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些家长说,现在的孩子真烦,他每天做作业时,总是爱问家长,做一题,问一题,自己就是不动脑子。如果家长不给他们讲答案,他就说不会,真的拿他们没有办法。人都有一种惰性,孩子一提问,家长就给出了现成的答案,孩子轻松了,他们当然乐意。但长此以往,容易使孩子养成一种依赖思想,养成不爱思考的坏习惯。所以说这是一种消极的、被动的帮助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无效的帮助方式。积极的帮助方式应该是,家长不要急于给出答案,与孩子共同分析题意,讲清解题思路之后,仍然让孩子自己去做,这样让他从小养成独立思考和独立作业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2.
暑假怎么过?这是孩子和家长早就在盘算的事情。孩子有孩子的打算,家长有家长的想法。孩子的打算与家长的想法如果一致,如果不谋而合,那么就会产生孩子和家长皆大欢喜的结果;如果有矛盾,而且又没能协调一致,那么肯定会发生冲突,不但孩子不愉快,家长也会牵肠挂肚。怎样才能做到孩子和家长皆大欢喜呢?首先,家长应该正确看待暑假。暑假,顾名思义,就是暑期休假的时间。孩子经过一个学期的紧张学习,需要放松精神,需要从以学校学习为主的生活转变为以家庭社会活动为主的另一种生活。暑假是孩子的假期。暑假的生活内容和形式,应该是…  相似文献   

3.
--四川日报讯:“六一”儿童节,有一群这样的家长,他们通过参团或者自驾游的方式带着孩子去参观一套价值400多万元的豪华度假别墅,希望以此来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激发孩子成功的欲望。且不说孩子能否真正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单是家长通过这种方式传达给孩子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的价值观,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种隐形的精神伤害。  相似文献   

4.
如何帮助孩子提高作文能力孙丽娟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学生怕写作文。一到写作文时,学生犯愁,家长着急。有的家长应急的措施往往有两种:一是家长叙述,孩子听写二是买一大堆《作文选》,让孩子“参考”。其实,这样做只能使孩子产生依赖思想,大脑越发呆板和迟钝。正确的...  相似文献   

5.
1.孩子生活转入新开端的时候新的一年,新的学期开始或孩子进入新的学习环境时,会有一种新的感受、新的动力,此刻家长因势利导,当会“旗开得胜”。2.孩子享受成功喜悦的时候家长若能在祝贺、鼓励的基础上,对孩子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将会收到满意的效果。3.孩子感到委屈的时候家长若能主动地用冷静、宽容和同情的态度去诱导孩子,孩子会产生感激之惰,也就易于接受家长的告诫了。4.老师家访的时候家长应把孩子的长处告诉老师,同时以希望的口气提出孩子的缺点,不宜单纯地“告状”。5.孩子在困难、失败的时候家长不应训斥,…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中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那么独生子女,使家长倍感孩子的可贵,家长的普遍心态是生活上宁可自己苦点,也让孩子少受委屈,学习上则竭尽全力让孩子从幼儿园起就能接受最好的教育。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也给家长对孩子的过度宠爱提供了物质基础,使孩子处于一种极为特殊的地位,他们在家庭中被过度溺爱。这种对孩子过分的照顾和宠爱,使孩子失去了必要的锻炼机会。另一种情形是,家庭对孩子期望太多,造成孩子压力过大的伤害远大于溺爱,  相似文献   

7.
在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情:孩子正在兴致勃勃地玩玩具,而家长却出于某种原因把玩具拿走了。这时.有的孩子不吭声了,而有的孩子却哭闹不停。许多家长都喜欢前一类孩子,认为这类孩子“乖”、“听话”,是好孩子;而后一种孩子却太“犟”,不听话.因此.常常遭到家长的斥责和批评.  相似文献   

8.
目前,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美术教育,但大部分家长还用“像不像”来衡量孩子的美术作品,不考虑幼儿自我表现能力以及想像力和独创性的培养。美术活动中的自我表现能力是指孩子用各种新颖、独特、个性化的形式,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能力,它是孩子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那么,家长如何通过美术活动,培养孩子的自我表现能力呢?1 全方位、多元化地为孩子创设感知美的环境环境的变化能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因此,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有目的、有选择地布置卧室,如布置幼儿作品展示角,准备一些漂亮的书等,营造一种愉快…  相似文献   

