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悟室评书法     
正孟令平书友的对联,颜体味道十足,且抓住了颜体的主要特征:工稳和横竖笔画的夸张。颜体的笔画和结构是非常活泼和富于变化的。其"庙堂气象",是作者通过对笔画的驾驭而表现出的庄重。从严格意义上讲,工稳不是拘谨、小心翼翼,不能怕把字写坏而把字处理成"黑、光、亮",表现得比较生硬。我多次强调:写书法如果没  相似文献   

2.
王维之诗,众体皆工,更有"精致"之誉。王维诗歌的"精致"特征一方面体现为诗歌法度严谨,平仄相协,对仗工稳;另一方面,体现在表现技巧上的细腻传神,通过对日常生活细微之处的描写,以展现诗歌内容与技法的精微细致。  相似文献   

3.
马光远 《学习之友》2009,(10):29-30
近年来,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着诸多问题,最大的焦点无疑是基尼系数的逐年攀升所昭示出的居民收入差距的逐渐拉大。而转型期的制度缺陷在收入分配领域体现得淋漓尽致,导致居民收入分配的整体结构中,资本所得超过了劳动所得,垄断行业所得超过了竞争行业所得,城市超过了农村,东部超过了西部,非法所得超过了合法所得,从而呈现一个全方位、立体式的扭曲结构。  相似文献   

4.
任何一篇文章,都有作者的写作思路,并在文章的结构脉络中加以体现。所以,在阅读教学主问题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从文章的结构脉络入手。以此设计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提高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能力。如在教学《我的老师》这篇记叙文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我的老师》一文共写了七件事情来表现蔡老师的美好品格,这七件事在文章中是怎样安排它们的先后顺序的?  相似文献   

5.
射洪金华山为道教名山,山上有驰名中外的陈子昂读书台,读书台內有楹联十余副,大多联语考究,联律工稳,为本土文化之奇葩。文章剖析了楹联意趣及格律。  相似文献   

6.
一、从文章的结构脉络方面入手任何一篇文章,都有作者的写作思路,并在文章的结构脉络中加以体现。所以,在阅读教学主问题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从文章的结构脉络入手。以此设计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提高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能力。如在教学《我的老师》这篇记叙文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我的老师》一文共写了七件事情来表现蔡老师的美好品格,这七件事在文章中是怎样安排它们的先后顺序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你能说说理由吗?以此来引导启发学生理解多件事情顺序安排的方式和结构特点,体悟多件事情写…  相似文献   

7.
议论文须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而有理、有据须建立在言之有序的基础上。这"序"就是结构。如何让议论文显得结构清晰,构思合理呢?对中心论点加以切分,设置几个分论点,不失为一种明智的办法。一方面体现了文章清晰的结构层次,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写作者缜密的思维。  相似文献   

8.
一提写作,学生就感到头疼,这是中学生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学生对于写作的困窘,也反映了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无奈。的确,写文章难是客观事实,它体现的是作者运用语言对客观事物进行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的能力。写作既要驾驭文章的结构,又要把握好行文的语言,还要突出文章的主旨。  相似文献   

9.
甲骨文     
甲骨文是最初的书写系统,迄今为止仍在被继续使用。它同时具备了线条、结构、章法的书法三要素,不同时期的甲骨文还具有稚拙朴实、古穆雄浑、工稳规则、雅致秀丽等明显的艺术审美取向,无疑是书法艺术学习的经典范本。甲骨文的临习须从字法、笔法、结构、章法、意境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更为重要的是,这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拿到一篇文章,读一段而不知段意,读全篇而不知文章的结构,不知道文章的主旨,那么,学生的语文素养又体现在哪里呢?由此看来,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绝不能因为现在提新理念就全盘否定。  相似文献   

11.
(一)娇羊归山人间换岁玉临世天下皆春一日上课,我给同学们出示了这副春联,要求在空缺处填一字。所给选项为:A.兔、B.猴、C.马、D.猪。很多同学选了A。"玉兔"确实与"娇羊"对得工稳。可惜这答案确乎选  相似文献   

12.
文章结构就是文章内容的组合构造,是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是文章思路的外现。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一个人,那么主旨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结构就是文章的。骨架”。文章结构体现文章的风骨气质,所以一篇好的记叙文,美的结构也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认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是一种新的分配方式。新型分配方式的出现,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我国的分配结构和分配制度。这一分配方式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但为使效率与公平结合得更好,在贯彻这一混合分配方式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认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牟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是一种新的分配方式,新型分配方式的出现,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我国的分配结构和分配制度。这一分配方式体现了效率的优行兼顾公平的原则,但为使效率与公平结合得更好,在贯彻这一混合分配方式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起 占有了材料,确立了主题,只是解决了文章的内容问题。要写一篇完整的、像样的议论文,还要研究文章的结构。结构并非束缚手脚的条条框框,也不是单纯的技巧问题,而是严密的逻辑思维在文章中的体现。所以,文章的结构问题不只是形式的问题,也是内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导言 古人云:凡作一篇文,其用意俱要可以一言以蔽之。扩之则为千万言,约之则为一言。这“一言”就是文章的“焦点”,这“千万言”就是文章的“展开”。“焦点与展开”,体现了读与写的普遍规律。学习“焦点与展开”这一普遍规律,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能提高阅读能力,更能有效提高写作水平。阅读时,“焦点与展开”这一规律像一把解剖刀,拿着它可以迅速剖析文章主题和结构,写作时,“焦点与展开”这一规律像脚手架,有了它,可以迅速确定主题,理出提纲。  相似文献   

17.
自列维一斯特劳斯提出西方文化、西方社会建基于二项对立这一深层结构的观点以来,寻找深层结构,并研究该结构对特定民族文化、文学及文论的建构影响,成为文论界研究的热点。中国文化创制方式、华夏民族对宇宙万物生成模式的认知模式决定着中国文化及文学、文论的深层结构是阴阳同构。在中国文化语境中,阴阳同构这一体系无所不包,在诸如中和美学、文气论、文章风格、文章章法结构等古典文论话语中,阴阳同构的深层结构在其概念的内涵外延上均有着深刻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对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的政治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的历史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文章认为,这一政策是中国民族政策的重要体现。尽管存在缺陷,但是这一政策仍然是需要长期执行的。  相似文献   

19.
上个世纪的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是王蒙复出的初期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王蒙对小说创作发表了一系列的讲话与文章,其中关于小说结构的问题所占比重较大,形成了他的小说结构观。其主要观点是:进行小说创作要十分重视结构问题;小说结构包括篇章结构、线索结构、人物结构、情节结构、心理活动结构等;小说结构要突破创新、丰富扩展、多元并存、自由放松;是社会生活的变化决定了小说形式、结构的变化。由此体现出王蒙复出初期的整个小说创作观是主张杂色、丰富、鲜活地表现生活的小说创作观,体现出其世界观、哲学观的主导方面是突出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体系中的辩证的观念。  相似文献   

20.
一“谢从陶山”的始俑者乃清人方东树。其《昭昧詹言》卷五云:“谢从陶出,而加琢句工矣。”寻绎其意,大概是说,陶渊明和谢灵运的诗,在风格意蕴上一脉,且谢诗脱胎于陶诗,只在遣词造句上,较陶诗更为工稳雕琢,整齐新丽。方氏没有对他的这一观点作更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