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邱皓 《收藏》2016,(10):164-165
我对于唐朝总有一种莫名的向往。唐诗也好,唐代绘画也好,部呈现出一种体式开张的生命活力。翻开一幅唐画,无论是色彩、线条,还是构图、意韵,都会令我陷入一种遥远的沉思。我总认为,一幅成功的作品首先是画家的观察力。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常人熟视无睹,而在画家画出来之后,观者才发出惊叹。对于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我就是这样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闫立群 《收藏》2013,(6):26-29
张渥是元代在继承和发展人物画传统方面做出过突出贡献的画家。《张渥临李公麟九歌图吴睿隶书词卷》是一件在中国历史上极为珍贵的艺术精品,现收藏于吉林省博物院。作品虽为李公麟原作的摹本,但张渥在作品中融合了自己的创造,通过对屈原《九歌》这一题材的选择和艺术处理,注入了自己的理解,从而使得作品的主题思想格外突出。该作品不仅对考订张渥的年表、纠正有关记述中的疏误有所裨益,而且为我们了解张渥的艺术成就提供了一份十分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袁康就 《武当》2009,(11):48-49
一、《内景图》的来源 《内景图》本是清初道人所画,后被光绪年间一位道号叫素云道人的刘诚在高松山斋中检观书画时看到。他发现此图揭露了打坐修炼的重点,觉得非常可贵,便发心付梓印制,并在原图左下角落款,  相似文献   

4.
今年国家邮政局将发行《洛神赋图》邮票。《洛神赋图》为顾恺之所画.已佚。顾恺之(346—407),为东晋画家.无锡人,多才多艺.诗、赋、画皆精.被尊奉为中国画家四祖之首。故居在南京城内的顾搂街,当地留有他作画的大量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5.
骆延峰 《集邮博览》2013,(10):61-62
2013年4月13日,中国邮政发行《捣练图》邮票1套3枚,小型张1枚。这是继《簪花仕女图》《韩熙载夜宴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步辇图》等之后,我国再次将古代风俗画珍品展现茌邮票上。《捣练图》的作者张萱是唐朝著名画家,当时的京兆(陕西西安)人。  相似文献   

6.
道一居士 《武当》2010,(4):45-45
2009年《武当》第11期里,刊载有一篇介绍《内景图》的文章。据介绍说,此图为木刻版,收藏于北京白云观。1995年,友人朱道琼先生曾将此图图样寄给我一份,让我研讨并收藏。此前,我于1991年从兰州李少波先生处,还得到过《内经图》及《内经图释义》文本,说此图为碑刻,也收藏于北京白云观。  相似文献   

7.
刘藏之 《垂钓》2011,(5):83-83
山东招远是孙其峰的故乡。画家曾经在那里建“归园”,筑“属远山楼”。每年,他都会来这里小住一段时间,养养花,听听京戏,与老乡们攀谈,或者在山花烂漫的山坡盘桓,真正是远离尘嚣。  相似文献   

8.
韩建武  刘芃图 《收藏》2013,(8):24-26
流民一词,早在战国时就已出现,《管子》有"禁迁徙,止流民,圉(yu)分异"的记载。此后关于流民就史不绝书。《史记·万石传》:"关东流民,二百万口。"《汉书·食货志》:"昭帝时,流民稍还,田野益辟,颇有富积。"唐人李贤解释流民为"流离以就食者",《明史·食货志》说"年饥或避兵他徙者日流民",清人王夫子则言"不务农桑,无有定业而为流民"。简言之,流民即因逃荒、避兵等而离乡外出的农民。  相似文献   

9.
王璐 《收藏》2008,(12):82-83
蓝瑛、徐泰合作《浴砚图》,纸本,设色,画芯纵143厘米,横45厘米。画中立一仕女作浴砚状,有桌、凳、浴盆及架,桌上小摆件相缀,右绘蕉叶、怪石。现藏于天津博物馆。  相似文献   

10.
和平 《收藏》2010,(10):179-179
齐白石是中国画坛最富传奇色彩的画家,1864年1月1日生于湖南星斗塘的贫寒农家。1957年9月16日卒于北京,享年94岁(自著97岁)。原名纯芝,号渭清、兰亭、瑞林,后改名璜。号蓣生,别号白石。  相似文献   