9.
每个家长都很关心孩子的学习,这是无可非议的,可是有些家长因为工作忙,加之生活的压力都把关注孩子考试分数的多少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而忽略了孩子的学习过程,更忽略了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我们做家长的更应关心孩子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过程和分数,其实是一种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一、新学期开始时。孩子有一种新鲜感或“认生”的不适感,这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此时,家长应对孩子进行因势利导的针对性教育。二、享受成绩喜悦时。家长应在祝贺鼓励的基础上,对孩子提出使之再接再励的明确的具体要求。三、感到委屈时。家长应主动以冷静、宽容和同情的态度去安慰和帮助孩子,使孩子在自然而发的感激之情下易于接受家长的告诫和建议。四、老师家访之时。家长应把孩子的长处告诉老师,同时客观地提出孩子的缺点,切忌单纯地“告状”。五、孩子遇到困难或失败时。家长切不可责备孩子,而应肯定其成绩,同时对其不足之处和…  相似文献   

11.
过分溺爱。父母一方面承受着对残疾孩子未来的担忧和焦虑,另一方面感到对不起孩子。这种心理负担日益加重,便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内疚。家长为了补偿孩子,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孩子更是事事依赖家长,害怕困难,缺乏坚强的毅力。  相似文献   

12.
哭是孩子发泄自己情感的一种形式。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哭会上火,对孩子百依百顺,滋长了孩子的任性;有的家长干脆厉声呵斥让孩子突然终止哭泣,这样压制了孩子情感的表达,使他们的情感不能充分发泄,心理不能健康成长。怎么对待孩子的哭呢?  相似文献   

13.
潘月娟 《家庭教育》2004,(11B):57-57
分享,不仅是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更是立足社会所需的一种重要技能。家长的确需要在生活中教孩子学会分享,但过分的紧张或苛刻会让家长做出一些不适宜的行为。例如,有的家长经常威逼利诱孩子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东西,孩子的眼里含满了眼泪,却还是被迫把自己心爱的东西交出去,如果不愿意,就会被大人指责为自私。这种行为不仅不能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和行为,其效果将适得其反。孩子不分享就是自私吗?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过去的家长,对老师都非常信任。老百姓中流行的一种做法是,学龄儿童入学,家长牵着孩子的手交给老师,诚恳地说:“老师,我们不懂教育,孩子就交给您了,要打要骂都随您!”那时候的老师一般也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孩子放学了,家长有事没来接,老师把孩子接回自己家,免费辅导,免费吃饭,都是常有的事。  相似文献   

15.
麦宁 《早期教育》2007,(7):25-25
小朋友患了龋齿,到底要不要治疗呢?在幼儿园,对待这一问题,家长往往有以下几种反应:第一类家长认为,乳牙在口腔中存在的时间相对短暂,孩子迟早要换牙,乳牙坏了无关紧要,没有必要带孩子治疗,对乳牙龋坏不够重视;第二类家长知道孩子患龋齿的危害,但没有时间带孩子治疗;  相似文献   

16.
“择校”是为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一种争夺 “不择校,就觉得对不起孩子!”这是家长普遍为孩子“择校”给出的理由。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杨小微一针见血地指出:择校大战的实质是“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为让孩子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而进行的一种争夺。  相似文献   

17.
幼教博览     
英国的餐桌教育英国家庭素有“把餐桌当做课堂”的传统,从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起,家长们就开始了有意无意的“餐桌教育”了。鼓励幼儿自己进食。绝大多数英国家长认为,幼儿想自己进食,标志着一种对“人格独立”的向往,应该积极鼓励。杜绝孩子偏食、挑食。英国家长认为,餐桌上对孩子的迁就是对孩子的一种放纵,不仅会影响孩子营养的摄入,而且还会使孩子养成任性、自私、难以自控等不良的性格。3岁以上孩子如进餐时不慎弄脏了桌面,家长会叫其向旁人道歉,并要求孩子清理弄脏的桌面。英国家长认为,此举可培养孩子礼貌待人的习惯。另类…  相似文献   

18.
李颖 《早期教育》2006,(4):27-27
我园是一所寄宿制幼儿园.每次送孩子入园时,总会有家长给孩子带上一些零食。二十多年的工作经验,我总结出家长不外乎有以下四种心理:一是担心孩子饿:二是孩子哭闹时可以用零食哄一哄;三是怕孩子缺嘴;四是孩子饭吃得少,怕缺营养。  相似文献   

19.
一、培养孩子初步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幼儿具有好奇好问的天性,对待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家长应启发他们自己动脑筋去想、去寻求答案。对此多数的家长很注意丰富孩子的知识,也常常很耐心地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但往往忽略培养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例如:有的家长甚至老师在给孩子讲故事时,往往只是一页页地讲,一本本地讲,孩子也只是静静地听。其实,给孩子讲故事,家长也可以只讲故事的开头,故事的发展、结尾由孩子进行续编,家长也应该提出相应的问题给孩子思考的机会,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参与,从而培养孩子思考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叫你家长明天来学校”——这是不少教师以往联系家长的一种常规方式。这种做法,虽然可以让学校、家庭“面对面”地协商孩子的教育问题,但同时也存在着影响家长工作、增加孩子心理压力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