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走向未来     
A 澳大利亚未来研究委员会主席埃利雅德博士曾经说过:"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未来的路不是找到的,而是走出来的;走出这些道路的过程既改变着走路的人,又改变着目的地."  相似文献   

2.
未来是什么     
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去创造的地方。通向未来的路不是找到的,而是走出来的,走出这些道路的过程既改变着走出这条路的人,又改变着目的地。——美国学者阿依  相似文献   

3.
<正>"未来并不是一个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一个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它的道路不是人找到的.而是人走出来的。走出这条道路的过程既改变着走出路的人,又改变着目的地本身。"这是澳大利亚未来学家埃利雅德博士的座右铭,这段话对于语文课程的未来化改造来说也同样适用。理想的语文课程必须直面未来,为儿童的未来语文生活负责。如此,更新教育观念,以响应未来的召唤,成为语文课改的迫切需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以未来学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未来之路不是找到的而是走出来的,走出这些道路的过程既改变着走出这些道路的人,又改变着目的地。”  相似文献   

5.
《四川教育》2010,(2):54-58
“未来不是一个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一个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它的道路不是人找到的,而是人走出来的。走出这条路的过程既改变着走出路的人。也改变着目的地本身。”身为一线教师,一旦具备了强烈的激情、愿望、使命感和责任感,他就能随时随地“向快乐出发”,即使“戴着镣铐跳舞”,也会风雨兼程。  相似文献   

6.
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一个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它的道路不是人找到的,而是人走出来的。走出这条道路的过程,既改变着走出道路的人,又改变着目的地本身。  相似文献   

7.
题记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一个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它的道路不是人找到的。而是人走出来的。走出这条道路的过程既改变着走出道路的人。又改变着目的地本身。——美国课程论专家小威廉姆·E·多尔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导读] "未来不是一个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一个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它的道路不是人找到的,而是人走出来的.走出这条路的过程既改变着出路的人,也改变着目的地本身."身为一线教师,一旦具备了强烈的激情、愿望、使命感和责任感,他就能随时随地"向快乐出发",即使"戴着镣铐跳舞",也会风雨兼程.  相似文献   

9.
美国课程理论专家小威廉E·多尔教授的名言:“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一个我们要创造的地方.走向它的道路不是人找到的,而是人走出来的,走出这条道路的过程,既改变了走出道路的人,也改变着目的地本身.”  相似文献   

10.
正题记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一个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它的道路不是人找到的,而是人走出来的,走出这条道路的过程既改变着走出道路的人,又改变着目的地本身。——美国课程论专家小威廉姆·E·多尔人物小传:葛海丰,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现任沈阳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总校长、沈阳市实验学校校长,兼任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理事会常务理事、辽宁省创新方法与人才培养研究会常务理事、辽宁省中学课改实验基地联合协作体副理事长、沈河区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七届人大代表等职。曾  相似文献   

11.
课程改革是一个曲折、艰难的旅程,课程改革不可能都在既定理论框架和模式中进行,它往往要冲破原有的理论和思想的限制,这也正是课程发展的契机和标志。未来并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一个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它的道路不是人找到的,而是人走出来的。海南省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出了一条既改变着走出路的人,又改变着目的地本身的辉煌道路,其经验值得研究与推广。为此,本刊刊发该省部分市、县(局)有关课程改革的系列探索文章,供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2.
一线心声     
《广西教育》2013,(12):67-67
美国课程论专家小威廉姆·E·多尔说:"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一个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它的道路不是人找到的,而是人走出来的。"未来,就在你灵巧的双手里,就在你坚定的脚步声里!广西教育杂志社教研群:114795385;市县教育动态资讯群:179687145。欢迎入群交流与讨论!记得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唱歌,面对台下的老师,我头脑一片空白,听不见老师伴奏的琴声,记不得歌词,双腿抖得  相似文献   

13.
“未来并不是我们想要去的某一个地方,未来就存在于我们今天的创造之中。并不既存着通向未来之路,通向未来的路在我们今天的创设之中。这个创造性的活动既改变着创造自身,也改变着我们的目的地。”(澳大利亚未来委员会)未来是属于我们的,未来也是由我们今天创造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想象未来并表达我们内心真实愿望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肖川 《青年教师》2005,(5):50-50
“未来并不是我们想要去的某一个地方,未来存在于我们今天的创造之中。并不既存在着通向未来之路,通向未来的路在我们今天的创设之中。这个创造性的活动既改变着创造者自身,也改变着我们的目的地。”(澳大利亚未来委员会)未来是属于我们的。未来也是由我们今天创造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想象未来并表达我们内心真实愿望的权利。思考未来并筹划未来,对未来负责,并进而未雨绸缪,是一个有良知的公民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跨世纪中国教育的历史性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跨世纪中国教育的历史性转变●谈松华我们正处于世纪之交的历史性转折点上,将从现在走向新世纪的未来。可是,“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①走向未来,就是要架设通向未来的桥梁,实现从现实向未来的转变。对于21世纪的中国和中国教育来说,这...  相似文献   

16.
人就这么一辈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徐志摩说:我轻轻地来,悄悄地去,“不带走一片云彩”,平淡真好! 人生又何尝不是平淡的呢?来来去去,生生死死。但是,当我们出生时,高兴的不是我们,而是父母;当我们离去时,伤心的不是我们,而是儿女。我们无法体会出生入死,因为出生时我们还不懂感觉,离去后已失去了感觉。  相似文献   

17.
爸爸的教诲     
记得在我小的时候,有一天,爸爸把我带到了位于意大利一座小镇上的教堂里。这个小镇距离我们在罗马的家不远。我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要带我到这儿来。当我们爬到了教堂塔楼的顶端时,爸爸对我说:“埃尔莎,你往下看。”于是,我鼓足勇气向下望去。站在高高的塔顶,居高临下,小镇上的一切尽收眼底。我不仅看见了位于村庄中央的广场的全貌,而且还看到了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拐弯抹角的街道,全都蜿蜒着通向广场。“亲爱的,你看到了吧,”这时,爸爸慈爱地对我说,“通向广场的路有许多条,而不是只有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对于你想要去的地方,如果一条路走不通,那…  相似文献   

18.
我带孩子们去散步,一位老奶奶向我问路。她要找的地方就在附近,我就有意问孩子们:“这位老奶奶要去干休所,但她不认识路,怎么办?”多数孩子说:“我们送奶奶去。”我笑着点点头。这时,有的孩  相似文献   

19.
“年轻时看路,平坦;中年时看路,曲折;老年时看路,明白”。话说脚下的路,可谓多矣。正路与邪路,大路与小路,新路与旧路,直路与弯路,长路与短路,通路与绝路,等等。面对诸多之路,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一个明确的思路,才能把握好人生、事业前进的方向,走好脚下之路。新路要闯。何谓路?古人言:路是人走出来的。鲁迅先生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可见,路不是固有的,而是走出来的。翻开中国近百年的历史,新路无不是在革命中开辟,在改革中拓展,在奋斗和创新中延伸。因此,我们要不断地探索新路,开辟新路,勇创新路。旧路勿…  相似文献   

20.
题《虹》     
那是通向成功的路吗?不是,通向成功的路 满布着荆棘。那是通向天堂的路吗?不是,通向天堂的路 要穿过地狱。那是通向幸福的路吗?不是,通向幸福的路 沾洒着眼泪。那是一条驮着梦幻的路,要把梦幻栽种在大地上, 要浇灌多少汗水!题《虹》@刘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