11.
周安庆 《收藏界》2014,(5):80-86
明末清初是中国画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期。论及这一时期的传统画坛,当时昆山(今属江苏)画家龚贤始终是绕不过去的一位丹青高手,史上被誉为“金陵八家”魁首。清末民初以来,随着人们对中国绘画史的不断认识,龚贤的艺术成就即引起画界内外的较大关注,屡屡为人所津津乐道。他的绘画作品多以水墨表现为主,鲜作设色画。本文仅以他的《摄山栖霞图》及(《清凉环翠图》画卷为例,对其设色山水画艺术进行初步探讨,旨在帮助广大读者对此能有一个基本认识。  相似文献   

12.
杨耀增 《集邮博览》2001,(11):30-31
1950年11月间,我和黎震寰合编《新中国邮票手册》。本来打算编写一部图并茂的《新中国邮票图鉴》。这个动议在《新中国邮票手册》的“例言”里.即已阐明,“例言”提到:“敬祈海内先进同好,绳其得失,正其缺谬,俾再版时分别订正,并作编篡《新中国邮票图鉴》之参考”。同时在《手册》的扉页也刊登了全版面的“出版预告”,原计划于1951年春节出书。  相似文献   

13.
张渝 《收藏》2001,(5):42-44
如果说,有清一代的书画中兴要归功于“扬州八怪”的话,那么,金农则是“八怪”之中的顶梁柱。  相似文献   

14.
1976年3月,陕西临潼县出土一批西周青铜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周武王时期有司(官名)利(人名)所作的祭器——利簋,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圆形,侈口,鼓腹,双兽耳垂珥,圈足下附有方座,造型庄重稳定。以云雷纹为地,腹及方座饰兽面纹,圈足饰夔纹,兽面巨睛凝视,森严可怖。腹内底部铸有“斌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  相似文献   

15.
杨佳玲 《收藏》2001,(10):12-14
在英国伦敦大卫德基金会及大英博物馆策划下,《&;lt;女史箴图&;gt;——中国早期仪节、艺术与帝国的理想》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6月18日至20日在大英博物馆顺利展开。  相似文献   

16.
刘寰 《收藏》2007,(1):94-95
我自幼喜画,苦于无师指教。上高中后渐渐地也买得一些印刷品临习。1963年,我进了鞍钢机修厂当学徒工,上班之余沉迷于画,也通过邮购的方式在琉璃厂《墨缘阁》买到一些名人的真迹,眼界有所开阔。  相似文献   

17.
对今存于世的《金瓶梅》词话本、崇祯本、张竹坡评本情况的认识 ,它们各自付刻与刻成的年代 ,金学界颇有争论。我本着“百家争鸣”的精神 ,在本文中简谈一下我个人的看法。一、今存词话本今存于世的《金瓶梅词话》 ,全名是《新刻金瓶梅词话》 ,我认为它不是《金瓶梅》初刻本 ,而的的确确是一个“新刻”本。现考论如下 :1、《金瓶梅》初刻本刻成于万历四十五年 (16 17)“季冬”至万历四十七年 (16 19)新秋之间。据读过《金瓶梅》初刻本的薛冈的《天爵堂笔余》 ,可知《金瓶梅》初刻本“简端”有东吴弄珠客序。该序说“《金瓶梅》 ,秽书也 ,袁…  相似文献   

18.
刘庆海 《上海集邮》2003,(11):33-34
新中国普票的画面内容一般不如纪特邮票那样受人关注,对其图样的考证研究也少。普票原图有一定比例的摄影作品,但在邮票发行公告和目录中却不常见其摄影者。 邮友曾从八达岭寄我一张明信片,背面图画八达岭长城(图见下页)与普21、普22和普22甲的8分票长城图一模一样,但片上也未注明摄影者。《中国国家地理》今年第8期《寻找历代长城》一文,披露了《祖国风光》长城图票的原图摄影者是成大林。  相似文献   

19.
王乃栋 《收藏》2007,(1):92-93
石涛《清湘书画稿》图卷(图1,局部),纸本,设色,25.7×421.2厘米,故宫博物院藏,此图已收入《中国古代书画目录》第二册,《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二十二册,以及《四僧绘画·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联合出版,2000年8月)等书。  相似文献   

20.
高伟曦 《收藏》2007,(4):87-87
我有一幅收藏多年的清中期《天官赐福(印)图》中堂画,五尺画幅,工笔重彩精绘。画中头戴光环,掌管天地日月星辰的天官端坐宝座之上,身着朱砂彩绘红袍,红袍上采用描金,描银技法对移绘有星辰,寿山,福海图案,蓝色披肩左右分别绘有祥云日月。天官身后左右侍童各持锦囊,官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