《背影》中的父亲像一杯白开水,初品时平淡无奇,细品却别有一番滋味,其实,天下的父亲都是如此,我的父亲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8.
悔悟     
上初中一年级时学习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我淌下了泪水,那是苦涩的泪。心头那伤口又重新被揭开,任凭泪水浸渍,让它流血。我痛苦地呢喃着:“为什么我没有这样的好父亲?为什么我的父亲  相似文献   

19.
让父亲开心     
一篇平平淡淡的散文《背影》,经过七十余年风雨的洗礼,却越发清晰地走进人们的脑海;一幅普普通通的油画《父亲》,历经二十多个寒暑,却更加强烈地震撼人们的心灵。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那古铜色的脸,车辙似的皱纹的肖像,熔铸成一个平凡而又神圣的称呼———父亲!哦,父亲,生我养我教我成人育我成才的父亲,肩扛工作重担、生活重担、社会重担、家庭重担的父亲!哦,父亲,坚韧、顽强而又淳朴、善良的父亲,尝尽人间辛酸却给儿女一片甘甜的父亲!如果说母爱是温情脉脉的红莲,那么父爱则是遮风避暑的巨伞!如果说…  相似文献   

20.
上课了,老师没有及时到班。我坐在靠窗的位置,瞥了眼摆放得正正的语文书,《背影》这一题目深深刺痛了我。背影,父亲的背影,父亲——一个多么可笑的名词。父亲在我的生命中缺席了十多年,我想象不出父亲的背影。抬头望了望窗外的天空,有些阴霾。那些我始终不愿记着却在我脑际扎根的回忆排山倒海而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